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的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0-19
/ 2

谈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的策略

丁娜

晋城市凤鸣中学 048026

摘要写作是一项对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储备、素材积累、思维能力、生活经验都具有高度要求的活动,因此一度是语文教学中的重难点。在教学改革的背景下,教师应当重视从多个角度入手,加强对学生的作文教学,全方位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推动学生语文素养的进一步提升。本文对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策略展开研究,期望能够为广大语文教学工作者带来参考。

关键词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策略。


  1. 引导学生积累作文素材,提升素材广泛性与多元性

正所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素材的积累对于学生写作能力的成长具有积极的作用,能够让学生的文章内容更加详实、表达观点更具说服性。但在写作中运用过多的同类素材,也容易导致读者审美疲劳,反而不利于提升作文效果。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积累作文素材的过程中,不仅应当重视提升学生作文素材的丰富性,还应当提升素材的广泛性与多元性。

为实现这一点,教师首先应当推动学生广泛开展课外阅读,并通过素材记录本等方式,将书籍中具有价值的素材第一时间记录下来,不断积累、不断复习,直至在写作中能够得心应手地应用。教师可通过定期抽查素材记录本的方式督促学生完成这项任务。同时教师也可通过定期开展读书交流会、在黑板报中设置作文素材分享板块等方式,培养学生不断积累素材的意识与能力[1];其次,对于素材的运用,教师可在作文教学中,专门就不同的作文题目,为学生展开素材应用上的分析。例如对于写景状物类的作文,可引用名人的诗句,让文章更加雅致、更具意境;对于议论文或者演讲稿类的作文,可引用名人事例,提升文章说服性。例如对于写“成长需要挫折”这一题目的作文,就可引用贝多芬双耳失聪却创作了闻名于世的音乐作品、李清照遭受丧夫之痛却创作出无数为后人所称颂的词等名人事例,让文章内容详实、有理有据。


  1. 倡导学生开展范文阅读,仔细揣摩名家的写作技巧

范文作为语文教学中的模范文章,也常被用于作为指导学生写作的模板。学生可在阅读范文的过程中,感受作者谋篇布局、遣词造句的技巧,体会文学大家的别样风采,这对于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而言十分有利。因此,教师应当重视在课文教学后不失时机地为学生布置写作任务,同时也应当重视在写作教学前为学生安排一两篇范文供借鉴,以此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

例如在教学《中国石拱桥》、《苏州园林》等课文后,教师就可为学生布置描写身边熟悉的一样建筑物的作文,在借鉴课文中作者的描写技巧的基础上,写出结构严谨、表达流畅、内容详实的作文。例如《中国石拱桥》这篇文章中作者为了提升语言的严谨性,采用了列出具体数据的方法,教师就可引导学生通过查找资料,找到自己想写的建筑物的关键信息并加入作文之中;再例如在教学“学写游记”这一主题的作文时,教师除了让学生反复揣摩课本中的文章《壶口瀑布》、《在长江源头格拉丹东》等外,还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些课外的游记范文,如林语堂的《春日游杭州》、朱自清的《白马湖》等等,让学生广泛学习名家写作技巧,写出更高质量的作文。


三、培养学生列提纲的习惯,提升作文谋篇布局严谨性

提纲是指一种具有概述性的叙述纲目,它不展现文章的全部内容,只展现文章的主要内容,显现文章谋篇布局的特点[2]。教师应当重视培养学生写作之前列提纲的习惯,让学生的谋篇布局更加严谨,避免学生在写作中出现思维混乱的情况,提升学生的写作效率。

例如,在教学《大自然的语言》这篇文章时,教师就可带领学生共同分析文章的逻辑框架、写作结构、运用手法以及表达思想,以此培养学生列提纲的能力。教师可先将题目“大自然的语言”写在黑板中央,再列出中心内容,即介绍“大自然的语言”----物候,再依次分析作者的行文逻辑,即前三自然段通过描写自然景象引出物候学、第四、第五自然段则通过举例方式,写物候学在农业中的反映、第六、七、八、九、十段说明了影响物候的因素、第十一、十二自然段总结物候学的意义,倡导对物候学的进一步研究等等。在罗列文章的行文结构后,教师可再将文章的说理方法,例如举例子、作比较、列数字、引用等列在相应的位置,对提纲进行补充,以此培养学生对提纲这一写作辅助方式的掌握。之后,教师可要求学生在写作前,模仿教师的如上示范,列出完整的提纲,培养学生整理写作思路的能力,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


结语

综上所述,对于初中语文作文的教学,教师应当从引导学生积累作文素材、倡导学生开展范文阅读、培养学生列提纲的习惯等多个角度入手,提升学生的写作效率与写作质量。此外,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还应当加强经验积累,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不断探究更符合学生特点、更有助于为学生所接受的作文教学方法,在提升学生写作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春竹.初中作文教学的困境与对策研究[J].新课程,2021(14):51.

[2]刘华. 新课程理念下初中语文作文教学创新策略探究[A]. 廊坊市应用经济学会.对接京津——公共组织 基础教育论文集[C].廊坊市应用经济学会:廊坊市应用经济学会,2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