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高校学科建设的应对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0-18
/ 2

"双一流 "建设背景下高校学科建设的应对分析

牟英琼

青海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摘要当前我国已经进入了高质量发展阶段,发展速度相对变慢,发展的阻力的也相应变大,而要促进社会的可持续进步与发展,很显然需要高素质人才的推动,而高素质人才的培养离不开高质量的教学水平支持。也因此,大力发展高等教育,建设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就成为我国的重大战略之一,双一流建设也因此成为一个高校生存与更好发展的转折点,这其中,学科建设是决定一流大学建设实现的根本前提,如何结合当前的时代形势与社会发展需求,对高校内部的学科项目进行科学的规划与建设就成为促进高校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问题。本文就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高校学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就加强学科建设的有效路径进行简单阐述,以供参考。

关键词:双一流建设;高校;学科建设;应对分析


众所周知,我国的人口总量世界第一,顺理成章的我国也成为了教育大国,但就当前的教育发展形势来说,我国距离成为教育强国还有一定的距离。随着改革开放的持续深入,我国的综合国力进一步增强,教育是百年大计,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新时代背景下,高等教育要做大、做强,要实现高质量人才的持续输出,就必须全面落实国家关于双一流建设的总体要求,通过加强学科建设,切实提升教学质量来推动双一流建设,实现教育兴国,完成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的全面升级。


1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高校学科建设中存在的不足

1.1对学科建设缺乏科学的规划

我国进入新的发展时期之后,社会各界对教育事业的发展更加重视,也正是由于经济水平的发展,家庭以及个人对于提升个人学历与能力的愿望也更加迫切,所以,当前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也越来越多,相应的高等教育的普遍化趋势也越来越明显。在新的发展形势下,新兴技术的应用加速了各行各业的发展与变革,也由此衍生出了大量的新领域,而新领域的持续发展需要大量的高素质人才推动,很显然,这就需要各级高校从源头上做好人才的培育与输送,很显然,当前高校在学科项目建设的整体规划上,落后于社会发展的步伐,尤其缺乏一些新兴技术学科领域的人才培育,这就导致社会发展与人才教育之间出现断层,究其背后的原因还是对学科建设的规划不够科学完善所致。

1.2师资力量不强,难以推动学科水平再上新台阶

以一流的学科建设实现一流大学的建设,这是一个因果关系,一流大学实现的前提在于良好的学科水平推动,而推动学科水平再上新台阶的重要因素显得与师资力量有关。无论是现有的学科项目开展,还是新的学科项目的研究,投入与发展上,都需要一些高素质、精英型的师资队伍,高素质的师资力量从何而来,一方面是内部的培养与选拔,另一个渠道是外部的引进。但无论是培养、选拔与人才引进上都还存在着一定的不足,由于缺乏高素质师资队伍的引领,新鲜血液的带动,导致高校,尤其是一些地方高校的师资水平有限,不足以有效推动学科建设水平再上新台阶,而学科建设的后劲不足,就会直接影响建设一流大学目标的实现。当前,一些地方高校的科研工作还是以在职在岗教师为主,而教师自身有一定的考研任务,日常的教学工作已经耗费了大量的精力。再加上,人才引进渠道单一,引进制度缺乏弹性,引进的范围仍然局限于国内,以及政策、待遇,制度等各方面的限制,导致优秀人才引进效率不高,制约了学科建设工作的高质量开展。

1.3受限于经济条件的限制

尽管近年来国家在大力发展教育,对于公办性质的高校会有一定程度的财政补贴,但是对于一些地方性质的高校来说,日常的教学管理以及科研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虽然进入高等教育阶段学生都要缴纳一定的费用,但是对于整个高校的支出来说,国家的财政补贴以及学费收入除了要支持高校日常教学管理运转所需的费用之外,对于学科建设上的投入较为有限了,尤其是一些较为先进的学科建设项目,前期的科学研究不仅仅需要高水准的学术支撑,更需要大量人力,物力资源的支持,而这些耗费动不动就是数以亿计,很显然,这对于没有太多经济收入来源的地方来说,是一笔难以承受的消费,那么,在这种前提下,学科建设开展的有效性就是可想而知的了。


2双一流背景下高校学科建设的应对策略

双一流建设,为高校发展指明了方向。在这一背景之下,高校需要加强学科建设,为实现双一流努力发挥作用。

2.1加强学科建设规划

一流大学的建设依托于一流的学科建设,而推动一流学科建设的重要前提在于做好学科建设的规划工作。学科建设的科学规划从几个方面着手,一是要结合时代的发展趋势,在学科建设的具体内容上要充分结合当前社会与行业的发展需求,明确学科建设的具体内容,学科建设要围绕当前行业发展人才的短板与不足进行,同时也要对学科建设进行分级规划,一级级深入持续的推进,这样才能使得学科建设有所依托,不至于与时代发展,行业需要,以及学生实际情况不符合导致脱节。除此之外,在学科建设的规划上,还要充实考虑可行性,针对性,所谓可行性需要依托一定的调研结果,针对性,是要针对当前高校的现实情况,比如高校当前的经济水平,师资水平,要结合这些情况进行合理的规划,有规划还要能落到实处,才是有效的学科建设,否则只会是沦为形式,多余的消耗人力与物力资源。

2.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一流学科建设的推动必然建立在高素质师资队伍的基础上,针对当前高校师资力量的不足,首先要充分结合高校实际,从建设双一流高校的发展需求为出发点,做好科学的人才引进规划。行政管理部门要充分发挥积极主动性,结合学科建设的实际需求,就现有的人力资源配置情况与数量进行详细了解;二是与各需求部门达成共识,详细了解人才需求部门的具体要求,制定相应的人才培训与引进计划;三是要明确人才引进的标准,并从人才的开发、使用、结构优化三方面进行战略调整,科学有序地做好人才的引进工作;四是要积极拓宽人才引进渠道,首先要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的优势,将招聘信息的范围扩大化,积极吸引海外人才。除此这外,还可以客座教授、特聘教授的弹性方式引进高层次人才。

2.3积极拓宽资金渠道

针对当前高校一流学科建设受限于经济不足的现实问题,相关部门要积极的发挥职能作用,结合高校双一流建设过程中的困难,以及实际需求给予相应的财政支持,比如加大科研经费的投入,拔付学科建设专款等,高校自身也要积极的拓宽资金来源渠道,除了争取国家财政的支持外,还要积极争取社会力量的支持,比如通过校企合作、开办校内工厂、出售知识产权等途径来拓宽资金来源,为学科建设的开展提供经济支持。

结束语:

综上所述,双一流建设是提升高等教育质量,促进教育进步的必由之路。所以,高校要想实现双一流建设,首先要从学科建设上着手,通过加强学科建设规划,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不断的争取资金支持等措施,来加快推进一流大学与一流学科建设的速度,以高质量人才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进一步实现高等教育现代化,推动高等教育管理水平再上新台阶。

参考文献:

[1]钱宽,张凯."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高校学科建设的应对分析[J].今日科技,2020(05):52-55.

[2]许志."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高校学科建设的应对分析[J].山东青年,2020(01):23-24.

[3]詹晖,孙浩然."双一流"背景下高校学科建设的策略研究[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20,36(3):11-14.

[4] 何坤晖,江艳.双一流背景下高校学科建设的困境与对策[J].信息周刊.2020(01):259-259.

[5] 安亚伦,曾燕萍,段世飞."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高校学科建设的应对分析[J].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刊.2020(02):40-41.

青海师范大学中青年科研基金项目

“一带一路”背景下的土族民间舞蹈文化遗产保护与研究

(项目编号:2020QSK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