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内障手术患者晶状体后囊膜破裂发生的影响因素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9-22
/ 2


白内障手术患者晶状体后囊膜破裂发生的影响因素

罗正扬

成都东区爱尔眼科医院 四川省成都市 610051

【摘要】:目的:深入分析白内障手术患者晶体后囊膜破裂(PCR)发生的影响因素,为临床治疗提供基础。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在2019年1月—2021年5月进行治疗且各项医学资料非常完善的白内障患者进行深入的研究,并且选择符合要求的146例患者进行研究,深入分析和研究手术过程中晶体状PCR出现的情况,将其分为两组,即发生组(32例)、未发生组(114例)。全部分析和掌握患者的临床资料,同时将可能的因素纳入到其中,进行单因素与多因素的全面分析,及时发现白内障手术患者晶体状PCR的发生影响因素。结果:经过回归分析了解到,男性、晶状体核分型≥Ⅲ级、合并玻璃体积血均是白内障手术患者晶状体PCR发生的影响因素OR(95%CI)分别为18.121(4.392~74.767)、18.700(4.829~72.417)、37.333(7.215~193.187),均P<0.05。结论:白内障手术患者出现PCR的影响因素是非常多的,综合分析确定可能产生的危险性因素,在临床治疗中需要提起足够的重视,重点关注这些护理问题,并且进行必要的预防和治疗,可以有效的降低白内障手术患者晶体状PCR的发生率。

【关键词】:白内障手术患者;囊膜破裂;影响因素;玻璃体积血

药物、手术治疗等方式的应用与发展,促进白内障手术的治疗效果提升,让患者重现光明,但是由于人体的眼部组成非常的复杂,手术操作要求是非常高的,从临床实际情况分析发现,有些患者的治疗环节,极易产生严重的并发症问题,其中以晶状体后囊膜破裂(posterior capsule rupture,PCR)尤为显著。经过多项研究资料分析可以发现,晶体状PCR可能和晶体状核分型存在着直接的关系,但是临床中还没有明确。因此,明确白内障手术患者晶体状PCR发生的影响因素,对于临床中治疗活动开展有着重要作用,需要及时分析和研究。

1资料和方法

1.1资料

回顾性分析我院在2019年1月—2021年5月进行治疗且各项医学资料非常完善的白内障患者进行深入的研究,并且选择符合要求的146例患者进行研究,深入分析和研究手术过程汇总晶体状PCR出现的情况,将其分为两组,即发生组(32例)、未发生组(114例)。纳入标准:全部符合白内障的手术治疗的标准;全部具备手术指征;全部患者资料非常完善,可以满足实验分析的要求。排除标准:患者有严重的肝、肾等器官性病变;患者有先天性白内障症状;凝血功能性不足,影响治疗。

1.2方法

将全部患者资料进行统计和分析,进行患者的晶体核分型与影响因素的分析。根据要求,PCR发生的判断标准如下:前房或后房突然变深;晶状体核倾斜,旋转受阻;超声乳化头产生无效超声;眼底红光反射改变。符合上述任意一种情况,则判定为发生晶状体PCR。

1.3统计学分析

各项资料应用SPSS17.0软件处理。计量资料的均数±标准差以(x±s)来进行表示,用t检验,采用率以百分比表示,用卡方检验,当P<0.05说明有统计差异存在。

2结果

2.1晶体PCR发生状况对比分析

在本次实验的146例临床资料分析发现,有32例出现晶体状PCR,占比为21.92%;114例没有发生,占比为78.08%。

2.2白内障手术患者晶体状PCR发生影响因素分析

进行各项影响因素的分析,了解到年龄、体重、眼别、文化程度、高血压、糖尿病等都和PCR发生没有观察,无统计差异(P>0.05);性别、晶体核分型、合并玻璃体积血与白内障手术患者晶体状PCR存在关系,有统计差异(P<0.05),具体数据参见表1。

[表1]:白内障手术患者晶体状PCR发生影响因素分析

影响因素

例数

发生组(32例)

未发生组(114例)

X2

P值

性别

48

23

22

21.656

0.000

98

6

92

年龄

≥65岁

96

20

76

0.092

0.748

<65岁

50

12

38

体重

≤51kg

86

18

68

0.065

0.825

>51kg

60

14

46

晶体核分型

≥Ⅲ级

46

28

18

29.752

0.000

<Ⅲ级

100

4

96

合并玻璃体充血

34

22

12

20.462

0.000

112

10

102

眼别

左眼

72

14

58

0.146

0.628

右眼

74

18

56

合并高血压

94

22

72

0.182

0.685

52

10

42

合并糖尿病

52

12

40

0.035

0.861

94

20

74

3讨论

本次研究结论分析发现,在进行回归分析之后,发现男性、晶状体核分型≥Ⅲ级、合并玻璃体积血是导致白内障手术患者出现晶体状PCR主要的影响因素(P<0.05)。分析发现,男性患者出现PCR的概率较高,这和男性容易发生前列腺增生症存在着直接的关系。而晶状体分型≥Ⅲ级的患者病情比较严重,这是患者晶状体的硬度较大,手术操作时极易导致囊膜破裂的情况发生,出现晶状体PCR症状,所以需要采取必要措施降低发生的概率,及时开展手术治疗。

综上所述,白内障手术患者晶状体PCR发生的因素较多,所以临床中应该重点分析可能发生的高危因素,在临床中及时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有效的落实和处理,预防发生严重的病症,可以降低白内障手术患者晶状体PCR发生率,保障患者生命健康。

参考文献:

[1]胡然,俞江,徐晋,刘晓娟,杨芳.白内障手术患者晶状体后囊膜破裂发生的影响因素[J].外科研究与新技术,2020,9(04):250-252.

[2]李奇志,白谦,安程坤,王会芳.飞秒激光辅助白内障手术联合多焦点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对患者视功能的影响[J].中国激光医学杂志,2020,29(03):150-155.

[3]李虎,吴杰.晶状体、虹膜及脉络膜缺损、病理性近视合并白内障独眼患者手术治疗一例[J].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杂志,2020(03):229-230.

[4]时磊,袁媛.飞秒激光对比传统白内障手术联合Toric人工晶状体在眼轴大于24 mm白内障患者中应用的临床观察[J].临床眼科杂志,2019,27(06):509-513.

[5]张睿,宋洪元,孙伟峰,沈旎,崔骁,仲明,沈炜.合并真性晶状体囊膜剥脱的白内障患者手术技巧探讨[J].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2018,18(03):20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