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依据统编教材指导学生写好硬笔字的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9-27
/ 2

浅谈依据统编教材指导学生写好硬笔字的策略

周福荣

安徽省砀山县民族学校

【内容摘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写字教学有了明确要求,努力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写字姿势正确,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小学语文老师只有领会《标准》内涵,研读统编教材,坚持不懈培养双姿,遵循规律,科学指导,让学生学会写基本笔画,掌握笔顺规则,由易到难,由浅入深,一课一得,联系实际,分类指导,引导发现规律,编成口诀,评价激励,开展活动促进,由笔画到部首到结体,一步步指导学生写好汉字。

【关键词】统编教材;指导;一课一得;规律;书写

义务教育教科书简称统编教材,是2016年秋季学期开始使用的。目前已经使用到三年级。它是以《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为依据编写的。作为小学语文老师如何依据统编教材指导学生写好硬笔字呢?

一、明确目标 ,研读教材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是教材编排的依据,也是老师教学的指南针,其中对写字教学的要求就是老师教学要完成的写字教学的任务。《标准》明确要求,第一学段,双姿目标是“姿势正确”,汉字目标是“规范、端正、整洁。正确书写300个汉字。”第二学段技能目标比第一学段多了“正楷字书写熟练,临摹正楷字帖用毛笔”。统编教材每一课要求会写的都写在田字格中,而不是实验版的方格中,对写字的重视,可见一斑。统编教材遵循“多认少写”的原则,写字的顺序安排更科学。一年级有笔顺跟随。二年级不出现新笔画,要求写的字,是笔画比较简单的。那种“语文以认字为主,字写得好不好是书法老师的事”说法是极其错误的。小学语文老师只有领会《标准》内涵,研读统编教材,练好过硬的功夫,才能与时俱进,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培养双姿,坚持不懈

一年级从开始就要训练正确的握笔姿势和坐姿。我教给学生正确的握笔方法,让学生背诵儿歌:老大老二对对齐,两指中间留空隙,食指微微拱起来,老三下面来帮忙,老四老五往里藏。坐姿牢记“三个一”和12个字,即手离笔尖一寸,胸离桌子一拳,眼离书本一尺,头正、身直、肩平、胸张、臂开,足安。提笔即是练字时。每次写字前花上一分钟强调“双姿”,久而久之,学生的写字姿势得到巩固。

三、遵循规律,指导关键

1、认识田字格。首先认识田字格的线段和每一小格的名称:横中线、竖中线、左上格、左下格、右上格、右下格、中心点等,在写字教学中,要让学生去观察,看清每个字的笔画起笔收笔的位置,引导学生先找一找,再说一说这些关键笔画的位置,尽可能他们说发现,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读帖能力。

2、学会写基本笔画。汉字是由基本笔画组成的。在第一学段写字教学,我们应该注重笔画教学。一年级上册附了笔画名称22个、常用偏旁36个。 例如一年级第一次学“一、二、三、土”,在仔细观察笔画位置后,编儿歌教给写长横的方法“起笔顿,收笔顿,左低右高才平稳。” 短横起笔不顿,收笔顿。在学“月、儿”写竖撇时,引导观察笔画形状编儿歌口诀“写竖撇,要好看,先写竖,再弯转,出撇像个豆芽尖。”编儿歌口诀引导学生观察、书写,符合儿童的年龄特点,既生动又有趣,孩子们的笔画越写越漂亮。

3、学会笔顺规则。笔顺也是非常重要,是解决汉字结构的第一个问题,是历代书法家总结出来的简洁、准确、美观的用笔顺序。

教材从一年级语文园地一简单的几个字“十、禾”书写中引导出笔顺“先横后竖,先撇后捺”。一(下)语文园地一中 “白、回、国”得出笔顺是“先外后里再封口”。 一(下)语文园地七中“床、左、居、包”中得出笔顺是“左上包围和右上包围的字先外后里”。

随着识字写字量的增加,不断总结出笔顺一般口诀:“先横后竖,先撇后捺,从上到下,从左到右,先外后里,先中间后两边,先外后里再封口”。我让学生会背,并且在写字时经常引导背诵,用来指导写字顺序。

4、学生一课一得。写字教学要遵循儿童的认知规律和事物发展的规律,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学生不能“一口吃成个胖子”,教师更不能急于求成。

①分类指导。在教三年级下册第三课《荷花》时,我要求把会写的生字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比较容易写错的字,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完成,如“尔、沾”。第二类是易错但不难写的字,通过自主发现、同学相互合作等方式学习,“不是什么”或“易写错成什么”,如“凑”末笔不是捺而是点。第三类是易错难写的字,我作重点提示或板书示范。比如,“溪“的下部是“大”,“燕”的上部是“廿”,“聚”第九笔是撇…… 教学时用彩色粉笔写出易错的笔画。

②适时教给偏旁部首写法。一(下)课文第一课出现了两个口字旁的字“吃、叫”,学生写不正确,我便引导学生观察字形和笔画位置,并总结编写了口字旁的书写口诀“左竖下垂折竖短,下横右伸一点点,上面宽,下面窄,四角封严才美观。”位置在横中线稍偏上,这样学生背着口诀书写起来就容易了、美观了。到第14课《下雨了》出现“吗、呀、呢、吧”时,引导学生复习就能一次书写正确了。

③联系生活指导写字。一(下)语文第8课《动物儿歌》中出现“造、运、迷”难写字。走之底的字是很多成人也写不好的,我就重点指导“走之底”的写法。我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平捺” 的形状像游乐场里的滑梯,这样以来学生就有了兴趣,老师示范书写,根据书写编了口诀“走之底,点要高,折肩对准点末端,横斜弯转出点尖,平捺一波要三折,捺尖出锋直稍长。”学生像坐了滑梯一样乐呵呵地写,渐渐越写越好漂亮。

5、引导发现书写规律。

① 笔画规律。小学生要写好字,从开始就要培养观察能力,要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例如在教学写字,从“二、土”中发现“上下有横,上短下长”;从“日 、目”中发现“左右有竖,左短右长”;从“口、 田”中发现“口内无画横包竖,口内有画竖包横”等等。

在教学“林、球”时,引导学生发现:有的字作偏旁后,某些笔画的大小和形都有要发生变化。“木”作左偏旁时,最后一笔捺变成点;“王”作偏旁时,最后横变为提画。教学“转、 特”引导学生发现有的字作偏旁后,笔顺也发生了变化。“车”作偏旁时最后一笔变化为提,“牛”作偏旁时最后一笔变化为提。

三年级生字出现许多笔画多的字,学生写字困难,如艳、静、舞、扁、植、霜、最、集等,通过老师示范板书,引导学生观察发现横画或竖画较多的字,做到“意在笔先”,书写前要先考虑这些笔画的长短和距离,不可拥挤,做到“横画等距,竖画等距”。

② 偏旁部首规律。二年级下册13课学习生字“哈、嘻”时,联系以前学过的口字旁的字及“和”,引导学生发现“左小偏上,右小偏下”的规律。

③结体规律。 在归类写字时,引导学生发现“十、工、上、土”这些字“横长竖短”;“中、丰、车、井”这些字“横短竖长”;“百、万、才 、右” 这些字“横长撇短”。在三年级半包围写字归类指导时引导学生发现 ,“底、原、床” 左上包右下的字,发现包围部分的撇画要写得舒展,被包围部分宽度要超过上横;“处、递、还”左下包右上的字,发现包围部分的平捺要写得舒展,被包围部分宽度不可过平捺。拓展到三包围的字如“匹、巨、威、周”,发现包围部分与被包围部分大小要写得匀均,“匹、巨”的下横最长,“威、周” 被包围部分不可过大;全包围的字如“团、园、国”,发现框内的大小要合适,把国字框写得两竖垂直,右竖比左竖长。通过拓展,进一步提高了学生对半包围、三包围、全包围结构汉字的书写水平。

四、激励评价 ,活动促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生的写字积极性需要调动起来并保持住。(1)讲故事。小学生爱听故事,我就讲书法家的小故事,可以让他们学习书法家勤学苦练的精神。(2)贴作品。经常把优秀作业贴到教室后面墙上,鼓励了作者,也影响其他同学。(3)办比赛。每月进行一次写字比赛,激发学生写字的兴趣。(4)多赞赏。对写字好的,有进步的同学多多赞赏,并且让他们介绍自己的经验,培养学生持之以恒的毅力,形成的良好的心理品质。

五、写字育人 ,以身作则

“字如其人”、“规规矩矩写字,堂堂正正做人”,写好汉字是继承祖国优秀传统文化必不可少的,我们要重视写字育人作用。老师要发挥好示范作用,就要练好自身的写字功夫,平时在双姿、板书、批改作业等方面都要为学生作出榜样。

只要我们依据统编教材,贯彻好《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科学有序地指导,小学生一定能写好汉字。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

2、义务教育教科书 、教师用书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