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考地理复习方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7-06
/ 2


浅析中考地理复习方法

林瑞虹

(漳州第一中学 福建漳州 363000)


摘要:从2017年开始,福建省中考地理开始采用省考模式。课程标准作为复习指导依据。本论文主要探讨在中考复习中如何应用课程标准、书本和试卷相结合,进行高效复习。主要从三个部分来阐述:1.以课程标准中教学要求为基础,夯实基础知识。2.培养学生答题能力,重视试题的选择。3.从试卷内容分值比例和考试内容中有效训练学生答题能力。本文以2017年和2020年中考题为例,对知识点和考点进行分析。

关键字:课程标准 ; 高效复习;试题

一、以课程标准中教学要求为基础,夯实基础知识。

在中考地理复习中,一轮复习主要是根据课程标准中的教学要求中的相关知识点进行复习。在教学要求中主要是把七年级、八年级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地球与地图;第二部分世界地理和第三部分中国地理。

在一轮复习中根据课程标准教学要求中的内容标准和学习要求进行基础知识的梳理,对知识点进行比较完整的再现。在复习中教师要注意内容标准和学习要求中对各个知识点要求的程度,掌握好复习的度:如了解、知道和认识等知识,就要求学生对知识点有大致了解即可,不用花太多时间去记忆,能够会做题就可以。而如果是掌握、判断、理解和识别等知识,对该知识点的要求会比较高,要求学生进行记忆和分析判断。这类习题也会通过读图来展示相关知识点,所以学生除了记忆重要知识点,读图能力也是提高学生分数的关键要素。

所以教师在平时教学时要多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要言之有理,言之有物,调动学生积极性,加强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综合能力。

二、培养学生答题能力,重视试题的选择。

在中考地理中对学生技能和能力的要求主要包括两类情况。

()、地理记忆能力。

每年中考都有明确的地理记忆部分。由于相关题目还会从书本知识点进行延伸和分析,所以建议这一部分具体内容在最后两个星期再整理给学生记忆,提前把这部分知识点给学生,部分学生可能会只单纯记忆这个,其他知识点可能会被舍弃。

针对这类记忆性知识点,在复习时可以直接采用知识点挖空得出形式来让学生记忆,让学生对这类知识点做到出口成章的目的。

()、能够引用地图和图表直接获取信息和从图中分析原因。

这类型的考题分为2种,一种主要是通过地图,图表中的数字,文字,图例等直接来获取信息,难度值较低。学生可直接从地图和图表中获取信息。

这类题目属于每年都会设置的“送分题”,让学生直接在题干和图上直接获取信息。但是每年由于个别学生读图能力比较差,还是有很多学生没有把这几分拿到,教师应该要在课堂上加强对学生读图能力的培养,多让学生做类似的题目。

另外一种是通过图表中的信息来描述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及分析地理事物分布的原因。这类题题目难度相对较难,需要学生一定的读图和分析能力。教师在第二轮复习中要重点培养学生这方面的能力,在选择题目时要有代表性,讲解中要指导学生如何做类似题目,甚至可以形成一定的答题模板,复习后期可以以这5年各市的质检题和中考题为主,并进行相关题目的预测并出题。

三、从试卷内容分值比例和考试内容中有效训练学生答题能力。

中考地理考试内容分值比例为:①地球与地图约15%②世界地理约30%③中国地理约55%。2017年中考地理中,地球与地图分值为:选择题6分,大题11分(27,30(2),31(1)),共17分。世界地理分值为:选择题10分,大题18分(30,31),共25分。中国地理分值为:选择题34分,大题24分(26,28,29),共58分,其中乡土地理约为8分。

从上面试题可以看出地球和地图仅一章知识点就考17分。在大题和选择题中明确考经纬网判读(经纬度,方向,半球),地形图阅读和地球运动,所以在中考复习中要多训练相关的题目,进行专题训练,教师要做好选题,提高学生的应试和应变能力,教师可以适当选择难题给学生训练,突破难点。

在世界地理中,大题明确会从(巴西,美国,澳大利亚,日本,俄罗斯)中出题,因而教师在复习中要重点复习这五个国家,要让学生学会对国家进行复习,既从地理位置,首都,领土组成,自然条件(地形,气候,河流)和工农业发展中去进行分析归纳和总结。同时,福建中考地理在世界地理中会考一个岛屿(主要是大题),大题中主要是分析其地理位置,自然条件,人口,城市分布以及工农业发展条件等。如2017年非选择题31题和选择题23、24和25题;2020年非选择题31题。教师要对相关岛屿题目进行选题和出题。其他世界地理考核的知识点中,如气候类型判断及其特点,影响气候,降水因素的原因也会考。教师一轮复习世界地理,如果时间不够,可以选择性进行复习,其他主要知识点可以通过试题来复习。

在中国地理中,知识点整体会比较碎,在题目选择上明确会考出来的有主要地形区,河流(长江和黄河)2选一,秦岭—淮河线地理意义,北京城市职能、四大地理区域在大题中会选择一个或两个来比较出题,乡土地理一题大题,而八上第一章,第三章主要是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第四章可能会结合八下四大区域进行出题(如农业耕地类型,工业发展条件等)。教师在进行中国地理复习时可以进行相关专题练习,如长江、黄河,四大地理区域和福建乡土地理等。让学生对于每个知识点的考法有一定的认知,从而突破重难点。

四、总结

纵观近几年中考题目,可以看出对学生读图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教师在课堂上要应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教学模式,加强学生这方面的能力,在平时课堂讲题时,可以适当穿 插一些中考试题,让学生能够知道中考的难度和考点的考法,能 够让学生能够熟悉各个知识点的出题方向和内容。

总之,教师在进行中考复习时,要以课程标准为基础,以历年中考地理试卷为本,对主要考点逐一进行专题突破,有选择性的选择试题,提高学生的读图和分析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5

[2]福建省教育厅.福建省初中学科教学与考试指导意见地理[M].福建:福建人民出版社,

[3]刘奀龙.以区域地理为载体,做好中考地理复习[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88-89

[4]余华凤.浅谈如何提高初中地理复习课的有效性[J].考试周刊,153-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