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代住宅的城市发展趋势初谈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0-18
/ 2

第四代住宅的城市发展趋势初谈

1 张静 2 俞敏 3 刘小楠 4 连大伟 5 杜灏

武汉市民用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湖北 武汉 430014


【摘要】目前“第四代住房”在住宅设计研究领域仍属新的范畴,但从其研究价值来看,“第四代住房”具有巨大的潜在研究价值,已成为我国住房建设的一大新趋势。鉴于现代住宅遗留下来的一些问题和弊端,“第四代住宅”的创新设计能够妥善解决和改变现有的居住模式。文章论述了第四代住房的概念和基本特征,并对第四代住房的城市发展趋势进行了研究。希望它的可持续发展思想在推动我国住宅建筑绿色发展的同时,也能进一步唤起居民及相关部门对建筑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意识,激发大众的文化认同,提升城市居民的归属感。

关键词:第四代住宅;发展趋势;绿色建筑


0.引言

中国经济发展迅猛,改革开放40年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从1978年的3679亿人民币到今天仅次于美国的101.60万亿。伴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物质生活的需求逐年增加,居住环境作为与人最直接相关的部分成为关注的焦点。中国在1978年以前还没有房地产市场,但自90年代以来,我国房地产行业进入了高速增长时期,房地产行业与整个经济的联系也日益紧密。人类对居住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住宅本身也在不断演变,从最基本的“居住”到现在的“舒适”。随着绿色建筑和绿色消费的兴起,一批冠以绿色、环保、生态旗号的产品相继面市,以生态宜居为主要卖点的“第四代住房”已悄然走进人们的生活。


1.“第四代住房”释义

人类住宅的发展在时间维度上经历了三个阶段。从荆棘丛生的茅屋,到绿瓦瓦房,再到一排排鳞次栉比电梯房,“老房子”一批批地被推倒重建,“老房子”在我们的记忆中不断更新。住宅的开发与更新,是与时代发展的社会生产力密切相关的。这既是社会文明发展成果的体现,也是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体现。而且和人们的生活方式密切相关,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如何设计结构化、经济化、舒适的住宅成为设计师不断探索的目标。“第四代住房”是绿色建筑的衍生品。将中国传统建筑的四合院、街道、低矮的别墅、第三代住宅升降机发展成高层建筑,又称“空中庭院”“空中城市森林花园”。每层共有一个公共庭院,开放街道可自由移动,每个房间都有一个私人庭院,每个房间都有一个私人庭院,可以实现种花、种草、散步、遛狗的理想田园生活。每幢建筑也采用循环灌溉系统和光伏太阳能电池,利用自然能源满足日常生活需求。建筑植物不需人工灌溉,雨水直接循环利用,符合节水理念。


2.“第四代住房”缘由

从人类诞生之日起,就不断创新住宅设计,努力提升其居住品质,从茅草房、砖瓦到电梯房,每一个时代都具有极强的时代性。人类用当时社会的科技作为支撑,充分挖掘人类对居住的需求。从建筑学、城乡规划学、社会学、历史学、工程学、设计学、医学等不同学科领域,对住宅设计进行实践,可以说,人类对住宅的创新设计和实践从未中断过。在当今的时代背景下,城市发展导致的稀缺土地资源日益稀缺、住房供求关系紧张、市民对城市生活配套的强烈渴望,促使城市住宅向高层发展。但是高层住宅带来的不方便、生态环境恶化、邻里关系冷淡、城市居民归属感缺失等问题日益凸显。高层住宅的创新设计已经迫在眉睫,化解人与住宅之间的新矛盾,已成为住宅设计创新的突破口。

进入21世纪,人类居住科学高质量发展,显然第三代住房已不能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大规模、大体量的第三代住宅开发和建设过程中所带来的资源消耗、快速耗尽的能源和环境的严重退化、建筑垃圾等一系列问题,已经成为住房建设发展过程中不可回避的现象。近几年来,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要时期,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快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形成,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中国等一系列重大战略和关键举措提到了议事日程。基于中国本土的建筑特色和国情,第四代住宅融合了现代科技、智能、现代人居生活的理念,以可持续发展理念为指导,结合第三代住宅的创新设计,在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下,第四代住宅也由此诞生。


3.“第四代住房”城市发展现存问题分析

当前,在探索“第四代住房”建设过程中,存在着褒贬不一的现象,主要表现在:

第一,技术标准滞后。目前“第四代住房”仍然处在概念性论证和研发试验研究阶段,基于绿色建筑标准出发,尚未形成完整的体系和规范。有关工业标准、技术规范和实际经验的缺乏,使其发展牵引支撑能力不足。

第二,成本费用高。首先是建造费设高昂。“第四代住房”的设计与施工水平高于一般住宅。外立面绿化与空中交通对建筑承载能力的要求较高。铺设设施和设备投资必然增加,从而建设成本也因此增加。其次其运营成行维护高。私人空中花园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或委托专业机构进行养护,包括移栽、定期修剪、灌溉保土和防水保修等,相应地增加了费用。

第三,影响因素多。植株对气候环境要求较高,受地域、季节等条件的制约,必须根据地制宜选择物种和种植方式,同时要解决蚊虫病害、森林防火、高空坠物、结构受损等多种类型的安全问题。

第四,进入市场的时间较长。每一栋“第四代住房”最少需要建50平方米的公共面积(包括花园、道路、停车场),其费用通常以提高售价来摊销。当前房价居高见涨,再大幅提价销售,加之产品还处于试水阶段,还没有概念普及和用户体验,达到市场预期的尚有时间过程。


4.第四代住宅的城市发展趋势分析

生态宜居是城市发展主题。“第四代住宅”是人类建筑史上一次历史性的革命,在国家大力打造生态城市、发展绿色建筑的今天,无疑为都市人提供了良好的未来居住方案,必将开启新的经济增长动能,开创人类宜居新时代。第四代住宅在城市发展主要有以下趋势:

4.1完善建筑设计

为减轻环境污染、对生态环境的破坏,结合各地气候特征和区域特征,未来的“第四代住宅”设计将采取多样化的设计方法。依据建设项筑和建设项筑的实际情况,科学制定“第四代住宅”设计方案。举例来说,在南方气温高的地区,设计重点是遮阳的应用和安装,以减少阳光照射。北部地区入冬后气温偏低,需要科学选用保温墙体材料。光环境条件好的地区可安装太阳能装置,充分利用太阳能资源,降低能耗的损失,令“第四代住宅”符合绿色生态理论。

4.2在设计中要积极引入当下先进的信息技术与智能技术

因为“第四代住宅”是基于绿色建筑理念设计的,这一过程较为复杂,需要掌握更多的数据和信息。要实现“第四代住宅”的设计思想,必须对设计中的各种数据信息进行有效的分析和统计。手动模式可能因人为疏忽而导致统计错误。过度使用统计信息数据的人工模式,极大地降低了建筑设计的质量和效率。为此,为了使“第四代住宅”设计符合质量与效率的要求,应积极将现代信息技术引入设计中,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计算设计所需要的各种数据信息,可迅速为设计者提供准确的信息,改善“第四代住宅”设计效果。另外,现代信息技术与“第四代住宅”设计的有效结合,可以为设计者提供可靠的“第四代住宅”设计思路,将各种有利于“第四代住宅”建设的节能环保材料与可再生资源结合起来,提升整体设计水平。

4.3完善的计算机网络及服务系统

完备的计算机网络及服务系统,可快速获取加工及提供的信息,确保住宅小区内的数据、语音、图像等多媒体信息传输;丰富而优质的文化娱乐设施—视频点播、数字电话、家庭网络、影视宽带网等信息设备,是未来建筑发展的必然趋势。智能网络工作站进入每个家庭,实现多种教育和家庭服务——互联网上网、网上购物、远程医疗、人们可以在家里办公、在家里接受教育等等。人类的居住需求除了具有生活、安全、工作等功能外,还有更多的精神和情感需求。“第四代住宅”既注重居民的物质需要,又注重精神需求的满足,包括:在空间布局和建筑材料上确保视觉和声光上的独立,避免互相干扰。营造一个舒适的休闲交往空间,包括家人和邻里间的交往。造型设计不仅追求符合人们的审美习惯,更要富有个性或文化内涵。


5.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国住房建设经历了几个阶段的发展,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新一代住宅的需求日益增强,疫情的影响更是加速了这一过程,为此主要论述了第四代住宅的基本特征,分析了其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第四代住宅的城市发展趋势作出分析。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节选).http://cpc.people.com.cn/n1/2017/1028/c64094-29613660-2.html.

[2]张协奎,樊光义.论习近平新时代住房发展观[J].财经科学,2020(03):53-65.

[3]李海霞,杜柏林,李嘉华.对第四代住宅人居美学的探讨[J].城市住宅,2020,27(01):193-195+198.

[4]李倞,徐析.浅析城市有机更新理论及其实践意义[J].农业科技与信息(现代园林),2008(07):25-27.

[5]张津瑜.浅谈如何在别墅住宅设计中运用室外空间的创新思维[J].居业,2019(05):17-18.

[6]李斌.环境行为学的环境行为理论及其拓展[J].建筑学报,2008(02):3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