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工程的技术经济管理对策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8-31
/ 2


电力工程的技术经济管理对策分析

胡云鹏

身份证号码: 130204197805080***


摘要:现阶段我国部分电力企业在生产技改项目技术经济管理方面存在问题,如任务分摊不均衡、投资力度不足、成本预算缺失、修理效果不佳等。为解决相关问题,正是本文围绕电力企业生产技改项目技术经济管理开展具体研究的原因所在。阐述电力企业生产技改项目技术经济管理问题,探讨电力企业生产技改项目技术经济管理优化对策。

关键词:生产技改;技术经济;管理优化

引言

在现阶段的市场经济环境中,许多行业均在持续地转型,电力行业也是如此。就我国电力企业而言,通常具备雄厚的资金和各类先进技术,进而夯实了电力行业转型与发展的基础与空间,有利于电力经济持续发展目标的顺利实现。因此,电力行业转型与发展,加强了电力经济的社会与经济效益。但是电力经济在实际运行管理方面涉及诸多问题,要更好地促进电力经济与国家经济的发展,就需通过相应措施对这些问题予以解决。

1电力经济管理的重要性

1.1增强电力系统的稳定性

电力系统能够对电网稳定性予以增强。具体施工时,电力系统操作存在的复杂性,会导致运行管理出现各类问题。并且随着系统规模的逐渐增大,需给予电力经济运行管理更多的重视,确保整个系统的稳定性。另外,科学的电力经济运行管理能够减少电网故障的发生率,防止设备出现无端损害的情况,加强电网运行的稳定性、安全性。

1.2满足人民群众的用电需求

立足于实际进行分析,满足人们用电需求,属于电力经济管理方面的主要目的。随着生活条件的持续改善,要更好地满足人们用电需求,应优化运行管理工作效果。电力系统方面与整个电力部门的工作质量、经济效益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因此,电力系统管理的科学性,与用电需求紧密相关,落实安全用电目标,可促进电力企业获取到更多的社会经济效益。

1.3优化电力运行管理的系统结构

要对电力系统结构予以全面的优化,重点在于加强电力运行管理。就电力经济的具体运行而言,需要将提高电能生产效率以及加强电能工作稳定性作为基本目标。合理应对电能配送与转变环境,加强稳定性。因此,重视电力经济运行管理,通过科学的方式优化管理系统,实现更好的社会与经济效益,推动电力行业持续、稳定的发展。

2电力企业生产技改项目的技术经济管理问题

2.1任务分摊

电力企业生产技改项目管理需要多个部门间开展高水平合作,但在多方面因素影响下,管理过程很容易出现政策无法有效落实问题,最终导致电力生产水平无法达到预期,管理水平差异也很容易在不同地区出现,这类问题源于电力企业生产技改项目的任务分摊不均衡。由于管理责任未能由上级部门合理划分,管理队伍的责任划分也无法细致开展,遗漏等情况自然很容易出现[1]。

2.2投资力度

电力企业生产技改项目还会受到投资力度不足的影响,这是由于企业过于关注利润提升,生产技改项目会因此停留在表面,深入改革无法实现。在投资力度不足影响下,电力企业需要通过技改解决的问题也将无法达成预期。成本预算。电力企业生产技改项目未能实施准确预算的情况也较为常见,由此开展的施工缺乏明确的技改成本依据,往往会导致实际消耗资金与项

2.3目预算出入较大

在成本预算缺失影响下,电力企业生产技改项目可能无法取得预期效果,改革的难度也会大幅提升,技改的根本目标难以实现,严重的还会导致技改项目夭折。修理效果。电力企业生产技改项目很多时候涉及设备检修内容,如存在频繁出现故障的系统,设备检修往往需要耗费较长的时间和周期,范围和工作量较大的设备大修便属于其中代表,相较于紧急维修,其对维修队伍也存在更高要求。如维修队伍存在过于追求效率的问题,无法细致开展全面检查、忽略难以解决问题等情况很容易出现,由此开展的大修将难以取得预期效果并需要重新检修,这会导致资源浪费和维修效率下降。

3生产技改项目技术经济管理的优化对策

3.1管理责任制

在实际的电力生产中,生产技改项目往往频繁开展,这会需要保证管理人员、财务人员等工作人员的合理调配,如无法明确人员应承担的责任,问题出现后的源头查找和针对性处理将受到制约,较为混乱的局面很容易因此形成。在技术经济管理中,必须设法划分电力企业生产技改项目的责任,以此为项目顺利推进提供保障,具体的责任划分应遵循三方面原则:(1)保证效率。为保证电力企业生产技改项目的各环节均有相应人员负责,考虑到这类项目涉及的人员及领域较多,具体分配应保障一个部门负责项目的一个环节。(2)保证安全。安全保护属于电力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责任划分还需要设法全面消除潜在安全隐患,以此为项目的顺利推进提供保障。(3)保证质量。归根结底,电力企业生产技改项目是为了保证电力生产质量,因此需要以保证总体质量为责任划分出发点,同时坚守该原则。

3.2财务管理工作

为解决上文提及的投资力度不足问题,电力企业生产技改项目技术经济管理优化应重点开展财务管理工作。如存在资金缺乏情况,资金保障不足会导致电力企业生产技改项目难以完成,而如果企业的资金充足,资金配置缺乏科学性也会对项目造成负面影响,因此财务管理工作的高水平开展必须得到重视。基于电力企业生产技改项目实际,必须做好财务管理的监督工作,在企业能够接受范围内进行预算控制,保证较大的反差不会在工程结算时出现,项目与资金使用相契合也需要得到保障,规避私自增提项目问题。如存在增加项目的客观需要,检查和审阅工作必须严格开展,更好规避资金浪费问题。此外,成本管理力度也需要设法强化,具体需要关注成本管理意识的提升、财务规划的强化及资金的有效使用,经济指标优化、专款专用、资金盗用和挪用问题的规避均属于其中关键。

3.3先进技术手段

为解决成本预算相关问题,先进技术手段的引入和应用也需要得到重视。结合实际调研可以发现,人工统计法仍在部分电力企业生产技改项目中有所应用,施工数据信息统计由人工负责,并开展传统的全人力管理,这种情况下电力企业生产技改项目技术经济管理的成本较高且效率低下,多数时候无法取得较好管理效果。因此,本文建议引入信息技术开展电力企业生产技改项目技术经济管理,通过对项目的全过程跟踪及管控,信息技术可保证管理的科学化和高效化,各部门沟通的强化也能够同时实现。

3.4先进技术手段

为解决成本预算相关问题,先进技术手段的引入和应用也需要得到重视。结合实际调研可以发现,人工统计法仍在部分电力企业生产技改项目中有所应用,施工数据信息统计由人工负责,并开展传统的全人力管理,这种情况下电力企业生产技改项目技术经济管理的成本较高且效率低下,多数时候无法取得较好管理效果。因此,本文建议引入信息技术开展电力企业生产技改项目技术经济管理,通过对项目的全过程跟踪及管控,信息技术可保证管理的科学化和高效化,各部门沟通的强化也能够同时实现。

结束语

电力企业生产技改项目技术经济管理需关注多方面因素影响。在此基础上,本文涉及的建立健全管理责任制、做好财务管理工作等内容,则提供了可行性较高的技术经济管理路径。为保证生产技改项目的顺利开展,一体化管理的推行、新型管理理念与技术的应用同样需要得到重视。

参考文献

[1]江林.电网企业技改大修工程精益化管理探析[J].设备管理与维修,2017(19):22-24.

[2]杜雅欣.电力企业技改大修工程审计初探[J].四川水利,2018,39(05):64-66.

[3]韩天柱.浅议电力企业技改大修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的改进与创新[J].科技与企业,2016(06):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