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护理干预对术后患者疼痛的临床效果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7-21
/ 2

外科护理干预对术后患者疼痛的临床效果观察

左敏

贵州省六盘水市第二人民医院,外一科 553000

摘要目的:对外科护理干预对术后患者疼痛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本次研究于2018年10月开始,于2020年10月结束,以在研究时间内本院接收的外科手术患者共86例作为研究对象展开研究。为了更好的提升研究内容的准确性,将对86例患者进行分组探讨,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分别43人,在研究过程中分别针对两组患者采用不同的护理方式,观察组采用外科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最终采用统计学软件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以及VAS评分进行对比。结果:经过对比后发现,观察组患者的VAS评分和护理满意度水平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符合统计学意义的评判标准(P<0.05)。结论:将外科护理干预应用在手术患者的护理过程中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的术后疼痛,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关键词:外科护理干预;术后疼痛;临床效果

引言:随着当前我国社会经济不断的发展,医疗水平也取得了较为显著的发展成果,因此这也对护理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手术是医院治疗的主要方式,可以将危重症患者的病情进行改善,在患者的手术期间,需要为其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从而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治疗效果,改善其预后[1]。因此本文主要针对外科护理干预对术后患者疼痛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具体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对象为2018年10月至2020年10月期间在本院进行治疗的外科手术患者共86例,按照入院顺序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43例,其中观察组男23例,女20例,平均年龄为(40.15±5.16)岁;对照组男22例,女21例,平均年龄为(40.21±5.22)岁。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对比无较大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 方法

将常规护理应用在对照组患者的护理过程中,即常规的用药指导和生命体征监测等等。在这一基础上结合外科护理干预应用在观察组患者的护理过程中,具体护理步骤如下:

①心理护理。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会被经济压力以及生理疼痛影响,导致承受较大的心理压力,产生不同程度的负性情绪,因此护理人员需要充分和患者进行沟通和交流,关注患者的情绪变化,并针对患者的实际情况采取合理的心理疏导措施,提升患者的治疗信心。

②疼痛护理。在患者手术治疗结束后需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采取有效的疼痛护理干预,对于疼痛感比较强烈的患者可以给予其止痛药物进行缓解,并在患者身体允许的情况下尽早引导患者下床活动,并将床头抬到患者适宜的高度,提高患者舒适度[2]

③健康教育。护理人员需要在患者手术结束后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根据患者的手术情况为其提供科学的饮食规划,并尽量让患者在饮食中多摄取高维生素和高蛋白质的食物,提高患者的恢复速度。并且需要将手术的相关护理注意事项向患者进行充分的讲解,避免创口出现感染或其他并发症的情况,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

    1.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的VAS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评分,VAS评分采用的是视觉模拟评分法进行评估,分值和患者的疼痛感成正比;护理满意度采用的是本院自制的护理满意度问卷调查表进行统计,共分为非常满意、满意和不满意三个层次。

1.4 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需要对两组患者的数据分别进行处理,采用的是统计学软件SPSS 22.0,在分析的过程中,将±标准差用来进行表达计量资料,t对其进行检验;同时n(%)用来进行表达计数资料,X2对其进行检验。两组数据之间差异比较明显则说明该数据符合统计学意义(P<0.05)。

2 结果

2.1经对比,观察组患者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符合统计学意义的评判标准(P<0.05),见表1。

1 两组患者VAS评分对比x±s

组别

例数

VAS(分)

观察组

43

3.25±1.24

对照组

43

6.88±2.16

t值


6.5794

P值


<0.05

2.2经对比,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符合统计学意义的评判标准(P<0.05),见表2。

2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n,%

组别

例数

非常满意

满意

不满意

总满意度

观察组

43

38(88.37)

4(9.30)

1(2.32)

42(97.67)

对照组

43

22(51.16)

13(30.23)

8(18.60)

35(81.39)

X2





9.6412

P值





<0.05


3 讨论

手术治疗是当前临床治疗的主要治疗方式,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的疾病症状,让患者早日恢复正常的生活质量,但是在术后麻醉效果消失后就会导致患者身体出现较大的疼痛感,对正常生活和恢复效果造成了一定的影响[3]。当前需要针对患者的这一问题采取有效的治疗方式才可以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并改善预后,而护理工作是当前最为有效的干预方式,外科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的对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和疼痛护理,从而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降低患者的疼痛感,对患者有的预后有着非常关键的影响。

在本次研究中,通过对比两组患者的VAS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评分后发现,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7.67%,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81.39%,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符合统计学意义的评判标准(P<0.05);且观察组患者的VA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符合统计学意义的评判标准(P<0.05)。

综上所述,将外科护理干预应用在手术患者的护理过程中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的术后疼痛,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参考文献

[1]杨静. 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应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的临床效果观察[J].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9,4(47):19+39.

[2]赵欣辉. 护理干预对普外科术后患者疼痛的临床效果观察[J].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6(29):249-250.

[3]孙红斌. 外科护理干预对术后患者疼痛的影响[J].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7,2(30):179-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