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预防细菌性食物中毒,文章里有答案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8-03
/ 1

怎样预防细菌性食物中毒 ,文章里有答案

李红梅

南充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四川南充 637000

细菌性食物中毒是指人们摄入含有细菌或细菌毒素的食品而引起的食物中毒。引起食物中毒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最主要、最常见的原因就是食物被细菌污染。据我国近五年食物中毒统计资料表明,细菌性食物中毒占食物中毒总数50%,而动物性食品是引起细菌性食物中毒的主要食品,其中肉类及熟肉制品居首位,其次有变质禽肉、病死畜肉以及鱼、奶、剩饭等。细菌性食物中毒的表现症状具有一定的特点,患者常出现腹泻、呕吐、恶心、肚子痛等,严重的会伴随有发热的症状等。可通过血常规和粪便检查来确诊是否是细菌性食物中毒,当血常规中性粒细胞偏高,粪便镜检可见白细胞,脓细胞升高时,并根据临床症状即可确诊为细菌性食物中毒,当出现细菌性中毒症状时建议立即到医院进行诊断,针对性治疗,以免病情加重。

可引起食物中毒的细菌有多种,几种常见的细菌性食物中毒列举如下:

1.沙门氏菌中毒:多数是因为病人食用了受到污染的肉、动物内脏、鱼、蛋等而引起的。一般潜伏期为24小时左右,主要症状为持续高热,大便为黄绿色水便,有时可带有脓血,伴有便意频繁。根据病情的轻重一般需1到3周痊愈,个别重症病人因感染蔓延可死于败血症、化脓性肠穿孔或感染性休克等。

2.葡萄球菌中毒: 多数是因为病人吃到受葡萄球菌污染的剩饭菜及鱼、肉、蛋引起。来势凶猛,多在食后3小时内发病。上吐下泻,呕吐物中可见黄绿色胆汁,不发烧或仅伴有低热。由于病初频繁的呕吐有助于毒物的排出,所虽然症状凶猛,但多数病人恢复较快,预后较好。

3.嗜盐菌中毒: 嗜盐菌一般存在于海产品及用盐浸的食物中,病人一旦吃到了感染.嗜盐菌的食物,一般会8-18小时内发作,症状是先有上腹部或脐周阵发性绞痛,随后腹泻、呕吐,发热38度左右,大便常为洗肉水样或脓血便。

4.肉毒杆菌食物中毒:肉毒杆菌中毒是由肉毒杆菌产生的外毒素所造成,表现以中枢神经系统症状为主,常伴有头痛、吞咽困难,因呼吸肌麻痹引起呼吸困难是致死的主要原因。胃肠道症状多不明显,少数病人有恶心、呕吐、腹泻等

所以预防细菌性食物中毒,应从防止食品受细菌污染、控制细菌繁殖和杀灭病原菌三方面采取措施:

1、避免入口食物的污染。很多人都认为在一些大型的集体食堂、盒饭制作单位才容易发生食物中毒,其实这是不正确的,如果自己家中不注意食物正确的放置和保存,也会导致食物中毒。发生细菌性食物中毒的先决条件是食品被致病菌污染。肉类、水产品等食物原本就带有细菌,应防止再加重污染。熟食等直接入口食品经烧煮加工已将细菌杀灭,此时应防止再次受污染。两个分开是防止食物二次污染的最有效的做法,一是生熟食物分开,二是生熟食物工具、容器分开。按食品的本质,并不能完全避免微生物的污染。少量微生物与食品一起吃入,并不会引起食物中毒。为此,加工后的食品要尽早食用,低温储存,以防细菌繁殖及产毒。

2、控制温度。即控制适当的温度以保证杀灭食品中的微生物或防止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如:加热食品应使中心温度达到70℃以上,热藏食物时,使食品温度保持在60℃以上,冷藏食物时,把温度控制在10℃以下。另外,食物在没有煮熟的情况下食用也是可能会导致细菌性食物中毒的,因为没有煮熟的食物并没有被彻底消毒,里面还含带有一些对人体有害的细菌,总而言之,饮食一定要注意其新鲜度,保证时间长的食物不吃、没熟透的食物不吃、没消毒的食物不吃。

3、控制时间。即尽量缩短食品存放时间,不给微生物繁殖的机会。熟食品应尽快吃掉,食品原料也应尽快使用完。生活中难免需要吃一些隔夜饭,在吃隔夜饭时一定要加热到一百摄氏度才能够有效的杀灭其中的细菌,所以大家在剩饭莱食用前一定要彻底加热。最好食物还是要每顿一做,尽可能的减少吃隔夜饭的次数。

4、注意入口食物的清洗和消毒。对入口食品及接触食品的所有物品都应清洗干净,凡是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物品,还应在清洗的基础上进行消毒;一些生吃的蔬菜水果也应进行清洗消毒。

5.提高自身免疫力,加强锻炼,提高机体抵抗疾病的能力

以上基本概括了细菌性食物中毒常见的原因和预防措施,所以人们平时应该在入口 饮食方面多加注意,尽可能少吃一些生的食物,不吃没有煮熟的食物,相信大家一定可以更好的保护自己的身体健康,避免自己出现食物中毒的情况,让自己彻底的远离细菌性食物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