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C模式下装配式建筑项目管理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9-14
/ 2


EPC模式下装配式建筑项目管理研究

崔鹏

武汉建筑材料工业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湖北,武汉 430000

摘要:在建筑工程的项目管理过程当中,装配式建筑需要进行针对性的管理,尤其在建筑工程总承包模式下,也更是需要重视和体现项目管理方面的完善和问题解决,这样才能保障装配式建筑工程项目的合理实施和有效建设。本文基于此,研究和分析在建筑工程总承包模式下如何进行装配式建筑工程项目的管理。

关键词:EPC模式;装配式建筑;项目管理

引言

  装配式建筑是在工地装配部件的一种建筑,EPC模式,它的内容涵盖了设计采购施工的全部项目或若干阶段,是国际上采用广泛的一种模式,对于EPC项目来说,设计是重中之重,是工程的血液与脉搏,必须要做好设计工作。

  1 项目设计前期管理

  1.1 设置设计管理部门

  装配式EPC项目在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应当设置相应的设计管理部门,对其统筹安排,除此之外,还应该设立配套的设计总监以及其他专门负责重要设备的专业人员设计管理部门处于整个环节的中心,与其他各个部门必须建立及时有效的联系,并能够及时沟通协调,形成一个联动的团队,这样一来,建设单位、设计团队以及分包商、供应商等之间就不需要额外的沟通,只需由设计管理部门进行各部门的沟通工作。

  1.2 实地调研工作

  装配式EPC项目设计管理部门最重要的工作就是要仔细研究前期的方案,并且进行实地的考察,将工程所在地政府的各种预制要求进行透彻的分析,熟练掌握各种招标文件以及交房标准。在我国还有很多地方较为保守,在做项目时只做预制空调板或其他某一具体环节,也有的地方项目做得非常彻底,比如外增板等所有构件都可以预制。这就说明,工程所在地的政府有关规定必须深刻了解,这对工程的顺利实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除此之外,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需要对相关的装配式建筑项目进行调研考察,以便在设计时能够更好地规避风险。

  2 项目设计过程管理

  2.1 合理划分设计阶段

  装配式EPC项目的设计主要可划分为以下几个阶段,方案设计阶段,初步设计阶段,施工图设计阶段,以及最后的构建详图设计方案。方案设计阶段就是从装配式建筑拆分的,涉及建筑专业初步设计完成这一过程,它的主要内容就是对不同的户型进行合理的拆分,并且要严格地满足,预制装配率的要求,还要符合装配式建筑,从而能够确保构件拆分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初步设计阶段就是建筑专业初步设计到结构专业初步设计完成,由结构专业根据相关的规定,确定好结构底部加强层和顶部现浇层的具体位置,并且合理考虑公用专业管线的预留问题和预埋问题。施工图设计阶段就是装配式建筑的各专业初步设计到全套施工图完成,并且要深切的考虑到外面挂架的设计以及模板的设计会对施工图设计带来什么样的具体影响。构件详图设计阶段就是剩下的一直到构件加工图,图纸一般都是在施工图的基础上进行深层设计,构件加工图最重要的就是要充分考虑到构件生产和运输过程中及在现场安装时要考虑的孔洞的预留问题。

  2.2 项目设计管理的重点

  装配式EPC项目设计管理的重点主要包括设计任务书的编制,设计专业方案,审查施工图等。设计管理部门在编制设计任务书工作时,要以所签订的合同、招标的文件以及前期的方案为设计任务书的依据,并且设计任务书必须符合项目的整体利益。装配式EPC项目建筑设计在进行构件拆分方案设计阶段和初步设计阶段时,必须要联合设计部门,采购部门等对专业的设计方案进行综合评估。在施工图设计阶段,设计单位的设计成果必须要符合设计合同和招标文件的要求,同时设计管理部门应当组织设计部门,总承包项目部等部门进行设计成果的审查工作,审查合格后,才能将施工图交给专业的审图人员。经过审查合格后的施工图,应该有组织设计单位以及公司其他相关部门进行施工图的会审工作,并且形成图纸会审纪要。

3 装配式建筑工程总承包管理模式构建

  3.1 设计阶段

  该阶段是正式实施装配式项目的标志,也为后续阶段的开展打下基础,因此,设计的是否科学,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到装配式建筑的质量及效益。这一阶段也是初始阶段,设计在该阶段占有主导地位。此外,在该阶段,主要管理者包括业主和工程总承包商两部分,这两部分负责管理不同的内容,业主负责对设计提出自己的想法,然后确定关键环节;而工程总承包商要协调各个单位,既要保证设计单位有发挥自身能力的足够空间,也要吸纳施工人员及生产人员对工程提出的合理建议,保证设计的合理性,避免后期发生设计变更。

  3.2 精益成本管理思想

  精益思想是通过标准化导入实现面向过程的控制,从而达到避免无效劳动和浪费的目的。20世纪30年代,日本丰田公司在近20年的实践过程中,不断积累经验,创立了精益生产管理模式。澳大利亚的Jennings建筑公司基本与丰田公司同步将精益思想应用于工程建设管理,其依赖先进的精益建设管理模式,由一家小型房屋建筑企业迅速成长为澳大利亚最大的房屋建筑企业之一。精益成本管理是精益思想在成本管理中的具体应用,其精髓是追求生产全过程成本最小。与传统成本管理思想相比,精益成本管理思想更先进,方法更全面,更重视全过程成本管理。

  3.3 对装配式建筑工程技术标准进行创新

  国家对相关政策进行完善之后,应完善相关技术标准。这样,才会为装配建筑技术的创新发展提供有力准备和支撑。第一,要对建筑技术设计工艺进行重点创新和发展,形成技术集成体系,对技术标准进行全新升级和完善。第二,要培养出更多的优质人才,主要是技术和管理层面。这样才会为装配式建筑的发展提供充足动力。在我国的装配式建筑行业不断发展的情况下,要对其技术进行全面的优化和升级。

  3.4 施工阶段

  装配式建筑施工现场和传统的现浇建筑相比有着一定的差异,主要是吊装和固定预制构件,以及在预制构件的拼装部位现场进行混凝土浇筑、加固等。施工现场和以往相比,湿作业量大大减少,从而使水、电等资源得到节约,同时,也能够有效减少施工现场的粉尘,减轻对环境造成的污染。但是,装配施工方式的机械化程度比较高,施工方案相对也比较复杂,机械操作以及构件定位也有较大的难度,因此,需要在施工现场配备专门的机械操作人员,对这些人员也有着严格的要求,需要专业性强,能够熟练操作设备,同时由构件生产企业的技术人员进行现场指导,以减少甚至避免可能发生的风险。

结论

项目管理工作的实施有助于工程项目进行施工建设,以及在装配式建筑工程项目的建设过程当中,EPC模式的应用,也更是需要体现全面的管理和有效的管理,所以也就需要有效解决目前的装配式建筑项目管理问题,这样才能提升项目管理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来坦娜. 装配式建筑项目管理协同评价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20.

[2]周海娜. EPC模式下装配式建筑项目管理协同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20.

[3]王超. EPC模式下装配式建筑项目管理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