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弘扬革命文化的现实途径探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9-15
/ 2

大力弘扬革命文化的现实途径探析

谢凤莲

中共新化县委党校 417600

党的十九大在阐述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时,明确提出“继承革命文化”的基本要求。革命文化是一种穿透人心力量的文化资源,是党和国家事业成功的动力源泉。本文试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大力弘扬革命文化的现实途径进行如下探析。

(一)坚定不移信仰马克思主义,绝对忠诚于中国共产党领导

马克思主义为中国革命、建设、改革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实践证明,历史和人民选择马克思主义是完全正确的,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写在自己的旗帜上是完全正确的,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是完全正确的。

大力弘扬革命文化必须坚定不移信仰马克思主义,绝对忠诚于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共产党不仅是革命文化的缔造者,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更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者和践行者,有力推动了党和人民事业发展。我们共产党人必须更加深刻地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科学要义及其精髓,深切体悟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味道、信仰的感召和思想的魅力,自觉当好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忠诚守护者、历史传承者和坚定实践者。

(二)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内容,是实现文化强国目标的必由之路。在中国人民艰辛革命历程中形成的革命文化,蕴含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凝聚升华,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展的直接来源,起到了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一定要用好用足党领导人民创造的丰富的革命文化资源,大力弘扬革命文化蕴含的革命气质,使之深深融入人们的精神世界,不断汇聚新的精神力量。

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就是始终不渝地坚持、千方百计地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激昂向上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这是我们安身立命的根基,是引领“中国号”文化巨轮劈波斩浪、胜利前行的旗帜,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定海神针”。

(三)坚定不移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了古圣先贤的思想,体现了仁人志士的夙愿,体现了革命先烈的理想。大力弘扬革命文化有助于扎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最深层、最根本、最永恒的是爱国主义,革命文化与爱国主义精神紧密相连。中国社会变革的进程是在爱国主义精神的激励下推进的,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革命文化的共同思想基础。

党的十九大提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这一重大命题,把“培养什么样的价值观”同“培养什么样的人”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抓住了价值观建设的根本,体现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认识的深化和拓展。新时代更好地弘扬革命文化,就要将革命文化贯穿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中来,充分挖掘“时代楷模”“道德模范”“共和国勋章”“人民英雄”等精神养分,大力弘扬在改革发展中展现出的伟大精神力量,不断构筑、阐发革命文化在新时代的恒久动力。

(四)坚定不移大力弘扬伟大崇高的革命精神

习近平指出,对党忠诚是共产党人首要的政治品质;敢于斗争是我们党的鲜明品格;艰苦奋斗是我们党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和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对党忠诚”、“敢于斗争”、“艰苦奋斗”都是伟大崇高革命精神的生动注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继承革命文化,弘扬革命精神从哪些途径来实现呢?

  1. 深入挖掘革命文化资源

革命文化资源种类极多,其中既有基于地域、建筑、档案资料等的实物资源,也有基于人物事迹、宣传口号、经典故事等的精神资源,需要我们沉下心来仔细挖掘。“时代楷模”张富清,60多年来,刻意尘封功绩,连儿女也不知情。在退役军人信息采集中,尘封已久的“战斗英雄”“人民功臣”的故事方才被人知晓,感动和影响了无数人,这是深入挖掘革命文化资源的最好例证。

一件件文物彰显历久弥新的初心使命,一个个故事赓续伟大历程的精神血脉。革命文化资源,是一座“富矿”。2021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对革命文物工作作出重要指示。他强调,加强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弘扬革命文化,传承红色基因,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加大工作力度,切实把革命文物保护好、管理好、运用好,发挥好革命文物在党史学习教育、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1. 推进文以化人建设,探寻革命文化的教育途径

推进文以化人建设,探寻革命文化的教育途径要把握两个重点:第一是青少年,第二是党员干部。

首先,“革命传统教育要从娃娃抓起,既注重知识灌输,又加强情感培育,使红色基因渗透血液,浸入心扉,引导广大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作为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思政课肩负着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的重要使命。其次,我们一定要牢牢把握住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引导党员干部发扬革命文化的优良传统,汲取革命文化的精神养料,使红色基因融入党员干部的精神血脉,才能使当代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得到巩固,精神品格得到培育,浩然正气得到涵养,形成以文化促发展,以发展添自信的良性过程。

  1. 积极促进革命文化互惠交流,建设惠民工程

一要大力发展革命文化数字内容新业态,促进互惠交流。提供可视化呈现、互动化传播、沉浸式体验的信息产品和网络服务,做好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重要标志地的开发展示,开发好各地独一无二的红色教育资源的党性课程。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红色资源的信息化和数据化,将红色展馆建在网上、将红色资源挂于“云端”,通过“云记忆”让红色资源长久保存,广泛弘扬。

二要大力推动革命文化与红色旅游、乡村振兴相结合的惠民工程,突出文旅融合,赋能革命老区振兴发展。广大乡村拥有丰富的革命文化资源,是乡村振兴的重要财富。通过发展红色旅游、红色教育等方式有效提升乡村知名度,壮大乡村产业;运用现代思维和技术手段,打造亮点突出、竞争力强的红色文化产业体系,让红色文化在发挥凝聚人心、激励自信的精神价值的同时,能够在“富脑袋、鼓口袋”的惠民工程中发挥更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