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血管病偏瘫功能训练效果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8-19
/ 2

脑血管病偏瘫功能训练效果观察

王晴 而

安吉县中医医院 浙江省湖州市 313300

目的:讨论脑血管病偏瘫功能训练效果观察。方法:选择100例脑血管病偏瘫的患者,分为两组,使用功能训练护理的为实验组,使用常规护理的为对照组。结果:两组的MMSE评分,MQ评分,下肢,上肢的运动功能评分,SF-36评分,Fugl-Meyer评分相比,差异较大(P<0.05)。结论:在脑血管病偏瘫患者中使用功能训练护理,有利于改善MMSE评分,MQ评分,提高下肢,上肢的运动功能评分,改善SF-36评分,Fugl-Meyer评分,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关键词脑血管病偏瘫;功能训练;效果


脑血管疾病是一种发病速度较快的疾病,在治疗后很容易发生肢体偏瘫,意识障碍以及语言障碍等后遗症[1]。脑血管病偏瘫是一种常见后遗症,患儿会出现四肢无力,麻木,肢体感觉障碍,活动受限,降低患者的自理能力。使用功能训练护理,可以改善肢体功能,提高自理能力[2,3]。本文中选择100例脑血管病偏瘫的患者,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100例脑血管病偏瘫的患者,其中实验组:男,女分别为27例,23例,年龄:最小为42岁,最大为83岁、年龄均值(63.52±1.78)岁。对照组:男,女分别为28例,22例,年龄:最小为43岁,最大为85岁、年龄均值(65.35±1.82)岁。

1.2方法 在对照组中使用常规护理。在实验组中使用功能训练护理,(1)偏瘫患者本身存在悲观,恐惧,抑郁等情绪,康复师需多关心,安慰,鼓励患者,减少心理压力。(2)调节患者的体位,让患者使用正确的体位,防止肢体发生痉挛,关节变形的情况。在平卧体位时,头部下方放置垫枕,患侧的臀部下方放置垫枕,让盆骨向前,防止发生患肢外旋的情况。(3)叮嘱患者使用肢体功能训练,每天按摩患肢,使用安抚性推拿按摩,让肌肉放松。每次按摩持续20分钟,每天进行2次。在患者瘫痪第二天,可以逐渐开始康复训练,主要进行卧位移动,翻身,坐位平衡,做起等训练。帮助患者进行翻身,每经过1到2个小时需要进行翻身一次[4]。(4)指导患者进行日常活动能力训练,主要进行四肢精细协作训练,手部技巧训练,步态训练等。指导患者进行更衣,刷牙,洗脸,用餐,洗手,如厕等操作。指导患者进行合适的训练,使用一些辅助工具,指导患者移动身体。

1.3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22.0软件分析统计,计量资料,T检验;计数资料,卡方检测。P<0.05,那么差别较大。

2 结果

2.1两组的护理前后的MMSE评分,MQ评分的情况 两组护理后的MMSE评分,MQ评分相比,差异较大(P<0.05)。两组护理前的MMSE评分,MQ评分相比,差异较小(P>0.05)。

表1两组的护理前后的MMSE评分,MQ评分的情况

组别

例数

MQ评分

MMSE评分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实验组

50

83.16±15.27

95.09±21.07

22.45±3.28

31.15±3.52

对照组

50

84.22±16.58

87.11±15.37

21.86±3.09

26.07±3.55

T值


0.785

3.685

0.877

6.582

P值


>0.05

<0.05

>0.05

<0.05

2.2两组的护理前后的下肢,上肢的运动功能评分的情况 两组的护理后的下肢,上肢的运动功能评分相比,差异较大(P<0.05)。两组的护理前的下肢,上肢的运动功能评分相比,差异较小(P>0.05)。

表2两组的护理前后的下肢,上肢的运动功能评分的情况

组别

例数

上肢

下肢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实验组

50

18.21±5.51

55.82±10.35

9.85±6.25

29.85±3.11

对照组

50

19.12±6.82

46.75±9.52

10.12±7.31

20.37±3.85

T值


0.879

5.385

0.396

12.685

P值


>0.05

<0.05

>0.05

<0.05

2.3两组的SF-36评分,Fugl-Meyer评分的情况 两组护理后的SF-36评分,Fugl-Meyer评分相比,差异较大(P<0.05)。两组护理前SF-36评分,Fugl-Meyer评分相比,差异较小(P>0.05)。

表3两组的SF-36评分,Fugl-Meyer评分的情况

组别

例数

Fugl-Meyer评分

SF-36评分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实验组

50

75.29±1.77

89.38±1.78

56.72±1.59

89.25±1.37

对照组

50

75.65±1.85

80.31±1.59

57.18±1.68

72.36±1.88

T值


0.875

3.685

0.785

7.582

P值


>0.05

<0.05

>0.05

<0.05

3 讨论

偏瘫是一种常见脑血管疾病后遗症,在发病后会影响日常生活能力[5]。使用功能训练护理,加强肢体训练,每天按摩患肢,使用安抚性推拿按摩,让肌肉放松。实行卧位移动,翻身,坐位平衡,做起等训练。加强四肢精细协作训练,手部技巧训练,步态训练等日常活动训练。使用功能训练护理的患者的MMSE评分,MQ评分高于使用常规护理患者,患者的下肢,上肢的运动功能评分较高,SF-36评分,Fugl-Meyer评分较高。

综上,在脑血管病偏瘫患者中使用功能训练护理,有利于改善MMSE评分,MQ评分,提高下肢,上肢的运动功能评分,改善SF-36评分,Fugl-Meyer评分,值得临床使用和推广。

参考文献:

[1]李晓梅,屈辰希,刘倩倩.早期康复护理对脑血管病偏瘫患者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20,8(28):143.

[2]江莉萍.早期康复治疗对急性脑血管意外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功能的影响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20,8(17):20+24.

[3]侯丽敏.急性脑血管意外偏瘫患者下肢功能早期康复治疗效果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9,7(08):58+60.

[4]雷秀秀,潘俊晓.早期康复护理对脑血管病偏瘫患者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8,24(11):1634-1636.

[5]曹芳.早期社区康复护理对脑血管病偏瘫患者功能恢复的价值分析[J].系统医学,2017,2(09):133-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