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季常见病害发生规律及其防治

/ 2

月季常见病害发生规律及其防治

刘波 吕明深

淄博市鲁山林场 , 山东 淄博 255205

月季(Rosa chinensis J.)属蔷薇目蔷薇科,为常绿、半常绿低矮灌木。品种繁多,世界上已有近万种,中国也有千种以上。能四季开花,花多呈红色或粉色,偶有白色和黄色。其现代月季花型多样,有单瓣和重瓣,还有高心卷边等优美花型。其色彩艳丽、丰富,不仅有红、粉、黄、白等单色,还有混色、银边等品种。多数月季品种具有芳香气味。

月季在园林绿化中具有不可或缺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一、月季花期长,花成大型,由内向外,呈发散型,有浓郁香气,观赏性强,可广泛用于园艺栽培和切花。二、月季的适应性强,能耐寒、抗旱,还具有攀援生长的特性,因此不论地栽、盆栽均可,适用于美化庭院、装点园林、布置花坛、配植花篱、花架。三、月季栽培容易,对生长所需的气候、土壤环境要求不严格,可作切花,用于做花束和各种花篮。除此之外,月季还有良好的降噪作用及一定的药用价值,然而病害的发生严重影响月季的正常生长以及生理代谢,进而影响月季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因此掌握月季常见病害的发生规律并采取一定的科学手段进行防治是非常重要的。

1.常见病害主要特征及发生规律

1.1黑斑病

黑斑病由蔷薇双壳菌(Diplocarpon rosae)所引致,是月季最常见,最经典的病害之一,对月季没有致命性影响。其症状主要表现为发病初期叶表面出现红褐色至紫褐色小点,逐渐扩大成圆形或不定形的暗黑色病斑,病斑周围常有黄色晕圈,边缘呈放射状、病斑直径约3-15 mm。后期病斑上散生黑色小粒点,即病菌的分生孢子盘。严重时植株下部叶片枯黄,早期落叶,致个别枝条枯死。但此种病害即使出现了叶片落尽这类最严重的情况,也只是影响了植株的阶段性生长和开花,不会持续影响月季整个月季生理生长过程,因此月季能在短期内恢复抽枝和开花。

月季多在翌年5月中下旬开始被黑斑侵染发病,7-9月为发病盛期。分生孢子借风、雨或昆虫传播、扩大再侵染。雨水是此种病害流行的主要条件,降雨早而多的年份,会使得发病早而重。低洼积水处,通风不良,光照不足,肥水不当等条件也增加发病概率。

1.2白粉病

白粉病是月季第二大经典病害,发生频率仅次于黑斑,但杀伤性远比黑斑严重。其病原为蔷薇单丝壳菌(Sphaerotheca pannosa,菌丝体在月季表面发育,菌丝在感病植株的休眠芽内越冬,次年春天芽一展开便布满白粉,这些分生孢子被风传播到幼嫩组织上,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萌发,并通过角质层和表皮细胞壁进入表皮细胞进行危害。病原为真菌类,发病后无臭味,白粉是其明显病征。其主要危害月季的叶片、嫩梢、花蕾及花梗等部位。月季嫩叶染病后,叶片皱缩、卷曲呈畸形,有时变成紫红色,老叶染病后,叶面出现近圆形,水渍状褪绿的黄斑,与健康组织无明显界限,叶背病斑处有白色状物,严重受害时,叶片枯萎脱落。嫩梢及花梗受害部位略膨大,其顶部向地面弯曲。花蕾受侵染后不能开放,或花姿畸形。

白粉病一般在温暖、干燥或潮湿的环境易发病,降雨则不利于病害发生。施氮肥过多,土壤缺少钙或钾肥时易发该病,植株过密,通风透光不良,发病严重。温度变化剧烈,花盆土壤过干等,使寄主细胞膨压降低,都将减弱植物的抗病能力,而有利于病害的发生。

1.3黑腐病

月季黑腐病由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引起,此病害不常发,但是发病后治疗不容易,稍有不慎就损失枝条甚至整株报废。此病主要危害叶片,病斑从下部叶片逐渐扩展至上部叶片。叶片表面有部分黄变,其背面出现灰白色轮廓不分明的病斑,密生灰白色霉层。不久之后,叶表面也生成霉层,最后,叶片卷曲干枯,导致坐果不良,果实生长不良,早期着色。 温室、大棚栽培时常发病。在拱棚栽培中,主要发生在覆盖过程中,但湿度大时,去掉塑料薄膜之后也仍继续蔓延。叶霉病菌除了附着在温室、大棚、小拱棚等的玻璃、塑料薄膜、支架、支柱等表面生存之外,也残留在病叶上形成传染源。此外,亦可经种子传染。病斑上生成的分生孢子被风吹至叶片上,萌发出芽管后其菌丝从气孔处侵入,约2周后发病,在叶背面生成众多的分生孢子。这些分生孢子被风吹散,逐渐蔓延。

夏季气温超过30℃,植株就会生长缓慢,进入半休眠状态。如果经常下雨,或浇水太多,植株叶片又比较稠密,在高温高湿,通风不良的环境中,月季就很容易滋生细菌,引发黑腐病。盆土积水、板结,高温天气、通风不良、光照不足等引起细菌滋生,盆栽月季就会感染黑腐病。

2.主要病害防治方法

2.1黑斑病

(1)选用优良抗病品种。

(2)秋后清除枯枝、落叶,及时烧毁。

(3)黑斑病可以通过药物进行预防,但是没办法杜绝。预防时通常用波尔多液或者代森锰锌之类药剂,在春季三月开始,每隔7天喷施一次,连续用药3次。但是这种预防只能让月季在2个月左右不出现黑斑病,之后仍然可能出现黑斑。

(4)发现植株出现感染时首先摘除病叶,然后喷施多菌灵、苯醚甲环唑等药剂。各种药剂要轮流使用,7天一次,间隔最长不超过10天,连续喷施2次,严重时3次。

2.2白粉病

(1)早春发芽前喷波美3-4石硫合剂,可消灭在芽鳞内的越冬病菌。春季生长期交替使用500~800倍的代森锰锌、百菌清、多菌灵、托布津各一次(波尔多液、石硫合剂也可),发病期可喷70%甲基托布津1000-1500倍液,或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国光三唑酮、国光英纳等均有良好的防治效果。

(2)加强栽培管理,注意土壤湿及时浇水。合理施肥,氮肥不宜过多,应适当增施钾、钙肥,以增强植株长势,保持健壮的植株。

(3)适时修剪整形,保持田间通风透光,降低田间湿度,深翻地灭茬,促使病残体分解发病期,及时清除病株残体,病果、病叶、病枝等。

2.3黑腐病

(1)夏季一般情况下1-2天浇一次水,最好选在早晨和傍晚进行浇水。土壤干透浇水,不干不浇,防止因浇水太多造成植株根系腐烂。

(2)养殖月季在春、秋、冬季,要把花盆放在阳光下接受直射光照,夏季把盆栽放在室内有散射光照的地方养护,充足的阳光防止植株滋生细菌引发黑腐病。

(3)月季在冬季落叶之后和春季发芽之前适合重剪,把残枝枯叶都剪掉,有利于来年生长的更旺盛。每次花谢之后,要剪去残花枯叶和密闭的枝条,改善月季的通风条件。

(4)夏季雨水较多,月季最好不要放在室外露天养殖,宜放在室内阳台上或者室外的花棚内养护,避免淋雨。

3.总结

对于月季常见病害处理的原则应按照“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牢固树立“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的理念。目前,我国花卉病虫害防控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其发展很不平衡,综合防控技术的普及率和到位率还不是太高,对病害的防治在很大程度上单纯依赖于化学药剂。为确保人们的消费安全和自然环境的安全,适应现代花卉产业可持续发展,在防治月季主要病害的过程中需坚持“以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治理原则,采取综合、安全的防控措施。同时可对月季的品种进行不断的改良和选育,使其具有更强的抗逆性,来进一步提高其生存能力,从而达到维护甚至其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药用价值的目的。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