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屈孕酮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先兆流产患者的效果观察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9-30
/ 2

地屈孕酮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先兆流产患者的效果观察分析

彭珺

长沙市雨花区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   410000


【摘要】目的:就地屈孕酮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先兆流产患者的效果予以观察分析。方法:纳入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就诊于我院的100例先兆流产患者为目标实施研究,随机分为各50例的两组,参照组、研究组分别采取地屈孕酮、地屈孕酮+低分子肝素钙予以治疗,观察其各自应用效果。结果:比较成功保胎率,参照组为76%、研究组为88%,两组指标对比差异显示出统计学价值(P<0.05)。结论:地屈孕酮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是针对先兆流产患者一种十分理想的治疗方案,患者成功保胎率更高,对减少流产等不良妊娠结局风险有积极影响。

【关键词】地屈孕酮;低分子肝素钙;先兆流产

于妊娠28周前出现持续数天或数周的少量阴道流血,并伴随阵发性腹痛或腰背痛的情况,即为先兆流产,其是妊娠期常见并发症之一。针对此类患者,临床多使用药物积极控制基础疾病,进行保胎治疗[1]。如何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使用一种合理的药物治疗方案以实现疗效最大化是临床研究的重点,为此,本文就地屈孕酮联合低分子肝素钙的应用效果展开了如下研究。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纳入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就诊于我院的100例先兆流产患者为目标实施研究,随机分为各50例的两组。参照组患者年龄最大、最小者分别为36岁、21岁,平均(28.96±7.22)岁;研究组患者年龄最大、最小者分别为34岁、22岁,平均(28.01±6.77)岁。统计学软件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所有指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接受一般治疗,叮嘱其适当休息、严禁性生活,合理补充营养物质,如适当补充维生素E、复合维生素以及叶酸等,并基于具体情况展开心理指导,安抚患者情绪,帮助其树立治疗信心。基于上述措施,参照组患者接受地屈孕酮治疗:取10mg地屈孕酮(由Abbott Biologicals B.V.生产;进口药品注册证H20150346)予以2次/d口服治疗,两次用药时间需间隔12h,连续用药30d。研究组患者接受地屈孕酮+低分子肝素钙治疗:地屈孕酮用法用量与参照组一致,另加用4000U低分子肝素钙(由深圳赛保尔生物药业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060191)予以皮下注射,1次/d,注射治疗至流产症状消除,针对流产复发者,则持续治疗至患者分娩前24h。

1.3观察指标

观察不同用药方案各自应用效果,主要记录两组成功保胎情况。

1.4统计学分析

处理软件选用SPSS20.0,计数资料分别采用x2、率(%)进行检验、表示, P<0.05表明指标对比差异显著,符合统计学价值。

2 结果

比较成功保胎率,参照组为76%(38/50)、研究组为88%(44/50),指标对比结果为x2=4.878,P=0.027,指标对比差异显示出统计学价值(P0.05)。

3讨论

先兆流产患者预后与阴道出血量、孕周大小密切相关,若其阴道出血量越多,则其流产风险越大,即使成功保胎,产前出血、早产等其他不良妊娠结局发生风险亦较大[2]。故需重视对先兆流产的防治。

地屈孕酮是针对早、晚期先兆流产患者最常用的口服孕激素药物,可防止子宫内膜增生、癌变;雌二醇是此药物的主要成分,相同与内源性雌二醇分子生物结构,经口服给药后,可对雌二醇含量进行补充, 且不产热,亦不影响脂肪代谢,可减少流产几率,但对新生儿身体质量可产生一定影响[3]。低分子肝素是一种低分子量的肝素,有具有抗血栓形成与抗凝作用的普通肝素解聚而成,可一定程度抑制体内纤维蛋白原作用效果,减少累积,同时可减轻血液粘结,加速血液循环,调整宫内状态,延长孕周的同时,减少高凝状态与新生儿窒息情况[4]。上述两种药物联合,可避免血栓形成并沉积于胎盘上,调节宫内微环境,进一步增强患者成功保胎几率。结果亦显示,联合用药下的研究组成功保胎率更高。

综上,地屈孕酮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是针对先兆流产患者一种十分理想的治疗方案,患者成功保胎率更高,对减少流产等不良妊娠结局风险有积极影响。

参考文献

[1] 吴曼. 地屈孕酮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先兆流产患者的效果分析[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20,20(95):115-116.

[2] 李晓飞. 低分子肝素钙联合地屈孕酮治疗对先兆流产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J]. 内科,2017,12(5):674-676.

[3] 刘保兰. 低分子肝素钙联合地屈孕酮治疗对先兆流产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评价[J]. 医药前沿,2018,8(33):141-142.

[4] 邹万芹,孙立军. 地屈孕酮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先兆流产患者的效果[J]. 医学信息,2019,32(14):151-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