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丝弓矫治技术两种关闭拔牙间隙方法比较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9-09
/ 2

直丝弓矫治技术两种关闭拔牙间隙方法比较研究

曹燕华

浏阳市中医医院口腔科 湖南长沙 410300



摘要目的:研究直丝弓矫治技术两种关闭拔牙间隙方法应用效果。方法:选择60例安氏Ⅱ或者安氏Ⅰ类双颌前突患者,使用0.46mm直丝弓矫治装置将患者上下牙列充分排齐整平,使用两步法将拔牙间隙关闭,拉尖牙向远中完成之后,随机分组,滑动法组30例,关闭曲法组30例。结果:对比两组上颌第一磨牙近中移动、内收4颗切牙疗程,P>0.05。结论:直丝弓矫治技术两种关闭拔牙间隙方法应用效果相当,因此,临床医生可根据个人习惯来选择。

【关键词】直丝弓矫治技术;两种关闭拔牙间隙方法;拔牙


正畸治疗期间需要将拔牙间隙关闭,常用两种方法[1],一种是关闭曲法,一种是滑动法,本组实验使用0.46mm直丝弓矫治装置,利用两步法,对拔牙间隙进行关闭,选择60例患者,探讨直丝弓矫治技术两种关闭拔牙间隙方法应用效果。

1 资料和方法

1.1资料

于我院2020年1月至12月将60例安氏Ⅱ或者安氏Ⅰ类双颌前突患者选择,男女分别是20例、40例,年龄在11岁至17岁,均值15.5岁。滑动法组30例,关闭曲法组30例。

1.2方法

矫治:使用0.46mm直丝弓矫治装置,完成患者上下牙列充分排齐整平操作,在矫治序列纳入上颌第二磨牙,治疗过程中,特殊增强支抗装置不使用,利用两步法,对拔牙间隙进行关闭。(1)拉尖牙向远中:使用0.41mm×0.56mm的不锈钢方丝、弹力链将尖牙拉向远中方向至患者第二前磨牙位置,接触后,利用结扎丝对尖牙进行连续结扎,结扎第二前磨牙以及第一磨牙。(2)内收前牙:在侧切牙远中,将牵引钩放置,是滑动法组做法,在弓丝上将10°摇椅形曲增加,利用弹力链,在牵引钩与第二磨牙之间加力,内收4颗切牙,初始0.78~1.76N,每4周对弹力链更换1次,关闭曲法组在侧切牙与尖牙间弯制泪滴曲,将前后臂增加10°后倾弯摇椅形曲,每次需要打开1.0mm~1.5mm,每4周加力1次,初始1.96~2.74N。

1.3统计学办法

将SPSS 25.0统计学软件应用,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行卡方检验;计量资料以(61399f2f46539_html_c3f8dc35254b289a.png )表示,行t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将两组上颌第一磨牙近中移动、内收4颗切牙疗程进行对比分析,P>0.05。

表2 两组上颌第一磨牙近中移动距离、内收4颗切牙疗程对比

小组名称

近中移动(mm)

疗程(月)

滑动法组

3.5±1.5

6.1±2.5

关闭曲法组

3.1±1.7

6.3±2.1

t

0.9664

0.1225

P

>0.05

>0.05

3 讨论

在标准方丝弓矫治基础上,提出直丝弓矫治技术,临床特点是高效快捷、操作简单,临床广泛应用。在关闭间隙时,有多种方法可以选择,通过合理有效控制支抗,可将理想治疗效果取得。

在研究牙颌变化以及颅面生长过程中应用X线头影测量法,通过头颅侧位x线片,对磨牙移动最佳参考平面进行测量,发现为平面,基本一致磨牙移动方向,对其在线距进行临床分析,可对磨牙移动距离进行真实反映[2],在矫治过程中,随着牙齿移动,平面也会变化,没有较强稳定性,对于平面以及腭平面来说,接近于平行,牙齿移动不会对其造成影响,平面稳定,临床研究发现,重叠参考结构本身越长,或者构成重叠参考结构的点距离越长,会出现越大的重叠参考结构定点误差,定量分析参考系越远,被测量点离开重叠参考平面越远,误差越大,相关学者提出,参考点是s点[3],即蝶鞍点,对比ptm点来说,s点更加远离腭平面,因此,参考平面是腭平面,参考点是Ptm点,距离二平面较近,可将测量误差明显减小。

在消耗支抗方面,滑动法以及关闭曲法没有明显差异,利用颌间牵引以及颌内牵引,可对支抗进行有效控制,可确保患者矫治效果理想,利用后牙连续结扎方法,促进其成为一个整体,起到支抗作用,分次移动需要移动牙齿,可将支抗消耗明显减轻。另外,采用适当矫治力[4],将矫治器系统摩擦阻力减少,纳入第二磨牙,骨皮质支抗,均可起到保护支抗作用,避免患者因为支抗失控而出现正畸治疗失败。

综合以上可以看出,利用0.46mm直丝弓矫正装置,在治疗过程中,矫治序列纳入上颌第二磨牙,用两部法关闭拔牙间隙,采用关闭曲法以及滑动法,对于上颌第一磨牙近中移动距离来说,不存在明显差异,在内收四颗前牙的时间上,也没有明显差异,因此,对于正畸医生来说,在回收前牙以及关闭拔牙间隙时,可以合理选择滑动法或者关闭曲法

[5],根据临床医生个人习惯决定。

在关闭拔牙间隙过程中使用滑动牵引法,不需要对弓丝进行弯制,不需要对弓丝进行更换,将椅旁操作时间减少,牙齿沿着弓丝滑动,容易控制,较为稳定,利用适当力值,可以自动控根,避免牙齿倾斜,一般应用80~100g的牵引力,在关闭间隙之前,前提条件是颊面管、托槽完全直线化,这一情况可以决定弓丝能否在颊面管、托槽中完全自由滑动[6],不存在明显阻力,将多种牵引方式综合以后得出,各有优点以及劣势,主张使用镍钛拉簧,优点是可持续提供100~120g的力,每月将1mm间隙关闭,基本无衰减弹力,可将橡皮圈所带来的种种弊端最大限度避免,对于部分患者来说,将直径较小的橡皮圈自行更换,以为弹力越大则牙齿移动速度越快,会导致上切牙直立,拔牙隙两侧牙旋转,丧失磨牙支抗,出现不利情况,为后续治疗带来困难,使用0.018×0.025的不锈钢方丝,硬度合适,可将足够余隙提供,弓丝通过颊面管、牙槽沟滑动,可以发挥理想矫治作用。

利用关闭曲法对拔牙间隙进行关闭,经典方法是方丝弓技术以及Begg细丝弓技术,利用直丝弓技术时,考虑支抗要求,主要是非常规拔牙病例应用,在强制抗设计中,关闭曲法应用效果良好,每次加力可控,可对牙的位移进行主动精确控制,需要注意在尖牙移动时,建议在0.020圆丝上开展。对比而言,镍钛拉簧使用效果更加理想。在选择矫治器时,选择带有尖牙高位牵引钩的托槽,可以确保牵引点尽量靠近抗力中心,将尖牙轴倾明显减少,连续结扎4颗切牙,保证弓丝末端回弯,可以发挥理想矫治作用。

此次实验:将两组上颌第一磨牙近中移动、内收4颗切牙疗程进行对比分析,P>0.05。

综合以上,直丝弓矫治技术两种关闭拔牙间隙方法的应用效果基本一致,因此,临床医生可根据个人习惯来选择,均可取得理想应用效果。

参考文献:

[1] 朱林. 不同加力方式在个性化舌侧矫治器关闭拔牙间隙中的生物力学特征研究.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 2019.

[2] 魏琳, 张静, 韩韶丰. 口腔正畸MIA技术与HGA技术联合MBT直丝弓矫治器治疗安式Ⅱ型1分类错畸形的疗效比较[J]. 中国医疗美容, 2020, v.10;No.81(05):113-116.

[3] 江美媛, 陈光亚, 黄海,等. 片段弓技术联合直丝弓矫治上下颌前牙前突和拥挤的应用研究[J]. 江西医药, 2019, 054(007):819-821,842.

[4] 徐忆, 李伯休, 董研,等. 舌侧直丝弓矫治技术研究进展[J]. 中华口腔正畸学杂志, 2020, 27(04):230-235.

[5] 韩青言. MBT直丝弓矫治技术在矫治安氏Ⅱ类1分类错的效果分析[J].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19, 025(014):27,172.

[6] 郑志勋, 翟敏, 谢甜甜. 微型种植体支抗钉联合关闭曲法和滑动法关闭拔牙间隙的效果比较[J]. 中国医学创新, 2019, 016(030):4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