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劳动教育应避免“两余两不足”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9-02
/ 2


中小学劳动教育应避免“两余两不足”

陈莹

广州市铁一中学 511447

摘要:倡导教育与生产劳动实践相结合虽早已是党的重要教育方针,但就“教育”而言,“教”知识有余,“育”人内化不足;就“学习”而言,分数文凭的“学”有余,生活本领的“习”不足。因此,作为实施劳动教育的主要阵地的学校,作为课堂渠道讲解示范的主要责任人的教师,作为实践劳动教育的主体的学生,以及作为子女第一任教师的家长,均需各尽其责,遵循中小学劳动教育的内在规律,激发中小学劳动教育的内生动力。

关键词:中小学;劳动教育;不足

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以来,党中央对劳动教育给予高度重视,劳动教育的意义得到广泛认同。在教育实践过程中,劳动教育在学校中被弱化,在家庭中被软化,在社会中被淡化。就“教育”而言,“教”知识有余,“育”人内化不足;就“学习”而言,分数文凭的“学”有余,生活本领的“习”不足。

、“教”知识有余,“育”人内化不足

理论知识的学习是劳动教育的必要内容,目的是让学生理解劳动的根本目标。我们已拥有越来越健全的中小学劳动教育制度、完善的劳动保障制度以及成熟的法律手段来保证劳动教育的有序实施。基于此,中小学成为实施劳动教育的主要阵地。只向学生展示劳动场景、讲解生产过程,只让学生了解和记诵生产流程,学生不可能掌握劳动技能,更不可能真正形成正确的劳动观念、形成吃苦耐劳的劳动品质。部分教师单一灌输劳动教育的理论知识,且只要求学生听讲并做笔记,布置任务式的家庭作业,长期以往,课堂会失去教育的光彩,孩子们也会失去学习兴趣,这可被称为劳动教育智育化。

学校应基于原有资源,发挥学校的育人作用,用科学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一方面,学校通过向相关部门申请劳动教育专项资金,丰富劳动教育方式,增加劳动教育保障,提供全面的技术支持,以此确保劳动教育的有效开展,提升劳动教育成效。另一方面,师资力量的雄厚与否事关劳动教育的普及效果。为满足劳动教育的现实要求,各方应立足本地现实,注重强化师资培训,完善配套措施,吸引优秀师资,为劳动教育的具体落提供坚持保障。

对学生实施劳动教育,最主要的是先内化学生的劳动意识,以便进行行之有效的劳动教育,从而形成和内化劳动教育潜意识。在此基础上,劳动潜意识需要依附于社会实践,这样才能锻造学生过硬的劳动技能,使其牢固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念。所以,不论在技能和观念,如不引入实践,否认理论联系实践的观点,为教而教,为考而学,为学而学,则会导致学生养成纸上谈兵、眼高手低的习惯,这不仅使劳动教育的价值意蕴无法实现,还将导致劳动教育的有关尝试只能停留于表面,这样的劳动教育毫无意义。[1]

其次,提升道德修养、升华精神思想、端正劳动态度,使学生能够热爱劳动,不怕脏、不怕累,主动承担劳动任务,并在劳动教育中有所收获。教师也需借助课堂教学渠道向学生传授劳动实践知识,利用班级黑板报、主题班会、劳动模范电影等载体,广泛宣传劳动模范的光荣事迹,使学生产生情感共鸣,从而达成塑造正确劳动观念的目标。

再次,根据学校所属地域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搭建和完善劳动基地,为学生开展劳动实践提供场所。同时,塑造良好的校园文化,在潜移默化中推进劳动教育。同时还需注意,重视劳动技能的锻造,并非片面地将劳动教育视为技术训练,而是希冀在锻造受教育者过硬劳动本领的同时,充分发挥劳动在树德、增智、强体、育美中的正向作用,以此培育优秀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与接班人。[1]

最后,中小学还需培养中小学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马克思主义者始终坚持实践的观点,主张实践是认识与理论形成的基础,认识与理论源于实践,“由实践赋予活力,由实践来修正,由实践来检验。”[2]中小学阶段是人习得能力最强的关键时期,要引导学生在固定的劳动时间积极主动地完成各项劳动任务,并能够将这种良好习惯传递给他人。

二、分数文凭的“学”有余,生活本领的“习”不足

中小学劳动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中的知识、技能与价值观。学校根据地域资源优势,基于学校文化,开发诸多校本劳动课程。在课程开展的基础上,学校将劳动素养评价融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由此产生了各个指标达成度的评价度量。

在学校场域中,部分学生根据不同的课程内容体系,选择容易完成的劳动技能、容易理解的劳动知识以及容易参与的社区服务性劳动;他们不在乎自己是否喜欢或者是否已掌握相应的劳动技能,只在乎通过所选课程是否更易取得较高的劳动教育素养评价。学校班级工作的劳动教育主要是班级卫生、校园包干区域的保洁和美化,学校德育管理的老师会在相应的时间段去各班级进行巡视并且为班级和学生进行打分,从而会产生学校的周、月及学期的文明班级评比结果。与之相应,三好学生、班级积极分子的评比也随之产生。这些行为都是为了迎合社会公众心理和上级的考核要求而作出的。这种“以劳代教”或“以 教代劳”的现象, 给国家的教育事业带来了一定的不利影响。

[3]

部分教师将知识学习与劳动教育看成是对立的,认为其中一方会占据另一方的时间。在这种逻辑思维的主导下,劳动教育的时间“理所当然”地让位于知识学习。同时,部分教师把劳动教育作为班级体罚的一种形式——这种将劳动异化的手段漠视了劳动教育本应传递的价值,会使学生产生“以劳动为耻”的观念。同时,在劳动教育推进过程中还存在教师失语、交流失踪、态度失当等现象。

第一,教师遭遇劳动教育知识的瓶颈。劳动教育要想取得良好效果,需依靠教师的传授、讲解和示范。但是由于学科教师专于教授具体的学科知识,不可能全知全能地精通具体的劳动教育,导致教师在劳动教育上遭遇“话语贫困”。教师“不想讲、不会讲、不敢讲”制约着学生学习和思考的积极性。教师在劳动教育场域的“失语”,使得学生主体陷入劳动参与意识不强、完成劳动的意识不强、获得成就感的驱动力不强的“三不强”模式。[1]

第二,部分家庭将劳动视为孩子前进路上的绊脚石。“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4]在一些“望子成龙”思想浓重的家庭中,孩子过度地被溺爱,家务被家长被全盘包办,孩子只需把书读好,其他事情均不用操心。许多家长热衷于给孩子报各种培训班,孩子在学校教学日上课,周末还需参加射击、钢琴等各种兴趣班。因此,部分家长认为,孩子忙于学业和兴趣班,没有必要参加劳动,更何况,随着时代的进步、科学技术的日益更新,自动洗衣机、自动洗碗机、扫地机器人等高科技产品的出现成为时代的福音,未来科技或许会代替掉更多的手动劳动。既然如此,孩子没有必要自己动手去学习劳动。在这样的家庭逻辑理论的灌输下,一大批专攻学业的高分低能的孩子出现,而且这一批人轻视劳动、不会劳动,具有完成任务式的劳动、不珍惜劳动成果的心态、行为和扭曲的价值观。

参考文献:

1] 古帅.新时代劳动教育的四重维度审视[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42(3): 110 -115.

2] 列宁.列宁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3] 刘燚,张辉蓉.建党百年来劳动教育的历史变迁与反思展望——基于教育方针分析的视角[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21(4):18-25.

4] 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


作者简介:陈莹(1989-),广州市铁一中学,中学体育教师,研究方向:学校教育改革





61302e76d2493_html_57eb4da3ad53ef71.gif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