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护理风险的原因及护理风险管理的实践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1-02
/ 2

急诊护理风险的原因及护理风险管理的实践分析

赵华明

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六〇医院 , 山东省 济南市 250000

摘要:目的:该文章主要针对急诊护理风险工作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其原因以及风险管理的具体实践。方法:为了保证实验研究的科学合理,选择了在我院接受治疗的200名急诊患者作为本实验的研究对象,分别对护理风险管理实施前后的相关指标进行分析和对比,主要包括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等。结果:急诊患者在实施护理风险管理之后,相应的满意度以及质量评分有了明显的提升,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得到了降低(p<0.05)。结论:在对急诊患者开展护理工作时,针对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相应的原因分析,并且采取科学合理的管理,能够有效的改善护理质量纠纷以及护理满意度,并且能够使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得到降低,护理风险管理除了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急诊科室;护理工作;风险;管理;分析

引言

急诊患者的病情一般情况下都是比较严重的,并且具有比较快的恶化速度,如果不能够及时的采取救助措施,那么很有可能死亡。急诊室的医护人员会面临着比较高强度的工作,并且相应的风险也是比较高的,需要具备一定的工作效率,在大量的工作量中很可能会出现失误或者是疏漏,病人的病情在发展过程中具备难以预见性。在对危重症患者进行抢救时,急诊科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属于医院的绿色生命通道。急诊科的患者病情都是比较严重的,在具体工作过程中会面临着比较繁重的工作量以及比较高的风险,患者及其家属在情绪方面往往具有很大的波动,这会导致护理风险的出现,医患之间的关系也很难缓和。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为了对其生命安全进行保障,并且使医院具有良好的社会形象,需要开展科学合理的护理风险管理工作。该文章对200名在我院急诊室接受治疗的患者,开展了下列的实验研究。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实验研究在开展之前,为了保证具备科学合理性,选择了在我院接受治疗的200名急诊科患者作为本实验的研究对象,对这些急诊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了分析和统计,主要包括年龄性别以及患病时间等,这些一般资料不具有统计学意义。除此之外,还制定了相应的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确保参与本次实验研究的急诊科患者都符合相应的标准和规定。

1.2方法

急诊护理风险管理工作在实施过程中,要考虑到下列内容:①建立科学完善的风险管理制度,在制定风险管理措施时,需要考虑到科室的特点。患者及其家属需要针对护理操作的具体方法,以及在此过程中存在的风险进行了解,此时可以通过告知程序的建立,来告知患者相应的操作方法及其风险。除此之外要做好病房与手术室之间的交接工作,对于可能出现的意外事件要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保证护理工作在开展过程中具备规范化和程序化。②护理人员要具备一定的风险意识以及相应的急救技术。在面临风险事故时,护理人员能够及时的进行抢救。护理人员在具体操作过程中要做到团队合作以及分工明确。护理人员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可能会遇到技术方面的问题,此时要有风险管理值班组,来对相关问题进行处理,并且要保证文书的写作规范。在工作过程中会面临相应的难题,为了很好的进行解决,要定期的进行交流和沟通。在进行临床操作时,护理人员要具备相应的预防和处理知识,针对医疗事故的处理,护理人员要具备相应的法律知识。③重视对抢救设备以及药品进行相应的管理。确保急诊工作在进行过程中具有畅通的绿色通道,重视检查药品和仪器做好相应的补充登记。抢救药品以及设备要定期的进行维护,不能够在关键时候出现无法使用的现象。④要建立科学完善的护患关系。护理人员在患者出现紧张或者是焦虑的情绪时,要及时的进行安抚。

1.3观察指标

沟通问题以及护理缺陷等都属于不良事件。在对满意度进行调查时,医院自制了相应的调查问卷,然后以分数的形式表现满意度。消毒隔离质量以及基础护理水平等都属于护理质量,可以通过分数的形式来判断具体的护理质量水平。

1.4统计学分析

上述工作在完成之后,需要对所得到的数据进行科学合理的统计和处理,在此过程中要使用专业的软件,与此同时要有科学合理的数值进行表示和检验。

2结果

表1是对两组患者在护理工作中的满意度以及不良事件等情况的具体比较和分析详细的数据可以参见表1(p<0.05)。

表1满意度、质量评分、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

组别

例数

护理满意度

护理质量评分

不良事件发生率(n(%))

观察组

100

97.6±2.4

95.2±3.7

3(3)

对照组

100

93.2±2.6

79.5±4.1

12(12)

P


0.000

0.000

0.157

3讨论

急诊科每天所面临的任务量是非常大的,工作内容也比较多,大多数患者的病情都是比较严重的,在具体治疗过程中,需要在短时间内对病情状况进行分析和整治在此过程中,要有科学合理的救治和护理措施,如果在某一个环节出现了失误,那么会对患者的生命安全产生很大的威胁,由此可以看出对急诊护理工作进行科学合理的优化是至关重要的。急诊护理工作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具备一定的风险性,护理人员在专业能力以及职业素养方面都面临着很高的要求。传统的急诊护理工作,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存在着相应的问题,风险事件的发生率会有所提升,导致患者及其家属不满意而出现较高的投诉率,这不仅会对医院的形象造成影响,还会对患者的生命安全产生威胁。在此背景下,我院针对护理风险管理措施的制定和应用,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和探讨,这对风险事件的发生率起到了降低的作用。急诊科之所以会出现护理风险,是受到了有关因素的影响:首先是急诊工作的特点会产生一定的影响。急诊科的患者一般情况下病情都是比较严重的,发展的速度也比较快,具有不可预见性。在对急诊科患者进行抢救和治疗时,患者及其家属往往会面临着不良的情绪,医护人员也会面临着比较高的专业技术要求,患者及其家属会对临床抢救工作抱有很大的希望,在此过程中,如果不能够有效的对患者的疑惑进行解除或者是消除,那么就很可能会出现纠纷事件。其次是管理方面。急诊科患者会面临着很大的工作量,在具体操作过程中要谨慎细心。在开展临床抢救工作时,要落实好相关的管理制度,科学合理的对护理工作进行分配,及时的发现其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否则会对整体的抢救工作产生一定的影响。

结束语

总而言之,急诊科室在对患者开展治疗护理工作时,要采取科学合理的风险管理措施,这样才能够保证抢救工作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科学合理的护理风险管理措施,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和应用。参考文献:

[1]武继莲.急诊护理风险的原因及护理风险管理的实践与成效[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7,2(31):155-156.DOI:10.3969/j.issn.2096-2479.2017.31.122.

[2]白燕玲.探讨急诊护理风险的原因及护理风险管理的实践与成效[J].母婴世界,2020(26):224.

[3]王佳.急诊护理风险的原因及护理风险管理的实践与成效[J].东方药膳,2020(4):224.

[4]许岗,李欢欢.急诊护理风险的原因及护理风险管理的实践与效果[J].大家健康(下旬版),2017,11(8):232.

[5]董笑一,王素玉.浅谈急诊护理风险的原因及护理风险管理的实践与成效[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20,20(94):345-346.DOI:10.3969/j.issn.1671-3141.2020.94.156.

[6]乌日罕,李博,娜仁高娃.急诊护理风险的原因及护理风险管理的实践与成效[J].中国保健营养,2016(2):188-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