篆刻艺术高考培训教学初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9-23
/ 2

篆刻艺术高考培训教学初探

聂子欣

天津美术学院 天津 300000 

摘要:篆刻艺术作为我国特有的传统文化,是书法与篆刻相结合的一种艺术形式,其审美价值较为独特。篆刻艺术高考培训自创办招生至目前经历了长时间的探索与发展,逐渐形成了较为完备的教育体系,既有利于传递篆刻艺术知识与技能,又有助于学生从中领悟诚实守信、光明磊落的人文精神。本文首先简述了篆刻艺术,后重点针对篆刻艺术高考培训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几点教学建议,仅供参考。

关键词:篆刻艺术;高考;书法;培训;教学

1篆刻艺术概述

1.1篆刻艺术的成因

篆刻艺术,是在金属、犀角、象牙、石、玉等质材上雕刻篆体文字的一种艺术,由于该艺术以制作印章为主,因此也被称为印章艺术。篆刻艺术不仅是一项国粹,还是一种精神,在历经长时间的发展逐渐形成了厚重的悠久传统。

篆刻作为我国特有的一种工艺,是镌刻与书法相结合的一种印章制作技术。该技术最早在商朝出现,之后,随着多个朝代的更迭,篆刻逐渐发展成为一种欣赏性与实用性兼具的工艺形式。在奴隶制社会时期最早体现出印章的价值,主要在凭信交接上得到广泛应用。到春秋战国时期,政治权力的分配及生产力的发展导致印章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印章与社会经济发展、日常生产生活之间的关系日益密切。而且印章的形式日渐丰富,既能够镌刻名字,又能作为鉴赏收藏等使用,这一阶段的印章包括凿印、铸印、琢印等多种形式。由于篆书为印文的主要形式,且按照先写后刻的工艺流程,因此而形成了“篆刻”。

1.2篆刻艺术的发展历程

篆刻艺术的发展历程体现在印章名称上,早期的印章被称之为“玺”,待秦统一之后,“玺”逐渐为天子所独有,象征着至高无上的皇权。秦汉时期官方的印章均被称为“印”;两汉及魏晋六朝的部分官印与将军印被称为“章”,而且将军章还有“急就章”之称,一般这一类型章均是在出兵之前为满足军事需要而匆忙刻制的;到汉武帝时期时,“印”与“章”相互结合被称为“印章”。而且汉魏时期还有一部分私人的印章被称为“印信”;自唐宋之后,  “印章”还被称为“图章、宝、记、图书”等等。

2 篆刻艺术高考培训存在的问题

在高考的压力下,部分高中为使学生的升学率得到显著提升,纷纷为学生制定详细的计划,指导其选择艺考。书法专业成为近年来新兴的艺术门类之一,成为了广大学子选择的艺考科目,部分院校在专业考试中又增加了篆刻等科目。为形成篆刻艺术高考培训创造了有利条件。然而,在看似和谐的背景下,却也存在着诸多问题。

2.1机构不重视,学生对篆刻兴趣不强

在高考的压力作用下,由于各省书法统考中仅涉及书法的临摹和创作,绝大部分院校都以各省统考成绩作为录取依据,篆刻仅有个别美术学院作为考试科目对学生进行测试,这一现状导致篆刻教学水平难以实现显著提升。而且因为集训时间有限,大多数教师仅仅粗略讲解篆刻知识,未能系统训练篆刻技法。 由于在学习工具与器材上缺乏专业性,和短时间内的局促性,既无法使学生从中真正领悟到篆刻艺术的线条美与形式美,也无法充分凸显学生的创作个性,无法从中感受到篆刻艺术的魅力,进而无法对其产生浓厚的兴趣爱好。放弃了对这些美院的追求。

2.2师资水平不高且设施不齐全

当前,大多数书法教师往往都是看书或观看相关视频自学篆刻知识,尽管有一部分教师参加了专业的教学培训,但是往往都是以短期篆刻面授为主,多为师傅带领徒弟进行实地学习,多属于短期填鸭式,缺乏系统性的理论学习与技能培训。 在这一背景下,导致无法构建科学、系统的篆刻教学课程。因此,现有的教学方式依然停留在原始状态,并未呈现出新颖的篆刻教育理念与完备的教育体系。教师主要向学生传授技能与方法,而无法完整传递艺术的深层次内涵及其本质规律。

3 篆刻艺术高考培训教学建议

3.1综合运用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篆刻艺术的难度较大,而且在制印过程中涉及到众多流程。因此,在篆刻艺术高考培训课堂当中,教师应当积极引进现代化的教学技术手段,展示篆刻的特点,既能够有效弥补师资力量存在的不足,又能使学生从中领悟到篆刻艺术的真正魅力。在课堂上,教师应当综合使用多媒体对刻印的全过程进行示范,并在各大教育平台当中以视频的形式展示篆刻家的艺术作品,既能够拓宽学生的视野,又能使初学者从中发现与学习到石料研磨、印文篆刻等技巧。另外,教师在课堂教学当中,应当讲述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名人故事,例如“铁钉治印”的故事等,既能够使学生从中学习到精湛的技法,又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篆刻的兴趣。除此之外,教师还应当充分利用微博、微信等平台构建学习交流群,开展远程教育,与众多学生之间进行线上交流与线下互动,既能够为学生答疑解惑,又能使课堂教学效率实现显著提升。

3.2构建高质量的师资团队

首先,篆刻艺术高考培训机构应当借助其自身平台的优势,积极面向社会、 高校等引进篆刻技能水平较高的专业人才,而且还应当给予丰厚的待遇及福利,以确保“留得住”人才。另外,定期还要积极组织校内篆刻艺术教师参加相关的培训工作,聘请著名的专家、学者等为教师团队讲授篆刻相关的专业知识与技巧,既能够显著提升教师团队的整体素质,又能使篆刻教学工作的质量与效率实现显著提升。

3.3直观教学,教会学生刻印技法

对于篆刻艺术高考培训而言,教师应当采用直观的教学方式,将设计印稿、 磨印石、练习刻印与刀法等充分融入到实践教学过程中。而且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保持高度的耐心,并具备细致的教学态度,同时还要将课堂讲授与演示、实践等相互结合。在开展课堂教学之前,教师应当提前搜集相关的图片、 音视频等资料,并将以上资料充分应用于实际教学过程中,通过多样化的方式使学生的学习动力实现显著提升。这一教学方式既能够直观地向学生呈现篆刻工艺作品当中不易被理解与掌握的内容,又能加深学生对各种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另外,篆刻艺术中的刀法非常重要,使用频率较高的刀法为切刀与冲刀。 教师在讲解刀技时,应当将图片与视频相结合进行讲解,而且还要与最终的教学成果相结合,积极组织学生进行练习,以期能够在重复练习过程中充分掌握刻刀的应用技巧。

4 结语

    当前,传统文化的发展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并为广泛普及篆刻艺术教育创造了有利条件。尽管篆刻艺术高考培训处于探索阶段,但是其中却逐渐暴露出机构不重视,学生对篆刻兴趣不强、师资水平不高且设施不齐全等问题。近些年来,高校对篆刻艺术高考培训的日益重视,采取有效措施提升篆刻艺术培训质量非常重要,对于传承与发展篆刻艺术文化,丰富学生的艺术体验等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孙景海.书法篆刻艺术研究[J].中国民族博览,2017(8):89-90.

[2]马青源.当代书法高考培训现状分析[J].思维与智慧,2021(12):36-37.

[3]孙政.山西省高考书法教育现状发微[J].大学书法,2020(6):51-52.

[4]关于书法高考培训和高校书法专业教育的衔接问题——以河南省书法高考为例[J].大学书法,2020(6):53-54.

[5]任漫丛,李庆军.在篆刻艺术教学中拓展大学生的人生感悟[J].美术教育研究,2018(3):118-119.

[6]罗艳喜.中学篆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教育艺术,2019(12):37.

[7]赵明,王元杰,唐戈.高校篆刻艺术教育意义探究[J].黑龙江教育(高校研究与评估),2015(3):66-67.

作者简介:聂子欣,女、汉族,在校研究生,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天津市书法家协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