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液相色谱在食品质量检测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8-17
/ 2

高效液相色谱在食品质量检测中的应用

李姝慧 刘玲玲 李倩 张彩云

大连海关,辽宁 大连 116001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我国人民对生活水平和食品安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如何才能有效地控制食品市场的氛围和为人民健康权益提供更好的保护也成为了民众更为关心的问题。根据食品加工技术的发展,有必要不断提高食品质量检测措施,确保隐藏在食品中的添加剂和有害化学物质可以被识别,为了确保食品检测的效率和精度,还需要制定完备的方案。因此,操作人员应对常用的高效液相色谱法给予足够的重视。

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食品质量;检测

当前,居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的改善,人们对于食品安全问题极为关注。以往在进行食品质量检测时,主要应用的是传统液相色谱法。随着检测工艺与设备的不断改进,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技术逐渐得到推广与应用,现阶段已经成为了食品安全检测的主要手段。

1 高效液相色谱法的优势

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法)一方面,在进行食品安全检测工作时,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不仅有着适用范围广、分离效率高的优势,同时还具有速度快、流动相选择范围广等诸多的优点。对于当前大部分的食品安全检测工作而言,都可以使用HPLC法。另一方面,具体检测工作中,所应用的分离与液相处理技术,可以在现代生物技术以及网络技术的支持下完成。因而,检测工作的信息化水平更高,检测结果更具价值。另外,检测工作中不需要人工进行过多的预处理,因而检测结果更为精确。尤其在进行一些低、热稳定性差或者分子量大的化合物检测时,该方法有着较高的精确效果。

2 高效液相色谱法在食品质量检测分析中的应用

2.1 在乳品和肉类食品质量检测分析中的应用

(1)牛奶是一种普通大众每天都要喝的奶制品。一般来说,牛奶中含有多种营养素如糖、脂肪、蛋白质、维生素等,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综合技术可以在最短时间内有效检测牛奶中所含多种营养素及含量。例如,在乳制品中低分子量糖的综合检测分析中,经常使用氨基键柱和碳水化合物综合分析专用柱进行深度分离,另外,利用低成本的非特征柱可以综合考虑各种因素进行分析,确定低分子量糖含量。

(2)肉类产品的综合分析的应用,在对腌腊肉等食品进行食品安全综合检测的过程中常常会发现很多亚硝酸或者硝酸盐添加剂,如果亚硝酸添加量太大很容易就会和肉制品相混合,从而给广大民众的人身安全带来一定威胁性。通常在许多腌肉产品中含有大量的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大多数这些添加剂用作保持腌肉的颜色,虽然绝大多数亚硝酸盐在人体中会随尿液排出体外,但如果亚硝酸盐的使用量超过相关标准规定,就会在某些条件下形成亚硝胺。亚硝胺是一种对人身体产生巨大伤害的化学物质,并且自身具有很强的毒性作用,在某种程度上非常容易使服用者患上肝癌或者结肠癌等其他疾病。以往在使用气相色谱法时往往都会消耗大量时间,近些年,随着科学技术的持续不断快速发展,高效液相色谱法只需要在很短时间内就可以完成相关检测。以往在使用气相色谱法来测定食物中的挥发性亚硝胺,单单色谱这一项测定就会耗费很长时间,大概需要一个小时左右的时间,但如果使用高效用液相色谱法就可以在比较短的时间内完成这一检测。

(3)HPLC是一种应用广泛的现代、综合、高性能检测技术,通常蔬菜、水果、各类熟食产品的综合营养含量、食品添加剂和农药残留都需要用到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检测。高效液相色谱法与检测食品中存在的高毒性物质密切相关,更好的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才能真正实现食品质量的全面检测,让广大民众在生活中接触到的食品更安全,为健康食品提供重要保障。

2.2 在其他食品质量检测分析中的应用

2.2.1 多环芳烃与杂环芳烃的检测

随着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对于油炸、烧烤肉制品的需求量大大增加。在上述食品的生产、制作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多环烃等污染物,这些物质可能存在致癌的风险。以往在进行这些致癌物的检测工作时,主要应用的是氧化铝层析柱法进行检测。但是,这一方法需要耗费10多个小时的时间进行检测,并且检测环节中容易出现一定的误差。因而,现阶段主要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检测,该方法应用的全过程不会超过20min。

2.2.2 芳香胺的检测

食品制造环节通常会添加一些成色剂,例如芳香胺。如果一个人长期大量摄入这些物质,将对人体的代谢系统造成不利影响,甚至可能导致膀胱癌和其他疾病。我国法律规定,食品加工过程中严禁添加芳香胺,因此对芳香胺的检测非常重要。可以使用Permapheth色谱柱,并且可以使用甲醇-环戊烷作为流动相。这样,可以相应地测试芳香胺的主要有毒物质。

2.3 在食品污染物领域的应用

在对农食产品、兽药残留物进行检测时,可利用HPLC方法进行检测,国家对于农药使用的残留物含量最大值有相关规定标准,当超过此标准时会对人体造成一定的威胁伤害。

在利用HPLC方式对部分水果如香蕉、苹果、葡萄、芒果等进行检测时,对水果中7种氨基甲酸酯类农药进行残留量检测,其中3种不同浓度,平均添加回收率为约70.5%~114.2%,监测组低限为0.0037~0.0074mg/kg。

在农产品的生产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用到农药,农药残留问题依然是目前影响人们身体健康的一个重要因素。氨基甲酯类农药高效低毒,残留弱,目前在农业生产中广泛使用,但是滥用情况也多,而且此类农药不易挥发、热稳定性差,不太适用气相色谱法进行检测,高效液相色谱在氨基甲酯类农药检测中能够发挥很好的作用。农产品成分较为复杂,经过提取、分离纯化后能够检测出其中的多种农药成分。

2.4 在食品微生物及微生物代谢物检测中的应用

食品中含有大量的微生物及其代谢物,其中一些物质会危害人体健康,代谢物的含量过高将严重威胁食品安全和人类生命。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微生物进行检测有着广泛的应用,根据不同种类微生物或代谢产物的的化学成分的差别,可直接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对细菌代谢产物进行分析,以掌握病原微生物在特定化学成分中的含量,检测食品中的微生物含量是否超标。

3 结语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工作一直都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工作内容。在开展食品检测工作过程中,由于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技术效率高、准确度好、实用性强,能够有效地将食品添加剂、食品的毒素物质、各种残留的农药等成分检测出来,因此对更好地提升食品安全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郭欣.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快速测定饮料中12种食品添加剂[J].饮食保健,2019(07):31.

[2]杜小利.食品检测中液相色谱技术的实践运用分析[J].食品安全导刊,2020(03):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