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化合成部队进攻战斗近距空中支援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1-01
/ 2

现代化合成部队进攻战斗近距空中支援研究

李昕阳 侯满义

空军航空大学 吉林省长春市 130117

摘要:在联合作战背景下,现代化合成部队进攻战斗近距空中支援能力一直是部队战斗力生成的重要影响因素,同时,在不同的历史背景下,又赋予了近距空中支援战法不同的时代意义。本文基于新时代强军兴军的基本要求,通过对当前现代化合成部队进攻战斗近距空中支援展开研究,提高现代化合成部队进攻战斗作战效能。

关键字:现代化合成部队;近距空中支援;联合作战

1.绪论

现代化合成部队作战中的近距空中支援,是航空兵在支援地面部队作战时,对距离己方部队较近、直接影响己方部队当前行动的目标实施空中突击,以火力摧毁、压制、破坏、牵制、瘫痪或迟滞敌方部队,支援配合己方部队的联合作战行动。近距空中支援是现代化战场上陆空联合作战的基本战术,是以空制陆的基本方式,是合力制敌的有效途径,因此现代化合成部队作战中的近距空中支援方法研究对提升部队作战能力和打赢未来战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现代化合成部队进攻战斗近距空中支援的必要性分析

2.1提高态势感知能力

获得和保持对作战空间准确而及时的态势感知,就能获得精确的目标信息,近距离空中支援就能有效实施,和地面火力支援的整合就不会存在太多问题。因此,近距空中支援要靠侦察监视系统来提供情报支撑,并需要无人机、预警机、电子察飞机、攻击机、地面监视系统等发挥作用。无人机配备合成孔径雷达和光成像雷达,主要用于监视打击效果,搜集战场目标;预警机配备动目标显示雷达和合成孔径雷达,主要用于协调战场空域,通过时间、高度、水平三个维度来整合空地火力,消除冲突;电子侦察飞机和攻击机配备多功能机载雷达,主要用于空中侦察,以验证、扩充和完善战场态势和目标信息,必要时辅助瞄准打击;地面监视系统是情报支援力量部署的机动雷达,主要用于全天候目标探测。由此可知,高度依赖各型雷达为近距离空中支援提供情报保障,作战中,一旦受到雷达干扰,将会导致其战场态势感知能力下降,严重制约近距离空中支援的可用性,使得战场态势混乱。

2.2强健通信指挥网络

近距离空中支援需要通过有效的通信实施严格的控制。有效通信,有效协调,才能有效攻击。执行近距空中支援任务时,空地控制员通信频繁,需要进行多方协调。具体来看,地面的联合终端攻击控制员对通信网进行空地初步协调;接入指挥网获取指挥官授予的空中支援投弹权;接入火力支援网启用或撤销空域协调区,通报目标标示方法并和地面火力进行协调;接入作战与情报网获取战场空间信息,协助实施终端攻击控制;接入战术空中引导网引导并控制攻击机进行近距离空中支援。除此之外,攻击机上的前进空中控制员还要通过飞行报告、空中控制网、警戒网、支援中队内部网保持相互通信,完成战况跟踪、目标确定、空域冲突协调地空行动同步、武器投放授权、战术风险评估、控制定位。由此可知,任务专一、分工细致、体制复杂的近距离空中支援通信网为通信干扰提供了目标,作战中一旦阻塞其通信,就会导致联合端攻击控制员和前进空中控制员之间的一种或多种通信中断,能够有效遏制近距离空中支援的时效性。

2.3丰富打击对方手段

一般激光、红外光、可见光、曳光弹道和烟雾可用于目标指示。为获得最佳支援效果,联合终端攻击控制员通常会自行或指导地面部队对目标进行指示。具体来看,联合端攻击控制员装备有激光测距仪和指示器、红外频闪灯、发烟手雷、烟幕榴弹发射器、反光镜管装备,可根据地形、天候、敌我位置、空中支援持续时间和终端控制方式等情况选用可靠的方法指示目标;地面部队也可通过直瞄火力或间接火力采取烟幕、炸点闪光、激光照射、曳光弹道的方式辅助联合终端攻击控制员对目标进行指示。尽管其指示目标的方法多样,但无论何种目标指示法都要以联合终端攻击控制员或前进空中控制员目力可视等能接收到目标信息为前提,作战中一旦受到光电干扰,导致其目标指示不良将大大削弱近距离空中支援的精确性,使其前进空中控制员无法辨识或无法感知目标。

3.现代化合成部队进攻战斗近距空中支援的重要环节

3.1规划与指挥

全面、连续清晰的行动规划能够在一次有效的近距空中支援行动中起到决定性作用,并能更快的将空中支援细致地融入到地面作战中去。

近距空中支援在明确的指挥下,能够明确分析战斗行动支援需求、申请支援、对相互竞争的支援需求进行优先排序、为各部队分配任务以及将近距空中支援力量派往目标区域,同时还可提供预警更新信息,强化战斗识别流程等。相应的,近距空中支援的指挥与控制,需要在机组、空中控制部门、联合终端攻击控制员或机载前沿空中控制员、地面部队、受援部队指挥官和火力支援机构等诸部门间,建立起可靠、可互操作的通信信道。对于遂行近距空中支援任务的战机,合适的行动规划和构建起可靠的指挥与控制构架,对于完成空地行动的整合极为必要。通过平衡地运用机动与运动控制、空域协调措施和火力支援协调措施,在支援地面部队时,可促进指挥官高效且及时地运用近距空中支援中的各类联合军种资源。

3.2目标识别和行动组织

目标标识提供及时和准确的目标识别,能够提高近距空中支援行动的效能。目标标识构建态势感知、明确具体的支援打击行动的目标序列,减少方火力误射和附带毁伤的可能性,并促进终端攻击控制在组织近距空中支援的指挥官预见到实施近距空中支援时的标识目标能力存在缺陷时,指挥官应在支援规划阶段申请获得这类能力。

行动组织能够响应迅捷的火力支援,使指挥官能够应对快速变化的战场,得以充分利用稍纵即逝的战机。由于现代战场具有极端的动态性,近距空中支援流程也应足够灵活,能够迅速变更打击目标、战术和调整使用合适的武器弹药。支援申请方通常在判断明确火力支援需求时处于最有利的位置,就像其他所有火力支援方式一样,近距空中支援必须能响应迅捷,才能发挥其效益。

3.3引导打击

引导打击是特种作战的一种作战样式,是实现特殊条件下精确打击的一种作战手段,其目的是为了在敌战区精确引导制导武器对正确的目标实施有效打击。引导打击行动承担的是打击持续时间短和其他小规模的进攻性行动,由特种作战能力的力量在敌战区、外交、政治敏感环境中进行夺取、破坏、俘获、损毁指定的目标。手段是进攻方派遣特种作战人员秘密渗透到敌后目标区域,抵近目标,对目标的属性、位置、威胁、薄弱环节等关键信息实施近距离侦察,并将这些关键信息发回指挥机构,协助引导导弹部队、炮兵部队、空降作战部队等火力实施有效的精确打击。

4.小结

本章从联合作战时代背景入手,首先分析了现代化合成部队进攻战斗近距空中支援的必要性,提出了陆军部队作战指挥能力生成路径,并结合现代化合成部队进攻战斗近距空中支援战法阐述了包括前期组织到后期实施过程的重要环节,具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马英.预警指挥机在近距空中支援中的作用研究[J].现代防御技术,2020,48(05):50-58+85.

[2]黄长升.对新体制下合成营建设的调查与思考[J].政工学刊,2020(10):18-19.

[3]董文洪,高宇,王磊,韩玉龙.近距空中支援首攻概率研究[J/OL].1-6[2020-10-31].

[4]朱学耕,潘亮,刘家路.基于灰色层次分析法的重型合成营城市进攻作战效能评估[J].兵工自动化,2020,39(07):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