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无线电及通讯技术在计量工作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0-09
/ 2

探析无线电及通讯技术在计量工作中的应用

罗立军

广电计量检测(湖南)有限公司

摘要:由于无线电及通讯技术的水平正逐年提升,促使在计量工作中也得到充分运用,因此,如何正确分析无线电及通讯技术在计量工作中的应用也成为备受关注的内容。本文简要阐述如何通过企业计量工作、射频识别通讯技术、短距离无线通讯技术以及量值的良性传递实现对无线电及通讯技术应用于计量工作中的合理研究,以期能够为提升计量工作水平提供参考。

关键词:无线电通讯技术计量工作


引言:随着社会发展步伐日益加快,计量工作的重要性越来越受人们的重视,能够成为推动经济不断前行的必要动力。同时,信息通讯技术领域的快速发展也成为提升计量工作效率和质量的关键手段,由此可见,重视无线电及通讯技术在计量工作中的应用显得尤为重要,如何正确认知计量工作中无线电及通讯技术的应用也成为当前必须予以关注的问题之一。

一、企业计量工作

科技飞速发展不仅成为企业前行的重要推动力,也让市场环境对各类主体的要求变得越来越高,在这种情况下,提高企业计量工作的水平成为满足此类要求的必要手段。然而,许多企业在计量工作方面仍然采用传统的模式,计量工作效率和质量均难以得到有效保证。通过将无线电及通讯技术合理应用于企业计量工作中,能够利用更加合理、有效的方式来完成相关工作,例如,在钢铁企业进行计量管理过程中,通常会对生产的各类钢铁产品进行质量检测,若采取传统的检测手段会存在较高的危险性,不利于专业人员进行合理操作。此时,若将无线电及通讯技术应用其中,可实现利用无线数传电子吊秤、电子衡器等来完成。其中无线数传电子吊秤具备稳定性强、精度高的特点,也可以用于动态计量等情况,主要原理是该装置借助高精度电阻应变式传感器与微处理技术相结合,通过模拟电信号将采集的产品重量予以合理转化,并相应处理为可以显示和打印的数字信号,是实现远距离称重测量的重要手段。电子衡器是借助调制解调技术与线缆将电器衡器与信息部门进行相互连接,数据的主要来源是通过称量传感器与A/D转换技术、数据处理器等进行组合,作为主要的通讯数据来源。由此可知,无线电及通讯技术在计量工作应用可有效满足企业的自动化生产需要,也能用于企业生产环节中的特定情况,比如,化工企业需要对生产设备精密度进行检测时,为了避免腐蚀性材料对人员造成伤害,可利用无线电和通讯技术来代替人工作业[1]

二、射频识别通讯技术

射频识别通讯技术是计量工作中得以应用较多的技术之一,主要是通过无线电波实现非接触式存储和信息交换,能够适用于许多条件下,满足人们的不同需求,具有较强的应用前景。因此,对于射频识别通讯技术而言,是实现无线通信技术的重要手段,具体原理是利用无线通讯与数据访问技术的有效结合,再通过电子标签完成读写与通信操作后,与连接的数据库系统进行串联,从而形成一个能够实现双向非接触式通信的系统。可以用于许多领域中,比如,停车场管制、生产线自动化以及电力计量等工作中。其中射频识别通讯技术在电力计量工作中的应用具备较强的代表性,可以提高电力计量工作的效率,也就是在进行电力计量工作时,主要的内容为对各类资产的信息进行有效管理,只是电力资产存在较大差异且具有危险性,产生故障和严重问题时难以通过人工方式予以充分检测,这种情况下可利用无线通讯技术中的射频识别通讯技术进行远距离执行,能够快速采集电力计量工作中电力设备、线缆等资产的具体情况,并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合理加密,便于实现自动化获取数据信息的同时,也能降低周围环境等各类元素造成的干扰和影响。由此可见,射频识别通讯技术与传统的电力计量管理方式相比,能够大幅降低人工产生的影响,也增强了计量工作的自动化程度,是促使电力企业实现提升计量管理水平目的的关键手段。

三、短距离无线通讯技术

在许多计量工作中,短距离有线通讯技术是最为常见的方式之一,利用该方法也可以实现在非接触的情况下完成相关工作,只是,短距离有线通讯技术中用于数据传输的线路作为主要的介质,其质量与计量工作的效率有着直接关系,也就是如果短距离有线通信技术使用的线缆不具备较强的通讯能力和抗干扰性能,极易受到环境的影响,例如,检测化工设备精密度时具有强腐蚀性的材料会对线路的质量产生破坏,或者在极寒的条件下,温度过低也会引发此类问题。所以,想要让短距离有线通讯技术发挥作用,必须在成本投入方面予以较大投入。相比之下,短距离无线通讯技术可有效规避此类影响,即通过无线电通讯技术代替有线介质,可在满足相同要求的情况下,利用非接触式的方式降低计量工作的成本投入,也能通过模数转换、数据加密等技术保证获取、传输计量数据的稳定,具备较强的便捷性,比如,在检测冬季室内供暖情况是否达标时,传统的检测方式为通过运用室内温度计等装置来完成,而且需要工作人员亲自在场的情况下才能保证不会受到其他方面的影响。只是室内供暖面对的对象不同,所处的区域也存在较大差异,想要充分了解各区域的供暖情况,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若通过运用短距离无线通讯技术可实现在段距离内且无人值守的情况下进行测温,大幅降低温度测试方面的人力、物力等资源的投入,而且工作效率更高,测量精度也能得到充分保证。

四、量值的良性传递

量值传递也是无线电及通讯技术在计量工作中应用的组成部分,主要包括传递时间频率、电视制式标准以及发播标准信号。其中传递时间频率、电视制式标准为目前主要实现的方面。如果想要达到更加高效、快捷的进行量值传递,仍然需要通过发播标准信号来实现。随着卫星定位技术趋于成熟,发播标准信号的能力也会得到大幅提升,具体原理是尽管地球表面拥有广阔的范围,而且相距卫星也有着非常远的距离,但是,由于同步卫星运行期间与地球表面产生的变化量非常微弱,甚至可以利用常量来予以替代,在这种情况下,发播标准信号的效率自然可以得到有效保证。与此同时,电波在大气层中的传播速度、距离等要远小于在真空条件下可达30万km/s的传播速度,在这种情况下,将电波的上、下行时间间隔予以统一规定后,便可真正实现高效量值传递的目的[2]。另一方面,在进行传递标准全面考核期间,也可以利用无线电及通讯技术实现量值传递的目的,能够大幅降低量值传递在成本投入,提高经济性,例如,计量技术机构修正计量标准前,接收的数据信息是先由传感器采集模拟数据量,再通过数据转换技术调整为数字信号,当中不仅具有详细内容,也包含各类不同的量化标准,最后利用无线、有线通讯技术进行数据传输便可达到该目的。至于在不同情况下,量值传递后也需要面临溯源的情况,此时也可通过量值传递的原理来实现,即计量技术机构利用量值传递的方式将国家计量基准中心的数据信息与本地量值数据进行对比处理,便可达到寻找到量值的源头所在。

结论:综上所述,由于人们对计量工作水品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将无线电及通讯技术应用于计量工作中已经成为实现该目标的重要手段,所以,必须要正确分析企业计量工作、射频识别通讯技术、短距离无线通讯技术以及量值的良性传递等相关内容,才能确保可以实现将无线电及通讯技术合理应用于计量工作中,成为助力计量工作水平不断提升的有效助力。

参考文献:

[1]石竹君,林宏,郑静.无线电及通讯技术在计量工作中的应用分析[J].数码设计,2020,9(19):25-25.

[2]孙虹.无线电及通讯技术在计量工作中的应用研究[J].电子测试,2018(2):112-112+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