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基坑混凝土内撑梁换撑与拆除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7-16
/ 2

浅谈基坑混凝土内撑梁换撑与拆除

郑克义

马鞍山迈世纪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安徽 马鞍山 243000

【摘要】本基坑工程地下一层,内设一道钢筋砼支撑,因紧邻居民区及主干道路,最终决定采用绳锯切割后外运拆除,监测结果表明,基坑及周边环境变形均在设计的允许范围内,保证了工程及周边建筑的安全。

【关键词】混凝土内支撑;拆撑;换撑

随着中国城镇化的不断发展,城市市政建筑和住宅建筑深基坑施工均较为普遍,基坑支护方案多为混凝土内支撑。基坑内的换撑及拆撑,不仅直接关系着项目建筑本身的质量安全,同时也直接影响周边建筑、地下管网的安全,必须要引起高度重视。本文结合项目实例,浅谈换撑及拆撑的方法和措施。

1 工程概况

本项目为酒店式公寓及办公楼,主楼结构为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一层地下室。基坑距离长江较近,场地的西侧及南侧为新建成小区,北侧为较早建成的老小区,支护桩距小区建筑最小距离在 4m,周边情况较为复杂。

基坑总周长约为445米,成L形,基坑开挖面积约8550㎡;开挖深度为6.88m,属于深基坑工程;基坑支护形式:三轴水泥搅拌桩止水帷幕+钻孔灌注支护桩+一道混凝土支撑。基坑支撑平面见下图。

2 重难点分析及拆撑方案选择

2.1重难点分析

1、周边环境要求高,本工程处于市区,周边紧邻住宅小区,支撑拆除时,要做好降尘、降噪措施,减小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1. 由于基坑周边临近已建建筑物,老建筑对变形敏感,拆撑过程有效控制变形至关重要。

  2. 工期紧,分区拆撑分区施工,拆撑方法及拆撑顺序,既影响工期,更直接牵涉基坑质量安全,需要高度重视,落实相关措施。

  3. 场地狭小,需要合理组织,充分利用坑内外有限场地,妥善解决支撑梁切割、转运、外运,机械设备操作对场地的要求等矛盾。

2.2拆撑方案选择

本工程拆除综合考虑安全、工期、环保、周边居民小区等各方面因素,选择绳锯静力切割的施工方法。分区拆除施工,分区施工。叉车替代钢管脚手架,使用绳锯切割拆除水平支撑,分段切割,分段吊运,每次形成一个拆除独立单元;拆除后使用50吨汽车吊将混凝土支撑块吊至平板汽车上运至场外指点地点。

3 换撑及支撑拆撑方法

3.1支撑拆除的条件

  1. 危大工程,严格执行住建部31号文、37号令,施工单位编制专项方案,组织专家论证,履行审批程序后,方可实施。

  2. 基础底板以及与支护桩之间换撑混凝土浇筑完成,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80%;地下室底板后浇带中传力型钢已设置,能形成连续的传力带;完成拆除前联合安全检查验收,才可以拆除内支撑梁。

  3. 变形监测方案经监理方审批,监测点已布置并验收,初始监测数据已完成。

  4. 拆除前方案交底,安全技术交底、应急预案设备材料的准备已落实。

3.2支撑拆除的原则和要求

(1)支撑拆除采用绳锯切割,支撑拆除应间隔、对撑进行,先拆联系杆后拆主支撑,先拆角撑后拆对撑,角撑杆件拆除顺序应遵循自里向外原则;

(2)支撑与围檩拆除时,先分离支撑杆与围檩,再拆支撑杆;

(3)对撑梁拆除时,做到支撑两端与围檩同时进行绳锯切割、断开,之后将无轴力的支撑梁逐段拆除;

(4)切割支撑先从梁中间向两侧移动,靠近立柱桩从四周向立柱桩方向对称进行,防止立柱桩单侧受力,确保立柱桩安全。

(5)支撑拆除根据结构布置情况进行逐块拆除,确保支撑桁架体系逐步卸除轴力,使原支撑的应力按要求逐步均衡释放,防止基坑周边的变形发生突变。

(6)吊车及叉车的选型应满足现场实际工况需要。

(7)支撑梁拆除时前应明确切割拆除顺序及相应的施工工艺,确保符合设计要求,不致支撑集中受力,造成安全隐患。

(8)支撑梁切割前应正确放样,切割后的混凝土块体与理论计算大致相符,不致吊运时超载,危害施工安全。

(9)切割拆除的混凝土块尽可能最大化,切割总量最小化,在确保安全前提下达到最大经济效益和最快施工速度。

(10)支撑梁切割小段有立柱桩的,原则上沿立柱桩进行切割支撑梁,立柱桩火焰切割吊走。

(11)支撑拆除过程中,要加强对基坑的监测工作。一旦发现基坑一侧位移值偏大,立即采取措施,拆除对称区域支撑,使基坑受力重新获得平衡,确保基坑处于稳态,保证基坑安全。

(12)支撑拆除过程中,基坑周边不得堆积大量重物(确保在基坑周边安全堆载范围内),从而影响基坑安全。

3.3支撑的拆除

(1)本基础工程施工部署上划分了三个区段,各区段合理组织优化工序尽可能形成平行和流水作业,最大限度合理缩短工期。支撑拆除时先拆除I区支撑、再拆除III区支撑,最后拆除II区支撑。

60f13a5281383_html_dec6bd639b834350.png

支撑平面布置图及拆撑顺序


  1. 总体拆撑顺序:1#角撑→2#角撑→3b#对撑→8#角撑→7#角撑→6#对撑→5#对撑→4#角撑→3a#对撑。

  2. 本工程的难点在于3#对撑因分区先后施工,需要做两次拆除,即Ⅰ区施工时3b#对撑先拆除,拆除时先要拆除系杆,然后拆除3b#对撑。Ⅰ区地库顶板施工完后,在支护桩与墙板之间填充部分砼,形成传力后,再拆除剩余3a#对撑,这样能够减少拆撑后基坑变形,避免对基坑边老房子产生影响。

(4)水平支撑拆除施工的作业流程如下:

切割位置放线→钻吊装孔和穿绳孔→安装固定绳锯机→安装金刚石绳索→连接相关操作→马凳就位→支撑梁、板切割→叉车转运→吊装混凝土梁、板→平板车运输至工地外弃置→拆除临时支撑架

(5)切割位置放线

应根据吊车及叉车起重范围进行分块放线,控制分段重量,确保吊装安全。混凝土重量=梁高×梁宽×分段长度×2.5T。分块切割线为倒“八”字型,确保在无支撑时,切割块仍能稳定结构自支撑。

(6)固定安装绳锯机及操作安全

在平坦位置,将电动绳锯机固定在地面。将金刚石绳索绕在已经放线需要切割的位置,另一端连接在电动绳锯机驱动轮上。绳索切割过程中,绳子运动的方向的前面一定用安全防护拦防护,并在一定区域内设安全标志,以提示无关人员不要进入施工作业区域。

(7)支撑梁、板切割

启动绳锯设备,通过控制绳锯机沿导轨向后移动速度,保证金刚石绳适当绷紧,切割过程中用水管供应冷却水。切割过程中必须密切观察机械的稳定性,以及金刚石绳索的松紧性,以确保切割绳在同一个平面内。为了保证切割支撑的稳定性,在切口处,要保留支撑最上面的一根主筋,在用叉车取支撑段时,在使用气割烧断。

(8)叉车转运

支撑梁拆除施工时预留至少两条叉车行走线路,利用 50t 吊车将叉车吊至基坑内。对于吊车吊装范围以外、以及不方便吊装部位的梁、板块,利用叉车进行转运至易于吊装的位置。

(9)支撑立柱拆除

钢管支撑立柱在混凝土支撑梁拆除后,采用氧气乙炔进行割除。支撑梁从中间向两边分散拆除,减少拆除过程中对支撑立柱的冲击力。与支撑柱头相连的梁切割时要均衡,必须确保立柱不倾倒。钢管柱切割时,柱头必须用叉车或吊车进行起吊受力,处于起吊安全稳定状态后,才进行火焰切割。

3.4成品保护

由于支撑切割及倒运,叉车需要在坑内底板上行走,要求落实成品保护措施。切割前规划好叉车行走路线,尽可能避开预留插筋。如果确实无法绕行避开,且吊装设备无法操作的地段,就地将钢筋弯曲,下铺条木,上覆钢板再穿越。直螺纹连接的钢筋及时安装保护帽,支撑拆除作业,严禁随意碰撞预留插筋。

4、基坑监测

(1)加强基坑监测的信息化管理。在基坑支护及支撑梁施工前,就要确定基坑监测方案,落实各类传感器的预埋;调查周边地下管线,建筑物,埋设监测点,对周边老住宅楼进行保全鉴定,安排第三方进行入户检查,初始数据采集,避免后续纠纷。利用网络,确保监测信息的有效传递,服务于施工现场。

(2)支撑拆除的关键是均匀卸荷,有效控制基坑变形缓慢均匀变化,支撑拆除要有序,控制拆除进度节奏,让内力及时释放。所以在卸荷过程中及时监测内力重分布情况,做出正确判断,指导施工。

(3)在拆除过程中重点监测部位:坑外地下水位监测、地面沉降监测、基坑内外土压力监测、基坑孔隙水压力监测、支护桩深层水平位移监测、支护桩桩顶沉降和水平位移监测、围护桩内力监测、内支撑轴力监测、建筑物沉降位移监测。

(4)严控基坑监测频率,特别是支撑切割拆除过程,出现变形异常情况。基坑监测的目的是确保基坑安全,对基坑变形超过警戒值的应立即停止拆除工作,分析原因、采取措施,甚至实施应急预案。

5、结束语:
 本项目采用绳锯切割方案施工,严控切割顺序,加大变形监测,合理组织施工,在确保质量安全的前提下,缩短了工期,噪声小避免了扰民。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
 【2】《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规定》(住建部[2018]37号令)
 【3】《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标准》GB50497-2019
 【4】《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