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现状及食品安全检测技术应用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7-08
/ 2

食品安全现状及食品安全检测技术应用分析

黄晓燕

汕尾市食品药品检验所 516600

摘要:食品安全是保障群众健康生活之根本,伴随现代化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国家越来越重视各项食品的安全工作。为切实强化对食品安全的控制,降低食品安全导致的一系列安全事故发生,需了解我国食品安全的现状,从现状出发,他出具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以此优化国家食品安全状况,为民众健康、安全生活保驾护航。

关键词:食品安全;现状;检测;技术;分析


食品行业发展和人们实际生活联系密切,在大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食品行业也得到新的发展,各类食品更加多元化。在此背景下,有必要采取安全、可靠的检测技术把控好食品安全关卡[1]。食品安全检测技术是通过一系列的检测方法,对食品进行全面检测,了解食品成分、有害物质含量等,避免含有安全问题的食物流入市场,保障大众身体健康。

1.食品安全的现状

1.1缺乏对作坊式食品的科学监管

国家虽然针对食品安全问题出台《食品安全法》[2]管理,严格限制食品监管范围,但是在执行过程中,伴随食品类型及产业不断发展,由于新兴食品较多,部分食品安全问题并没有得到有效解决。食品安全的监管并没有完全涵盖,导致一系列街头小贩的食品质量得不到有效监管。一些小作坊缺乏食品安全证明、许可证,且此类作坊流动性较强,监管难度较大。因此,小作坊食物即使存在质量问题,也很难在第一时间发现并解决。

1.2现代经济影响食品行业发展

社会经济发展对新食品产生及发展影响较大,目前人们对食品的多元化要求不断增加,更注重食品的安全、味道[3]。此外,受经济发展影响,人均可支配的资金增加,大众生活质量提高,温饱问题得到解决后,人们开始注重追求食品的“色、香、味”,对食品有更多品质性要求。

食品安全不仅关系到食品行业,也涉及到上下游,如包装、原材料生产等。若食品经营企业出现质量问题,则无法保障食品安全。此外,经济多样化的发展背景中,监管人员综合素质、监管部门的安全意识以及监管设备科学性也会影响食品检测的最终效果[4]

1.3食品安全相关政策有待完善

目前国家高度重视食品安全问题,出台诸如《食品安全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来保障食品安全[5],但仍有许多因素切实影响食品安全。例如,生态环境的污染、我国农村耕种中农药污染、小生产厂家生产中的添加剂、防腐剂等,都会对食品造成不同程度的污染。此外,食品加工中一些色素、附着剂等使用虽然能使食品看起来更加诱人,但是工业添加剂的使用会危害人体健康。为有效解决此类问题就需要站在食品安全的角度探索更多的针对性措施,充分控制食品安全隐患发生。

2.食品安全检测技术分析

2.1药物残留的检测

2.1.1肉类产品药物残留

药物残留最典型的检测是对肉类的检测,如猪肉中的瘦肉精、注水牛肉、“高钙羊”等,相较于蔬菜水果,肉类食品的贸易规模更大,其药物残留造成的影响也更加突出。肉类中激素的检出导致肉类对外出口、日常销售受到限制。因此,必须采取专业的药物残留检测技术改善现状。

目前常用气相色谱法、酶联免疫吸附法等方式支持药物检测。气相色谱法采用分离技术支持,分析药物在食品中的残留。酶联免疫吸附法将抗原合格酶复合物结合,再配合显色了解食品中药物含量。肉类加工业需加强对食品加工的规定,采取更严格的措施改善牲畜养殖、食品加工状况,尤其注重控制肉类中激素、兽药的残留,以此提高群众食品安全性。

2.1.2蔬菜瓜果农药残留

蔬菜瓜果在生长期间喷洒农药可以起到对果实的保护,让农民收获更多的果实,并使果实有更好的卖相。但农药对人体健康有较大的危害,因此需要在蔬菜进入市场之前,做好蔬菜瓜果表面农药残留的检测。伴随现代化市场经济持续发展,以萃取技术及分离技术支持的农药残留的检测方法准确性及效率较高,大大简化了检测过程,减轻检测人员工作负担。故在一系列新技术支持下,农药的残留检测技术可以得到新的发展。

2.2食品内毒素检测

部分食品中含有天然毒素,如黄曲霉素就常见于发霉变质的大豆,花生,菜籽,玉米、小麦、燕麦、芝麻籽以及青贮玉米中,一些动物体内也有一定毒素。在食品毒素检测方面,我国现存检测技术有待进一步完善。目前使用的,天然毒素检测技术,如酶联免疫试剂盒,可以对黄曲霉毒素B1有效检出,常用于对农产品的检测。但是酶联免疫试剂盒无法检出动物体内的毒素,尤其是甲壳类动物所含毒素。传统检测方式检测黄曲霉毒素B1,其投入成本高、检测过程复杂、检测周期长,且由于没有合适的设备支持,检测工作开展举步维艰。近年来,伴随食品工程、食品科学工作不断发展,我国逐渐开始使用一系列低投资、高灵敏度的酶联免疫试剂盒检测黄曲霉毒素B1,并且在对甲壳类动物体内毒素检测工作上有所进展,可以起到在降低成本的同时提高检测效果、效率目的。

2.3转基因食品的检测

转基因食品属于分子生物技术下的产物,其改变食品遗传物质使食品质量更优。但转基因食品营养及性状变化明显,需制定专门的安全检测技术来确保转基因食品对人体无害。目前多采用荧光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对转基因食品进行检测。此外,实践发现,外源蛋白测定技术及酶联免疫吸附方式在用于对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检测中,应用效果突出。

3.对进一步完善食品安全管理的一些想法

为进一步完善我国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应构建针对食品营养的监测系统,监测好各类食品的生产、加工及消费状况,利用互联网技术构建线上的信息共享平台,并构建食品安全的预警体系,确保群众的整体食品消费安全。之后,结合不同区域食品生产的特殊性,分析其食品供应、分配及贸易发展状态,监督好食品市场的发展,做好各项应对措施。

执法人员综合素质也大大影响食品安全管理效率及质量。要求食品安全的执法人员有较强的专业精神、责任心,秉公处理,热爱工作,同时要求执法人员有较全面的素质技能,可以灵活应对出现的食品安全问题。在食品安全管理过程中,要构建针对执法人员职业素养的常态化培训制度,在提高执法人员专业技能水平的同时,也构建一支高素质的工作队伍。

4.结束语

综上所述,作为一个拥有十四亿人口的大国,在社会经济持续发展背景下,社会对食品安全问题的认识也逐渐增加。现阶段新的食品安全检测技术随着市场变化不断完善,如检测技术中红外光谱法及原子荧光法、免疫分析等技术不断成熟,其应用面也更加广泛,食品安全的检测灵敏度、准确性大大提高。在对食品实际检测中,可以将多种检测技术结合起来,整合多种高效检测技术,切实提高检测工作质量,保障国家整体食品安全。

参考文献

[1]张庆雨,路明,崔婧.食品安全现状及食品安全检测技术应用措施[J].食品安全导刊,2021(08):79.

[2]杨振宇,张森虎,刘广鑫,高恒芳,王超.现代仪器分析技术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J].粮食科技与经济,2020,45(10):102-103.

[3]王彩虹,王雪莹.食品检测技术在食品安全中的应用分析[J].食品界,2020(08):114.

[4]周历,吴慧丽,孟庆生.应用分析化学技术 高效开展食品安全检测[J].中国食品,2020(14):130.

[5]郭栋梁,滕晶.食品安全检测技术在农产品农药残留检测中的应用分析[J].农业技术与装备,2020(01):5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