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铁对区域城市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7-08
/ 2

高铁对区域城市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

解星帅

北京铁路局集团公司北京动车段 北京 100000


摘 要:本文以湖南省为研究对象,从中心城市可达性和城市间经济潜力联系的角度对区域经济发展指标进行评价,根据距离对省内中小城市给予更多关注。并根据评价结果总结结论并提出政策建议。

关键词:高速铁路;区域经济; 影响

引言  

  本文基于DID模型论证了高铁对可达性的影响,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如区域间的两极分化,不平衡问题会越来越严重。有专家采用三个指标来评价高铁的可达性,即有效平均出行时间、经济潜力和日可达性。通过三个指标的评价发现,高铁对沿线中心城市和中小城市的经济发展影响程度不同。研究发现,与省内其他城市相比,中心城市两极分化效应明显,边陲城市经济发展因外部可达性提高而具有相对优势。高铁加强了生产要素间的流动效率,要素间的频繁交流促进了区域经济一体化。高铁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效益可分为企业效益和设施效益。企业效益包括促进产业结构合理化和先进化发展,设施效益包括减少平均出行时间和节省运输时间成本。

1 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选取高铁经过的湖南省13个城市作为研究对象。选取这些城市2010-2020年的数据,建立面板数据的固定效应模型,研究高铁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模型中解释变量为地区生产总值(GDP),将解释变量引入高铁客运量的运输统计指标中。同时,将高铁开通与否作为虚拟变量(DUMB),最终回归结果如表1所示。

zgsl20210435-1-l.jpg

Eviews 10.0 软件用于创建面板数据。经过Hausmann和似然比检验,面板数据适合建立固定效应模型。回归结果中调整后的R2为0.845,拟合良好,整体通过F检验。截距项前的回归系数、客流量、虚拟变量也通过了5%以下的显着性检验,表明高铁开通对区域经济发展有显着影响,高铁开通促进了沿线区域经济总量的增长输出。但从13个不同城市来看,高铁对它们的经济拉动作用存在地域差异。其中,省会长沙对经济的带动作用最大,而张家界等相对落后地区对经济的贡献并未充分发挥。

  2 对区域可达性的影响

  采用“有无对比”方法研究高铁开通前后沿线城市与中心城市之间的可达性变化。根据相对距离区间区间,以株洲、邵阳、张家界、永州五个城市为研究对象,在中心城市选择中,选择湖南省省会长沙和省会广州广东省,利用衡量高速的加权平均旅行时间打开了更改前后对中心城市的可达性。

最终计算的结果整理如表2所示。

zgsl20210435-2-l.jpg

  加权平均出行时间作为经济中心可达性的时间度量指标。指数得分越低,说明进入经济中心的可达性越高,与经济中心的联系越紧密。从表2的结果可以看出,高铁的开通大大提高了各地级到中心城市的可达性,其中以永州、株洲最为显着,高铁的开通大大提高了各地级市对中心城市的可达性。提速运营区不仅可以增加城市的可达性,加速区域城市之间的资源和要素流动,还可以缩短区域城市与大都市区的距离,加强空间联系,从而促进区域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但与这三个城市相比,邵阳的变化相对较小,这可能是因为邵阳作为长沙和广州最中间的区域,与这两个中心城市有着密切的联系,其可达性是比较均衡。

3 对经济潜力的影响

经济潜力是指节点城市相对于其他节点所表现出的经济发展潜力优势,衡量一个城市经济发展的实力,是节点在城市周边地区提供多种经济服务能力和辐射周边地区的能力,经济潜力系数越高,城市经济发展动力越强。经济潜力的价值与节点所在城市的核心竞争力、经济规模和时间成本密切相关。

通过比较湖南省代表性城市经济潜力指数得分可以看出,5个城市的经济潜力提升了2倍以上,5个城市的经济潜力得到显着提升。高铁建成。可以看出,高铁沿线城市的交通和可达性得到显着改善。在最高值和最低值中可以发现,由于株洲距离中心城市长沙最近,高铁的可达性对经济发展潜力起到了快速的作用,可以很好地吸纳长沙的部分资源并同时带动和辐射周边地区。高铁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邵阳,由于高铁连接邵阳与省内其他城市,可能会涉及换乘换乘问题,没有直达,如果从时间上考虑,会受到一定的影响。

4 区域可达性与经济潜力关系分析

加权平均旅行时间和经济潜力使用的数据几乎相同,但对经济意义的重视程度不同。加权平均出行时间侧重于节点城市间高铁交通时间对可达性的影响,经济潜力模型只是弥补节点城市之间因距离不同而产生的相互影响,强调节点间时间距离的总和城市和其他节点城市的影响潜力。经济潜力模型是对加权平均旅行时间模型的修改和补充,两种模型的结合可以弥补单一模型的不足,使结论更加客观。 

加权旅行时间减少率和经济潜力增加率的变化如图1所示,发现这两个指标存在对应的对应关系。中心城市的可达性越强,其经济潜力就越强。可见作为广州的中心城市,长沙对周边具有重要的经济发展带动作用,以人口规模、经济实力等中小城市快速集中吸引沿线中小城市,当聚集到一定程度的边际效应递减规律时,这在株洲和长沙的经济潜力结果证实,集聚不经济逐渐发生,然后逐渐向相邻城市迁移,改变经济潜力变化的格局。

zgsl20210435-2-l.jpg


5 结论与建议

 5.1完善城市相关配套设施

高铁的开通运营大大提高了城市之间的可达性和联系,体现了高铁效应中的“城市效应”。对于湖南省区域经济发展而言,高铁的推进还需要基础设施的支撑,比如高铁与其他交通方式的快速转换。在这个层面上,只有中心城市长沙做得比较完善,其他中小城市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才能最大限度发挥高铁的经济效应。此外,要尽快完善高铁站周边商业经济区。高铁对消费的拉动作用不容忽视。高铁带来的人流是城市消费的巨大推动力。同时,虽然高铁在城市间的可达性上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在邵阳这样的小城市,高铁并不方便,需要有换乘的交通方式。因此,这些城市在高铁线路上也需要考虑和更科学的规划。

5.2健全产业发展基础平台

高铁的可达性大大提高,解决了因地域差异造成的人才流动困难。中小城市要以高铁为契机,建立健全人才引进机制,搭建更适合人才发展的平台。同时,人力资源优势可以充分带动区域经济发展,资金也是不可或缺的重要方面,尤其是湖南省高铁开的较早,除长沙、株洲外,其他城市起步较晚,在高铁等偏远地区仍在建设中,因此吸收外资注入支持建设发展非常关键。完善高铁辐射地区的人才引进和招商引资机制,可以进一步促进相关地区经济发展。

5.3整体推进城乡工业化建设

在高铁的辐射下,城乡发展差距可能进一步拉大。对于构建城镇之间的平衡,缩小中小城市与大城市之间的差距,意义重大。在高铁的带动下,各城市之间的经济联系日益紧密。可以利用不同地区之间的比较优势,积极参与区域合作,加强城乡之间在产业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交流与合作。此外,城市之间存在强弱合作行为,但应减少地方保护主义和恶意竞争。

参考文献

[1]梁淑倩.高铁开通对区域经济的影响[J].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6,29(02).

[2]张博.高铁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影响研究[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19(S1).

[3]李新光,黄安民,张永起.高铁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评估——基于DID模型对福建省的实证分析[J].现代城市研究,201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