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6-23
/ 2

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策略

王薪秀

新疆阿克苏市第十小学

  摘要:应用题作为小学教学中很普遍并且关键的问题类型,在解决过程中有很多问题。应用题大多数来自与人们的日常,主要是为了看学生有没有真正懂得课本上的客观内容,可不可以将所学的内容与真实的生活联系在一起。在小学阶段,进行应用题的联系可以帮助开发学生的智力,并帮助学生形成遇到难题努力钻研不放弃的良好习惯等。然而,小学生们知道的内容有限,对客观世界的了解也不够透彻,本文对小学数学应用题的教学策略进行探索并阐述。 
  关键词: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策略  
  在小学阶段,学生的各种能力都在萌芽期,对学习内容有着认知方面的困难,应用题是在小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产生了众多阻碍。从低年级到高年级,数学应用题,从刚开始的直来直去到绕来绕去,是教学中的重点。新课改之前,教师把关注点集中在数量关系上,没有认识到学生的主体地位,一昧的解决问题,忽视学生的个性发展。新课改之后,又忽视了数量关系。因此,对小学应用题教学策略的研究刻不容缓,教师应该提高教学水平,并对应用题做好充分的教学准备,因材施教,与时俱进。 
  一、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掌握正确的解题步骤 
  小学生认知和理解能力相对低,而应用题的展现方式多使用书面语,难以弄懂题目的内涵,找出其中的逻辑关系,正确解答。因此,学生应该注重审题,仔细阅读题干,再动笔书写。首先,教师应在教学中关注小学生审题的方法,教导他们要细心,读懂、读透题干,并在审题中思考。在审题过程中,需要理清题目的前因后果,弄清其中的数量关系,寻找题目中有用的信息,组合各种数字信息和倍数关系等。另外,学生在审题中,可以使用数学工具进行画图,通过直观的图像对应用题进行更深层次的理解。图像可以帮助学生将应用题中比较抽象,同学们不容易弄懂的方面表现出来。举个例子,在小学三年级乘法关系的应用题教学中,有一个题目告知同学们鸡的数量,和鸭的数量与鸡的数量的倍数关系,问鸡、鸭的总数。在解答这一应用题中,学生应先认真审题,多读几遍,理解应用题的问题指向,并对鸡和鸭的倍数关系进行了解。除此之外,还刻画一些容易得线段图对鸡和鸭的倍数关系进行理解,更透彻、清晰的理清鸡和鸭的数量关系,解出最后鸡和鸭数量的总数。 
  审题完成,下一步进行阶梯。此环节中,教师应帮助学生通过恰当的方法正确解出题目,一步步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第一步,学生应该依照在审题过程中得到的题目中的信息,写出与此有关的算式,对其进行解答。另一方面,学生要关注答案结果的验算,争取把每一道会做的题保证结果正确。教师应该带领学生进行一步步的验算,不能因麻烦、耽误时间不进行此步骤,还要告诉学生数学应用题的书写格式,先写“答”或“解”在书写算式等,不要忘记书写单位、最后记得写上“答”等。 

二、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学会审题 
  在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教学情境,使教学效果达到理想状态。与此同时,教学情境的创设还有利于锻炼学生计算能力。例如,在小学数学教材中,最具代表性的鸡兔同笼问题。题目如下:小兰家同时养了鸡和兔两种动物,若是从头的数目来看是16只,脚有44只。问小兰家的鸡和兔子分别有多少只?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头脚共同计算,会感到难度极大。在讲解这一应用题时,教师可以借助创设情境的方式,找一个非透明的盒子,制作一些鸡兔的道具在课堂上给学生演示,让学生展开思考分析。在学生计算完成后,教师再为学生揭晓答案。在这样的情境下,学生会迫不及待地进行分析,等待验证答案,既达到了活跃课堂的目的,又可以提高学生解题效率,一举两得。 
   三、从简单到复杂,层层递进分析题目 
   在小学数学应用题的所有题型中,基本上都是加、减、乘、除的运算。但应用题中的数量关系小学生往往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感到无从下手。这时,教师就要耐心地对小学生进行引导,从简单到复杂,层层递进,带领学生分析题目。例如,在做乘除法应用题时,教师可以向学生举分苹果的例子来引导学生。首先,有3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手上都有2个苹果,问一共有几个苹果?对于这个问题,学生可以根据手指计算出来,且比较简单。接着,教师引导他们寻找在几个相同的数相加的情况中乘法与加法之间的规律。有了之前问题的铺垫,学生在这个问题的探索上会容易许多,理解起来也会更快。 

四、培养学生的应用题思维模式 
  想要提高小学数学应用题的培养效率,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应用题思维模式,要让学生在做应用题的时候能够有标准的思维模式,不要害怕这一类题型。在进行运算的时候要能够良好地运用自己在课本中所学的知识,对应用题的关键点要有一定的敏感度,能够发现数学逻辑思维的乐趣所在。那么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首先,要能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氛围,课堂不应该太死板,应该应用好数学的灵活性。将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和课堂贯通起来,且要学会将课堂教给学生,让学生主动提出自己的疑问,让学生学会与其他的同学进行交流和思考,这样能够良好地融洽课堂氛围和提高教学效率,让学生能够得到沉浸式的课堂,对于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也是非常有帮助的,教师还应该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学习情况进行针对式培训。对于一些学习能力比较弱,不太跟得上课堂的学生,教师可以在课后提供询问解答的帮助,让学生在课后将自己单独的问题提出来,教师针对性地进行辅导帮助,这样对于学生基础知识的稳固、思维模式的培养来说都有着很大的好处。 


  五、采用多种方式强化学生对应用题的理解能力 
  小学阶段的学生对事物的认知程度还十分有限,再加上受思维的限制,导致学生对于很多数学应用题目不能很好地理解。而小学数学应用题很多超出了学生的认知范围,导致学生不能理解其中的逻辑关系。在传统小学数学应用教学中,大部分数学教师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不能通过有效的教学方法强化学生对应用题的理解能力,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学生能正确理解数学题目是其准确解题的首要前提,因此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必须培养学生数学题目理解能力,从而有效提高学生解题的准确性。由于应用题中的各种数量关系具有很强的抽象性,同时贴近生活的事物能更容易让学生理解,因此在小学数学应用题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数形结合的方式强化学生对应用题的理解能力。 

六、以基础教学为根本 
  基础知识点是学生构建知识体系的基石,知识的应用与综合能力的培养必须在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前提下进行。如在教学分数应用题时,分数的基本意义及其算理就是学习分数乘法应用题的基础,教师应先让学生充分理解和掌握“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就是用这个数乘以几分之几”的内涵,引导学生形成“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就是“乘以几分之几”的基本观念。 
  在教学稍为复杂的分数乘法应用题时,教师只需要将复杂问题转化成简单的分数乘法问题即可。这时,学生之前掌握的“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就是用这个数乘以几分之几”的基础知识点是关键,如果缺少这个关键的“支点”,学生学习起来就会非常困难。 
  如有这样一道题目:“农场里有鸡100只,养的鸭比鸡少,问鸭有多少只?”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先把“养的鸭比鸡少”转化成“养的鸭是鸡的(1-)”,然后计算得出(1-),将复杂应用题转化成简单应用题。 
  关于应用题教学的策略有很多,不止局限于上文所述,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并实施恰当的策略,教导学生进行应用题的解题,传授他们解题的方法,而不是按部就班,告诉他们答案。

参考文献 
[1]张凯旋.浅谈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策略[J].文渊(小学版),2019, 000(005):679. 
[2]颜强.浅析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策略[J].山海经:教育前沿, 2019(4):164-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