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1-02
/ 2

微信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隋世莹  徐月影  李靖

山东英才学院 山东济南 250104


摘要:随着微信与智能手机的普及和应用,发展更为先进的幼儿教育理念以及教学方法成为当前幼儿园教育的主要研究方向。当前幼儿教师致力于结合线上、线下开展与幼儿相关的教学活动,与幼儿家长共同肩负起培育幼儿的教学重任,从而引发一系列的探讨和研究。

关键词:微信;幼儿教育;应用;

引言

借助微信相关功能搭建的平台在幼儿教学实践中起到了积极作用。随着微信时代的悄然来临,促进了人们生活方式的转变,通过微信,家长可以在老师的帮助下实时了解幼儿在园动态,实现家校互通,推动幼儿园与家庭,孩子与父母,老师与孩子这三层关系的升华。借助互联网+的大潮,把微信教育注入到幼儿园中,可以让孩子们的明天更加美好。

一、微信在家园共育中的传播优势

  1. 家长受众基数大

幼儿教育离不开家长的参与和协助,尤其是对于当前我国幼儿教育的实际情况来说,大部分幼儿教育工作都是由整个家庭所承担。因此,幼儿的所有长辈都有可能加入幼儿的教学过程中。幼儿教师此时便可以通过微信添加好友,进一步加强自身与幼儿亲属的联系,从而强化自己对于幼儿情况的了解和认知,进一步帮助幼儿成长。由于幼儿的家长群体众多,基于微信端口,其帮助教师可以实现统一的信息传输以及相应的内容告知,一方面有助于幼儿家长随时随地掌握幼儿的情况,另一方面帮助幼儿更为科学地成长。

  1. 家长互通育儿经验心得

在长期的观察以及后期通过调查问卷和实地走访发现,通过微信公众平台,家长们可以进行关于育儿经验的深入探讨,无形中加速了教育进程。比如笔者幼儿园有一位小朋友特别喜欢英语,小小年纪已经能够熟记很多单词,但是在同龄人中很多小朋友几乎不懂英语,他还经常在微信群里发他读英语的视频,这就导致很多家长向老师提问这个小朋友是如何学习英语的,老师借花献佛,请到了这位学生的家长进行了相关育儿经验的交流,引得家长纷纷根据自己孩子的状况参与讨论,各抒己见,达到了共同学习的目的。而且这种讨论还有一个好处是对于那些生病没能上课的小朋友,他们可以在智能手机上通过看视频,听语音的方法也达到了共享学习经验的目的,加强了学生之间的团结。

  1. 家长可以协助信息的有效传递

教师利用微信端可以实现对幼儿信息的有效传输。例如,教师可以构建与幼儿相关的家长信息群,将幼儿的信息第一时间传递到微信上,同时形成统一的信息接收群体,确保幼儿信息的准确传达,实现更为高效的工作效率。另外,当家长群体中的某一位没有有效关注到相关信息时,其他家长可以进一步提醒和联系该家长,发挥微信的作用。

  1. 进幼儿思维全面发展

利用微信加强家校互通,老师能够及时针对部分兴趣爱好突出,表现与众不同的幼儿同家长做好沟通,共同制定有针对性的教育教学计划,在尊重幼儿发展个性的前提下因材施教,既能让孩子进行基础教育,也可以发挥每个孩子的优点。

  1. 分享幼儿实时动态

这个功能也得到了广大家长的大力支持,现在中国虽然逐渐放开二胎政策,但是学校周边的环境还是非常重要,特别是对于这些幼儿园的小朋友,如果看护不当,很容易被不怀好意的人危害。所以,搭建的微信公众平台加入了小朋友的实时动态与位置共享功能,能够实时分享位置信息,照片信息与动态信息,给家长和爷爷奶奶们吃了定心丸。还可以利用公众号、美篇等自媒体平台进行活动回顾或者通知发布,在速度和覆盖广度上达到幼儿园的要求。

二、微信在家园共育中的有效应用

  1. 基于微信公众平台建立沟通渠道

在推动家园共育的过程中,教师应当起到主导作用,不仅要通过教育和引导帮助家长提高家庭教育的能力,同时也要基于微信公众平台建立沟通渠道,及时收集家长的信息反馈。因此,微信公众平台应当增加家园共育的模块,借助线上的互动和交流,了解家长存在的疑问以及家长所关心的问题,确保幼儿园与家长能够处于平等的位置,充分借鉴家长的意见。在信息反馈的过程中,家长可以将育儿问题方面的困惑作出反馈,在幼儿园寻求帮助既可以解决自身存在的问题,同时也能够为其他家长开展教育活动提供经验。此外,为了直观地收集家长的意见,幼儿园还可以借助微信公众平台发起投票活动,在园所建设以及幼儿管理政策方面收集家长的意见,为幼儿园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保障。

  1. 构建微信讲堂,强化家园教学的必要性

微信讲堂是一种借助微信群,让经验丰富的相关教师,以语音或者视频的形式向幼儿家长传授幼儿教学方式的课堂。微信讲堂涉及幼儿的餐饮、活动、时间管理、阅读推荐、玩具选择等一系列的内容,以不同的角度和科学的教育模式,帮助家长深入了解幼儿,从而参与幼儿教育的相关工作。由于幼儿的时间大部分都是在家中度过,因此家长对于幼儿的教育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性和影响性。幼儿教师构建微信讲堂时,可以针对幼儿开展一对一的教学模式,将幼儿在家中的碎片化时间进一步整合,同时结合幼儿的实际情况,开展多元化的教学,最后幼儿在家长的督导下,与他们共同参与幼儿的家园共育。例如,教师可以向家长讲述幼儿的日常餐饮调配,以此满足幼儿的日常营养需求。同时,教师对可以基于对幼儿的了解,有效解决幼儿挑食、厌食的问题,进而实现幼儿的健康成长。而教师也要在微信讲堂中提醒幼儿家长严格控制幼儿的日常饮食,改变幼儿的不良饮食习惯,严格按照幼儿教师的要求和规范进行有营养的饮食搭配,进而实现幼儿的健康成长。另外,除了饮食问题,教师也可利用微信课堂进一步阐述我们在幼儿的日常活动中需要扮演的角色。教师可以通过微信讲堂,开展拉近幼儿和家长距离的相关活动,如增设亲子手工制作环节,让家长和幼儿一同参与手工制作,从而提升幼儿的动手能力、思考能力、想象能力。家长在与幼儿一起开展相关活动时,可以帮助幼儿进一步释放其想象力和创造力,进而激发幼儿相关潜力。开展家庭亲子活动是幼儿园教学内容延伸的重要形式,可以持续为构建幼儿健康的心理环境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

  1. 借助微信公众平台组织家园共育活动

开展多样化的家园共育活动能够将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紧密融合在一起,在借助微信公众平台开展家园共育的过程中,教师应当基于幼儿成长状况,选择适合的家园共育活动形式,让家长能够真正参与到幼儿园建设以及幼儿教育中,应当具备较强的活动组织和协调能力,一方面要设法借助趣味性的活动形式,激发家长的参与热情,另一方面也要考虑到家园共育活动对幼儿成长的积极作用。举个例子,在开展“变废为宝”的教育活动时,教师可以要求家长利用闲暇之余与幼儿共同制作一件手工艺品。手工艺品的原料来自现实生活中的废弃物品,如纸筒奶粉罐等。在完成作品后,家长可以利用微信公众平台上传作品的相关图片和简介,并通过组织投票的形式评选出优胜奖。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家园共育活动实效性更强,家长能够在微信公众平台中展示亲子互动的成果,进而发挥家庭教育在幼儿教育中的作用。

结束语

综上所述,利用微信实现家园共育,幼儿教师和幼儿家长要强化良性互动,坚持更具有趣味性和丰富性的教学理念。教师要帮助幼儿家长改变自身的错误和片面认知,创设真正意义上的家园共育环境,以同步教学、线上教学、家园教学的新模式,保持现代化幼儿教育的最佳状态,从而为幼儿的成长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付兰淇.微信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研究[J].当代家庭教育,2021(21):55-56.

[2]苏振华.微信在幼儿园家园共育中的应用实践研究[J].天津教育,2021(20):53-55.

[3]樊刘宝.微信公众平台在幼儿园管理中的运用[J].家长,2021(13):145-146.

[4]杨芳.探究如何通过微信促进幼儿园家园合作[J].新智慧,2020(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