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关节交叉韧带重建术后系统康复护理的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8-11
/ 2

膝关节交叉韧带重建术后系统康复护理的效果

徐露蕾

永康市骨科医院 321300

摘要:目的 分析与探究膝关节交叉韧带重建术后系统康复护理的成效。方法 选择2017年9月-2018年9月于我院就诊的9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45例。对照组运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展开系统的康复护理。对2组患者的术后一般情况以及膝关节活动度和功能对比。结果 观察组的各方面情况都优于对照组。结论 膝关节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应尽早的展开功能康复护理锻炼,能够将患者的恢复速度加快。

关键词:膝关节;术后;护理



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是因为交叉韧带断裂,会对膝关节功能产生严重的不良影响,致使患者的一些活动受限,或者是活动失稳,关节软骨的磨损程度增加。在近年来,此种类型的患者在不断的增多,已经成为一种相对常见的骨科损伤,若是无法及时有效的干预,对于患者的膝关节功能会形成消极作用,也会导致患者生活质量的下降。在此疾病的治疗中,通常运用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其治疗成效不仅与手术相关,也与术后康复护理有直接的关联。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于我院就诊的90例患者,随机划分为观察与对照2组,每组各45例。观察组男女分别为25、20例。年龄为23-49岁,平均年龄(35.5±1.7)岁。对照组男女分别为28、17例。年龄为22-47岁,平均年龄(33.2±2.9)岁。2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方面无显著差异,可对比。全部患者都接受膝关节镜下交叉韧带重建,术后随访12个月。

1.2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需在对照组的基础之上进行系统康复护理。具体操作如下。

心理护理。由于膝关节受伤的病人大多无法实现生活自理。并且,多数患者为青壮年,容易出现烦躁等负面情绪。因此,护理人员需要注意与患者的交流,对于患者提出的各种问题耐心的解答,实现相应疾病知识的讲解,告知患者进行治疗的必要性,促使患者主动配合。运动指导训练。在对患者进行交叉韧带重建后,并不意味着患者的膝关节可以自由的进行活动。所以,需要展开相应的康复训练,将肌肉萎缩消除,促进患者的血液循环,帮助患者达成膝关节功能的恢复。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护理人员需要逐渐开展功能性锻炼,不能过于急躁,应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针对性调整康复护理方案。

2.结果

2.12组患者一般情况对比

如表1 所示,在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这两方面进行对比,观察组其数值更低,与对照组具有明显不同。并且,观察组的患者满意度为95.5%,远超对照组。

表1 2组患者一般情况对比

组别

例数

住院时间

术后并发症

患者满意度

观察组

45

7.8±2.3

2(4.4)

41(95.5)

对照组

45

10.4±1.9

6(13.3)

32(71.1)

P


<0.05

<0.05

<0.05

2.22组患者术后12个月膝关节活动度与IKDC评分

结合表2分析,在手术前,2组患者的膝关节活动度与IKDC评分并无显著差异。但,术后观察组的治疗成效明显高于对照组。

表2 2组患者术后12个月膝关节活动度与IKDC评分

组别

例数

膝关节活动度

IKDC评分

术前

术后

术前

术后

观察组

45

104.74±11.28

127.84±15.33

50.42±11.56

88.51±16.73

对照组

45

101.82±10.32

109.41±10.40

52.32±10.77

75.54±13.08

t


1.28

6.67

0.80

4.09

P


>0.05

<0.05

>0.05

<0.05

3.讨论

膝关节是人体之中最大,结构也是最为复杂的一个关节,将大腿与小腿相连接,将身体大多的重量承担,前后交叉韧带是保证膝关节稳定的关键结构。但,此结构常常会因为车祸、摔倒等出现损伤,之后继发半月板以及软骨损伤,最终导致关节炎的产生。前交叉韧带是膝关节之中重要的稳定结构,其受损会导致关节功能受到影响,进而为患者的生活、工作等带来一定的负面作用。关节镜下膝关节韧带重建术是当前普遍认可的治疗方法,其在应用中所带来的创伤不大,患者的恢复速度较快,并发症的发生率较低等等,优势明显。但,达成手术与康复训练的结合可达成最佳成效[1]。展开对患者的术后康复护理是为了让其在功能锻炼中恢复。

交叉韧带重建之后,怎样制定有效的功能锻炼方法,使患者保持积极心理锻炼,加快患者的恢复速度,也能保证患者的安全是如今功能康复护理工作中的难点。在开展对患者的系统功能康复护理中,需要遵循循序渐进这一原则,不能过于着急,强度过大的训练会将患者的情况变得更加严重,只有逐步提高患者的关节活动范围以及力度,才能够促进患者关节功能的恢复。并且,结合有效心理引导,能够使患者保持积极配合的状态。个性化护理是有效护理的重点[2]。护理人员需针对患者的个人情况,在肌肉训练、负重行走等多方面渐渐的加强患者的膝关节功能,在护理干预中帮助患者尽早的恢复。

通过本研究发现,观察组的住院时间更短,通过适当的功能性恢复锻炼,可将患者的恢复速度加快,从而将患者的住院时间缩减。在护理满意度方面分析,观察组更高。这代表在康复护理干预中,患者无论是在身体还是心理层面都得到了满足,可保持愉悦心理,也加强了对医护人员的认可,医护关系更为和谐。在患者术后12个月膝关节活动度与IKDC评分上,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表明康复护理的落实可发挥对患者的积极影响。

总之,对交叉韧带重建之后的患者开展系统康复护理,可以提高膝关节的活动度,减少疼痛感。因此,应尽早开展对患者的功能康复护理,可改善患者的预后,加快患者关节功能恢复的速度,治疗效果显著。

参考文献:

[1]荆科,刘西纺,刘远新. 本体感觉训练对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患者膝关节功能的影响[A]. 陕西省体育科学学会.第一届陕西省体育科学论文报告会优秀论文集[C].陕西省体育科学学会:陕西省体育科学学会,2021:6.

[2]潘恒. 不同负重训练时间对关节镜膝关节前交叉韧带重建患者术后关节功能及稳定性的影响比较[J]. 中国医学创新,2021,18(09):74-77.

[3]施海飞,李娜,张文晶,张頔,郑峒. 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膝关节引流量的影响因素分析[J].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21,40(03):186-192.

[4]赵立连,卢明峰,邢基斯,何利雷,许挺,王昌兵. 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膝关节功能及三维运动步态分析[J]. 中华关节外科杂志(电子版),2021,15(01):2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