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经典“肺”诠释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9-26
/ 1

中医经典“肺”诠释

费静

彭州市桂花镇卫生院 四川成都 611938


肺(Lung)是人体呼吸器官,也是重要的造血器官。准确把握肺的生理功能及肺脏组织关系、经脉关系、功能特征,可帮助临床治疗。下面分享关于中医经典“肺”诠释,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五脏之一:肺脏

(1)肺位于胸中,五藏之中位置最高,如盖上覆。《素问》“肺者,藏之盖也”;《灵枢经》“五藏六府者,肺为之盖”;《难经》“五藏俱等,而心肺独在膈上者,何也”。

(2)肺主气,司呼吸。《素问》“天气通于肺”、“肺者,气之本也”、“诸气者,皆属于肺”。

(3)主治节,为相傅之官。《素问》提及“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姚止庵认为“位高非君,故官为相傅,主行荣卫,故治节由之”。《灵枢经》指出“肺为之相”。

(4)朝百脉,输布精气。“食气入胃,肺朝百脉,输精于皮毛”出自于《素问》。张志聪认为“谷气入胃,淫精于脉,乃传之肺,肺气散精,故曰谷入于胃乃传之肺,五脏六腑,皆以受气”。《灵枢经》指出“谷入于胃,乃传之肺,常营无已”。

(5)通调水道,传输水液。《素问》提及“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归于,通调水道,下输膀胱”。肺者,其华在毛,其充在皮”。张志聪也认为“肺应天而主气,故能通调水道,而下输膀胱,所谓地气升而为云,天气降而为雨也”。

——主宣发与肃降

肺主宣发,是指肺气具有向上升宣和向外周布散的作用。肺主肃降,是指肺气具有向内向下清肃通降的作用。肺的宣发与肃降功能主要由肺气的升降运动来实现。

肺气宣发作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呼出体内浊气;第二,将脾所转输来的津液和部分水谷精微上输头面诸窍,外达于全身皮毛肌腠;第三,宣发卫气于皮毛肌腠,温分肉,充皮肤,肥腠理,司开阖,将代谢后的津液化为汗液,控制和调节其排泄。《灵枢·决气》指出“上焦开发充身,泽毛,若雾露之溉”。“上焦出气,以温分肉而养骨节,通腠理”出自《灵枢·痈疽》。如果外感风寒,导致肺失宣发,引起呼吸不畅,胸闷喘咳;卫气被郁遏,腠理闭塞,导致恶寒无汗;津液内停,可变成痰饮,阻塞气道,表现出呼吸困难,喘咳不得卧。

肺气肃降功能,主要体现在三方面:(1)吸入自然界清气,吸入之清气与谷气相融合而成的宗气,向下布散至脐下,以资元气;(2)脾转输至肺的津液及部分水谷精微向下向内布散于其他脏腑,以濡润之;(3)将脏腑代谢后产生的浊液下输于肾或膀胱,成为尿液生成之源。

——肺与秋气相通应

五脏与自然界四时阴阳相通应,肺主秋。肺与秋均属于五行之金,时令至秋,暑去凉生,草木皆凋,人体肺脏主清肃下行,表现为阳中之阴,同气相求,故与秋气相应。秋季肃杀是对夏气生长太过的削减;肺气之肃降是对心火上炎太过的制约。肺与秋气相通,因此,肺金之气应秋而旺,肺的制约和收敛功能强盛。秋日,人体气血运行也随着“秋收”之气呈现出衰落状态,逐渐向“冬藏”过渡。因此,养生家强调人气应该顺应秋气而渐收。《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认为“秋三月,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治疗肺病时,秋季不要过分散肺气,而应该顺其敛降之性。因此,秋季气候多呈现出清凉干燥状态,肺属于清虚之脏,喜润恶燥,因此,秋季比较容易发生肺燥之证,临床上,以干咳无痰、口鼻干燥、皮肤干裂等为主要表现。

——肺与在志为忧

针对肺之志,《内经》有二说:肺之志为悲;肺之志为忧。不过,在谈论到五志相胜时,则说“悲胜怒。虽然说悲和忧稍有不同,但其对人体生理活动的影响大致相同,忧和悲同属肺志。悲忧皆为人体正常的情绪变化或者情感反映,肺精、肺气所化生,属于肺精、肺气生理功能的一种表现形式。过度悲哀或过度忧伤是一种不良的情志变化,对人体存在危害,可能损伤肺精、肺气,或者造成肺气的宣降运动失调。《素问·举痛论》提及“悲则气消”。悲伤过度,可能出现肺气不足现象,如呼吸气短。肺精气虚衰或肺气宣降失调状态下,机体对外界非良性刺激的耐受性下降,容易产生悲伤情绪。



【作者简介】性别:女 ,民族: 汉,出生年月:19826,籍贯:四川彭州 ,学历: 大学本科,研究方向:中西结合内科 ,职称:主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