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Q正传》中城乡关系的转变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9-01
/ 2

《阿 Q正传》中城乡关系的转变

黄婷

青岛大学文学院

摘要:未庄属于乡村,阿Q则自然在乡下人的范畴里,小说中阿Q的两次进城以及文中与城市有关的事件,表现出传统城乡关系向近代城乡关系的转变,隐含着一种城乡冲突。本文在城乡视域下,对《阿Q正传》中的城乡问题做讨论,发掘文章背后所体现的深刻社会内涵,并希望能由此反映出当时的社会问题。 

关 键 词《阿Q正传》;城乡关系;乡下人进城

随着中国近代城市化的推进和商品经济的渗透,城市与乡村不再是一体化的存在,整个社会呈现出一种城乡分离、对立的局面。这种局面为中国现代文学提供了新的写作视角,众多作家笔下展现出一个内涵丰富、情感丰富的乡土世界,同时也展现了在生活逼迫下迫不得已离开家乡的农民形象。鲁迅先生笔下的阿Q可以说是“乡下人进城”的代表,文章中几次有关城里事件的发生都是有深意的,通过这些事件,我们能深刻体会到城乡之间的相成相克。本文将对《阿Q正传》中的城乡关系进行探讨,发掘文章背后所体现的深刻社会内涵。

一、传统城乡关系的体现

鲁迅的潜意识里有着对乡土的深深眷恋和对家国命运的深度思考,他曾经对城市充满憧憬,但是后来发现城市中同样充满着农村的糟粕愚昧,梦境破灭后开始将乡土作为自己的观察言说的对象。杨义先生指出,鲁迅是我国现代文学中把平凡而真实的农民,连同他们的褴褛的衣着、悲哀的面容和痛苦的灵魂一道请进高贵的文学殿堂的第一人。《阿Q正传》就是这样一部书写农民与乡土的小说,这部小说的实际时间跨度很长,从文中我们可以看到从传统中国的城乡关系到近代城乡关系的转变过程,文章的开始,未庄作为一个村庄但很少有人进城,说明它在经济上是独立的,人们对城镇的依赖不多,如文章中阿Q带来的城里的衣服,虽然引起了大家的兴趣,但是并不是大家的生活必需品,而是可有可无的,在这种传统的城乡关系中,乡村经济基本上可以不依赖城镇而生存,而城镇却离不开乡村,城镇通过对乡村的剥削而生存,一定程度上对乡村又是“相克”的。城镇对乡村存在着剥削关系,文章中阿Q对吴妈说了不当的话之后,不仅要赔偿赵家,还要送地保加倍酒钱四百文,阿Q音因没有现钱,便用一顶毡帽做抵押,对阿Q这样的贫民,官府也没有停止压榨,文中两次地保的出现,都给了贫民阶级更大的压榨,这也体现出传统城乡关系下农民所受的压迫。

文中传统城乡关系的另一个显著表现是在政治与社会结构上,文章中未庄的氛围是由城里决定的,为什么城里会对未庄有如此大的影响,这与当时的社会结构有密切的关系,也源于传统城乡关系中乡下人对权势的崇拜与畏惧。这一点文章中的表现非常鲜明,乡民对赵太爷非常尊敬,因为他在经济上比较富有,儿子以后可能会做官。举人老爷是城里的代表,是未庄人羡慕和崇拜的对象,他们觉得阿Q在举人老爷家做工都是可敬的,阿Q从城里回来后,在未庄人眼睛里的地位,已经和赵太爷差不多了。在小说中,士绅在乡村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赵太爷和钱太爷原本都是文童的爹爹所以颇受人们尊重,而后来赵太爷的儿子果然进了秀才,赵家更是在未庄分外风光。这也是举人老爷为什么要把箱子交给赵家保管,因为他们原本都是属于一个官场等级中。由于中国叶落归根的传统,在科举时代乡下人在城镇游学到都市考试只是短期的,最终都要告老还乡,这一传统为乡村保留了士绅和地方人才,这时候城乡之间的人才渠道是畅通的,对乡村是有益的。赵太爷的儿子中了秀才本应该继续参加科试进入仕途,然而这一切却被革命打断了,随着故事的发展,文章中出现皇帝已经停了考,不要秀才和举人了,虽然赵秀才还在未庄,但他是国家培养的地方人才,即使在未庄这个偏僻的村落,也可以对地方发展起到一定的作用。

二、近代城乡关系的萌芽

文章中的主人公阿Q可以说是在传统城乡关系中长大的,但是在他身上我们也可以看到近代城乡关系的萌芽,作为未庄极少数进城的人,进城就代表着城乡的一种相互碰撞与融合,但是阿Q与城里是“相克”的,文章中虽然没有细致描写这种冲突和矛盾,但通过阿Q的口述,我们也可以看到他并不适应城市生活,只是将进城作为他炫耀的事情。阿 Q两次进城都是被迫的,第一次进城是在赵太爷家对吴妈说了不当的话后,他陷入了一种生存困境,不仅失去工作和生活来源,人们也开始厌恶他,他在卖完一切可卖的东西后不得已进了城。阿Q走的时候,微风拂拂得颇有些夏意了,也就是初夏前后,在未庄再看见阿Q出现的时候,是刚过了这年的中秋。这三四个月在文章中没有任何细节描写,通过阿 Q的讲述我们知道他是在举人家帮忙,这引起了大家的羡慕,在未庄像阿Q、吴妈、小D这样的做工者很多,这一消息也给未庄的人带来的新的生存渠道,那就是去城里做工,因此后来阿Q在路旁的人丛看到了吴妈也是合情理的,这也预示着农村经济的破产,促使农村人口向城里流动。

近代城乡关系的萌芽还体现在精英离村进城上,这一现象的出现与清末科举停废和新式教育的兴起有关,来自乡村但受到新式教育的毕业生,他们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都发生了变化,即使回到乡村也与乡村格格不入,最终的命运只能是离开。如钱太爷的儿子,他先前跑上城里去进洋学堂,不知怎么又跑到东洋去了,半年之后他回到家里来,腿也直了,辫子也不见了,他的母亲为此大哭了十几场,他的老婆跳了三回井,阿Q叫他“假洋鬼子”,认为他是“里通外国的人”,一见他就在肚子里暗暗的咒骂。他因为种种原因留在未庄,但在乡村是不被任何人理解的,所以他也不会长久地居住在这里。他给这里带来了先进的气息,也是未庄第一个真正的革命党,与秀才去静修庵将“皇帝万岁万万岁”的龙牌革掉了,并将赵秀才与举人老爷写的信带上城,使赵秀才被城里的革命党认可。通过文中假洋鬼子与赵白眼等人的对话,我们也可以确定他在革命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有人请他上湖北,他还没有答应,但是他已经不愿呆在这小县城里做事情,而他的离开,也将是乡村的一大损失,现代教育造成这种中国乡村的人才外流,也便表现出了城乡的相克。

三、城乡关系书写的意义

乡土与寻根是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上成就显著、影响深远的两大母题,尽管在文学史的时间顺序上,乡土文学发轫于20年代,寻根文学起在80年代,实际上,鲁迅先生的创作已经将这两大文学母体紧密联系在一起。作为一个极具乡土情怀的作家,他当年“走异路,逃异地”,放弃科举取士的传统道路,漂洋过海到日本学习西方科学,是属于从乡村到都市以及从中国向西方的迁移者,因此他也非常了解这些迁移者的思想与情感。鲁迅的乡土书写不仅仅局限于乡土这个范围,而是与城市相互交叉的,在这种城与乡的互相关照中,反映当时的社会问题。其生活在传统与近代城乡关系的变化之中,并将这种传统到近代的转型融入到了他的创作之中。而文章最后的结尾让我们觉得鲁迅先生对乡下人还保留着一丝温情,看似愚昧的乡下人认为做了坏事才会受到惩罚,而城里人却只是冷漠的看客,并不管这些人有没有罪,这或许是作者对城市化进程带来的人与人之间的隔膜的思考。

本文通过对《阿Q正传》这部小说中城乡关系的分析,提出《阿Q正传》中由传统城乡关系向现代城乡关系的转变这一问题,对这部小说中的体现出的乡村与城市的关系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作者对这种城乡关系的书写是基于对当时社会的思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问题,表现出其作为知识分子的责任感。对于这部小说的城乡关系,还有很多可分析的地方,需要进一步的探索和创新。

参考文献

  1. 杨义.《中国现代小说史》第一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

  2. 鲁迅.阿 Q 正传[A].鲁迅全集(第1卷)[M].北京: 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