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行业组织价值、指标迭代与绩效创新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8-19
/ 2

建筑工程行业组织价值、指标迭代与绩效创新

张经纬

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华东公司 上海 200000


摘要:绩效行为与组织价值的统一是现代企业追求的核心目标之一,绩效体系的系统性、科学性、有效性,关乎组织价值创造和员工收入回报。因此,如何通过系统性、科学性的指标迭代,驱动组织价值能力和员工行为整合,成为绩效体系创新应用的重点。通过组织价值与战略解码,提取组织绩效指标、岗位指标结构及评价机制,进一步探讨基于组织价值与战略导向下的绩效应用与创新。

关键词:行业组织价值;绩效指标;业绩评价;绩效创新;

一、行业动能转换背景下的绩效现状

在建筑行业资质结构渐趋优化、高资质等级企业市场集中度不断提升的大背景下,“十四五”期间,以“新基建”为代表的新一轮基础设施投资已启动,增长动能则以5G、大数据、云智能以及铁路、轨道交通、水利水电、环保等为主。长期以来,建筑行业的绩效体系创新依然未能体现其应有价值效能,要么绩效体系设计流于概念化,操作性差;要么以评价代替指标,流于主观随意性。同时,在绩效执行中没有形成从绩效计划、绩效考核、绩效反馈到绩效应用的闭环管理,从而难以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实现个体效能的发挥。

二、组织价值导向下科学、有效的绩效原则

驱动组织价值能力和员工行为整合的科学化、系统化绩效体系,主要遵循以下四项原则。

第一,坚持战略引领。“稳增长、重质量、强能力、增价值”,在经营考核目标设置与奖惩方面充分体现公司战略要求,有效落实公司战略重点部署,支撑公司总体战略目标的实现,充分发挥业绩考核对公司战略目标实现的保障作用。

第二,坚持分类管理、分类考核。根据公司的发展规划,结合公司的业务特点、发展阶段以及管理短板,突出不同考核重点,分类确定考核指标及权重,确定差异化考核标准,提高考核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第三,坚持激励与约束相结合。坚持“结果考核比过程考核更重要”的理念,进一步加大激励与约束的力度,考核结果与所属子分公司负责人薪酬水平、选任方式相匹配。

第四,简化考核流程。根据各子分公司上报指标,参考相关业务部门的建议,设置考核指标库,所选年度考核目标值要既能发挥子分公司的主观能动性,又能与公司战略目标相匹配,年末根据内部审计提供的报告进行考核。考核办法正式发布后,公司将推行考核信息化系统,把考核目标值上报、下达、过程监控以及考核自评、确认与反馈以及考核结果下达等工作统一纳入系统管理,进一步简化考核工作量。

三、基于战略目标与关键任务的KPI\CPI\PPI职能指标提取

通过从上至下的目标分解,使公司战略目标、本部部门和员工目标保持一致;通过业绩评价、激励、能力提升等活动,激励员工持续改进,促进员工发展,实现公司目标与员工个人目标的同步达成。

(一)职能部门绩效指标构成

业绩指标分为关键业绩指标和一般业绩指标,其中关键业绩指标包括量化指标和重点工作,一般业绩指标指职责履行,计划指标指司务会工作见下页表1。

(二)经营单位指标构成

子分公司负责人绩效考核指标由财务类指标、市场开发类指标、可持续发展能力指标、管理控制类指标、党建工作和重点专项考核指标组成,其中前四项为基本考核指标。

1. 财务类指标设置基本指标和分类指标,基本指标主要设置生产经营规模和盈利能力指标,分类指标主要从运营质量与风险、价值创造等方面进行设置,各基建工程承包单位基本指标设置基本相同,分类指标根据其管理短板、发展阶段和考核重点不同而有所差别;科研/设计、装备制造、事业部等单位的基本运营指标根据业务特点、管控方式、管理短板不同进行设置,不同单位的指标均有一定差异。

表1 职能部门指标构成   

611e14e7207e3_html_b2cacc209bc605d2.png

2. 市场开发类指标,考核各子分公司的市场拓展能力,主要设置国内和海外市场经营指标。

3. 可持续发展能力指标,考核各子分公司为培养核心能力、支持可持续发展所需要素的培育,主要包括人力资本和科技进步类指标。

4. 管理控制类指标,为扣分类指标。考核子公司经营管理过程,体现子公司的履约能力和风险控制能力,如营销管理、项目管理、安全管理、质量管理、资金管理、采购管理、法律风险、四标管理与信息化等,根据各业务单元性质不同,考核指标设置有差异。

5. 党建工作指标,根据集团和公司党建工作的新要求而设立的考核项。

6. 专项考核类指标。根据集团或公司要求,结合各子分公司年度重点工作而设置的专项指标,各年度不同。

四、基于四维评价体系的指标评价标准

业绩评价由组织绩效、岗位绩效、重点工作和职责履行四个维度构成,其评价标准如表2所示。

表2 量化指标评价标准     

611e14e7207e3_html_80e83290a5f71d22.png

五、绩效考核等级强制分布及其规则

部门员工绩效评级根据部门整体绩效及部门内员工数量实行强制分布如表3所示。

在实行强制分布时,如出现考核等级内员工数量超出规定范围,则按员工分数由高到低排列,分数较低的顺次到下一个等级。如果部门员工仅有1人,则部员等级不能超过部门等级,表3中强制分布范围不含部长。

表3 部门员工考核等级分布     

611e14e7207e3_html_f4270b3a728d6262.png

六、绩效考核系数及结果应用

绩效考核结果是职务或岗位调整的重要依据:绩效考核结果主要应用于月度绩效、半年度和年度绩效奖金的发放,及个人薪酬调整、晋职晋级等方面见表4。

对年度综合业绩为“A(优秀)”的员工,人力资源部根据本企业的用人需求情况和员工职业生涯发展规划,结合该员工的实际情况,制定员工晋升提案,供领导决策;达到一定的绩效考核等级是员工职级晋升的必要条件,对连续两个年度考核等级为A级的员工,人力资源部将其纳入集团人才储备库,根据岗位用人需求及员工能力匹配状况,作为晋职备选人选。

表4 绩效考核系数参照表   

611e14e7207e3_html_a3f198a64b181ea.png

七、业绩考核实施过程体系化与指标库迭代更新

业绩考核实施过程包括指标库更新、考核指标及权重确定、考核目标值下达、目标执行过程监督、完成情况考核和结果公布六个阶段。

611e14e7207e3_html_7bd0525c3ad0d608.png

图1 业绩考核实施过程 

业绩考核指标库实行动态更新。子分公司根据业务性质及管理特点提出业绩考核指标建议,公司业务部门提出相关指标考核建议。公司战略运营部在综合考虑集团考核要求、公司战略、年度预算目标、年度工作重点,在结合子公司和业务部门建议的基础上对业绩考核指标库进行更新。

参考文献

[1]赵曙明.人力资源管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2]加里·德斯勒.人力资源管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3]饶征,孙波.以KPI为核心的绩效管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