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题材油画的创作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1-10
/ 3

都市题材油画的创作研究

张鸿翔

四川长江职业学院

摘要:近年来,国内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让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变,在这一过程之中,工业文明实现了对传统农业文明的替代。在国内的城市之中,外来人口迁入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都市生存问题,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变得疏离且遥远,主体的人格也表现出孤独化倾向,对于物质生活十分看重,个人本位主义思想盛行。从美术创作领域的发展情况来看,创作者亦十分注重凸显自身的自我意识,由此使得在油画领域,创作者加强了对内心情感和精神的呈现。将都市生活作为创作题材的油画作品,正是对工业化带来社会巨变过程之中社会公众心理与精神变化所给予的人文关怀。

关键词:都市题材油画;色彩;造型语言;情感创作



在城市化的发展进程之中,都市油画随之问世和兴起。在人类完成第一次工业革之命后,社会成员开始出现了大规模的聚集与流动,在这一过程之中,时间观念、价值观念等均发生了不同以往的变化。在人口大规模迁徙的过程之中,城市逐渐兴起,由此推动了都市文化的发展。

一、都市油画创作的背景

都市油画的产生有其必然的社会历史背景。

第一,海量的西方艺术思潮涌入中国且影响着艺术家的创作思维。第二,20世纪90年代以来,城市化进程速度不断加快,消费文化也开始盛行,为文化繁荣提供了可能性。第三,由于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发展,农业机械化的大力普及,大量的农民进城参与城市建设,大大提升了城市的发展程度。与此同时,所带来的人口压力也是不容忽视的,交通堵塞、就业压力大等,些新景象激发出当代艺术家对现实的思考,对身边事物具有强烈的表现欲望。都市题材的油画作品所表达的内容多为呈现现代都市在工业化发展进程之中人的生活与精神状态,其创造着眼点聚焦于对现实社会问题的描述,实现了对都市文化当中所显现出的彷徨、冷漠、矛盾、复杂乃至荒诞等人性和心理变化的反思与批判,彰显出创作者对于现代都市化发展进程当中所暴露出的异化等问题的担忧。

众所周知,国内都市题材油画自上世纪九十年代起步发展,在这一时代,油画创作者的个体体验和主体意识获得了极大的解放,由此让其获得了更多的艺术学习和交流契机,其能够按照自身的喜好自主遴选油画艺术创作题材和表现形式,同时亦摸索着进行了诸多实验性创作。可以说,改革开放的大幕让油画创作者的视野得到了极大的拓宽,从而推动了国内现代油画艺术的突飞猛进,由此促成了不同油画创作表现风格的问世:古典和现代并存、抽象和具象共生,现代与后现代、融汇中西等,在这种繁荣的局面之下,实则体现出油画创作者主体意识的充分觉醒,越来越多的油画创作者在创作过程之中开始注重对内心真实情感的表达。

二、都市油画的视觉创作

在都市题材的油画创作中,视觉创作非常关键。画家在色彩创作和造型语言方面都非常有特色。

(一)色彩创作

当代油画创作中的色彩创作主要包括主观色彩的运用、灰色调的运用、单纯色的运用。

1、主观色彩的运用。

因为消费文化所带来的影响,在都市油画创作过程之中,创作者的主观色彩得以放大,多数都市油画创作者习惯于借助红色这一色彩实现对暴力或者性感的表达,借助蓝色这一色彩实现对沉沦或者迷茫的表达。可以说,借助对主观色彩的运用,让都市油画色彩语言体系得到了丰富,并且让都市油画创作者能够更好的彰显内心独特的创作情感。

2、灰色调的运用。

通过在都市油画创作中运用灰色调,将达成缓解欣赏者审美疲劳的效用,之所以灰色调得到都市油画创作者普遍的重视和运用,主要在于弗洛伊德、叔本华、黑格尔等哲学家思想的影响,油画创作者习惯于借助“灰色风格”表达其哲学思考。从传统的角度来看,国人历来在色彩运用层面强调“素朴玄化”,由此使得相当一部分都市油画家在艺术创作中均会秉承此种理念。

3、单纯色的运用。

现今一个时期,单纯色在都市油画领域得到了广泛运用。产生这一趋势的原因在于,在流行文化的影响与冲击之下,借助对单纯色的运用,能够生动、直白的表现出现代都市民众直率和开放的性格与行为特质。同时,单纯色能够形成较大的视觉冲击力,由此让现代都市民众追求惊险与刺激的诉求获得满足,此外,单纯色亦表现出都市油画创作风格的大众化与世俗化趋势。

(二)造型语言

造型语言对于都市油画的画面来说意义重大,造型语言涵盖诸多要素。从都市油画创作题材当中的造型语言来看,可以将其构成要素归纳为情感要素、形式要素和技巧要素。

1、情感要素。

任何一幅优秀的都市油画作品,其不但是对客观事物的描绘与再现,同时亦是创作者对于内心情感的外部表达。都市的发展,让专精于都市题材的油画创作者获得了独特的情感体验历程,此种情感体验不但来自现实生活层面,亦来自艺术审美层面,都市油画创作者在创作过程之中所表达出的情感并非局限于其个体情感,同时亦是对其所处时代社会公众价值情感的集中表达。

2、形式要素。

作为造型语言当中的关键组成分支之一,通常所谓的“有意味的形式”便是对形式语言的概括。如法国具象绘画艺术家巴尔蒂斯所创作的《街道》这幅作品,在画面构图上依托真实生活场景为内容,遴选街道当中一个角落,展现出市民阶层的日常生活状态,让欣赏者首先感受到形式层面的美感,借助几何构图的形式完成了画面布局,并未采取过多的细节描绘,由此生成了强烈的装饰感,可以说,此种看似极简主义的构图却能够产生无法描述的艺术美感。

3、技巧要素。

这一要素同样是造型语言当中的关键组成分支,其涵盖了构图技巧、色彩运用技巧以及创作技法等内容。以十九世纪法国印象派画家卡米耶·毕莎罗所创作的《蒙马特大街》这幅作品为例,其运用用明亮的色彩、颤动的笔触,俯瞰的视角实现了对巴黎街景的动态捕捉。在构图技巧上运用了焦点透视,从而将蒙马特大街的全景尽收眼底,构图大气磅礴,将蒙马特大街之中人潮汹涌、车水马龙、高楼林立的繁华景象展示的淋漓尽致。

三、都市油画的情感创作

当代都市油画的创作中,多数都存在着体验都市环境、关注普通民众、感受价值取向、赋予人文关怀等情感化的创作。

(一)体验都市环境

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艺术家们也变得对都市中人们的生活与生存更加关心。在都市油画的创作过程中,画家对于自己所生活的都市环境是非常了解、熟知的,其对于都市内形形色色的普罗大众也有着一定的了解。在体验都市环境的过程中,画家对于都市生活的芸芸众生所处的生存环境、社会环境和心理环境都有一定的体验,对于人口压力、住房压力、生态压力、景观问题、交通问题等因素都有着深刻的了解和体验,这就必然会使他们对于环境对人所施加的压迫以及在此压迫下人们的生存状况有着更加独到的见解。所以,油画家们通过画面所传达的实际上更多的是他们对于人与社会、自然之间的关系的思考与摸索。

(二)关注普通民众

在社会同世界持续接轨的过程之中,社会民众的主体意识随之觉醒,这样便推动了文艺创作开始贴近生活,走向大众,作为油画创作者而言,其不再执着于对理想型、典型化人物的艺术呈现,而是将关注的目光转向普罗大众,对现实生活中人性加以剖析,其创作心态亦随之转变,表现为对生活与现实的尊重,而不再刻意去表达哲理与精神,将自身在现实生活场景之中的见闻、最为普通和不起眼的细节作为描绘的对象,借助小事物引出大反思,此种见微知著的创作理念能够带给欣赏者一种强烈的在场感。通过采取此种艺术创作形式,都市油画创作者借助第三者的视角精准的捕捉普通人的某一瞬间,进而通过创作还原,让欣赏者洞悉普通人所表现出的鲜活生命力量,如忻东旺习惯于以农民工为创作对象,借助作品表达农民工的生存与精神状态,展现出其对城市化进程当中农民工这一特殊群体的人文情怀。

(三)感受价值取向

艺术源自生活但亦高于生活,这就要求都市油画创作者不应当满足于对生活场景的简单再现,而是应当借助不同创作路径实现对生活本质的精准呈现,此种精准的呈现有赖于其对生活的深刻洞见与理解。从这个层面可以说,艺术乃是油画创作者内心的理想生活状态。创作者将自身对于现实生活的真实感受融入于自身的都市油画作品创作过程之中,以此来激发欣赏者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不同的都市油画作品表现出创作者对于物象的表达、对于现实的批判和对未来的憧憬,最终借助艺术语言加以演绎。城市景观的变迁将让社会公众的审美、思想与生活状态受到诸多影响和冲击,都市油画创作者以个体化视角审视外部世界,通过将自身体验和情感以及经历在创作过程之中的融入,让作品彰显出个性化的价值取向。

(四)赋予人文关怀

从都市油画作品的创作来说,在创作风格和表现形式层面出现了多样性、个性化趋势。这便昭示了创作者主体意识的充分觉醒,是创作者主体人性的显露。任何个体都有着独特的性格与行为特质,从艺术创作的角度来说,都市油画创作者必须在艺术语言的运用以及创作表现形式方面有着自己的独到之处,为此这样,方才能够借助独特的个性实现对自身精神诉求的个性化表达。基于此种考虑,大多数都市油画创作者不再局限自身的创作题材和创作范畴,而是选择将创作的着眼点聚焦于普罗大众,对普罗大众、芸芸众生的日常生活、内心情感以及生存境遇加以关注,并在创作过程之中倾入极大的热情彰显对普罗大众、芸芸众生厚重的人文关怀。因此,都市油画创作者不再将关注的目光投向重大热点事件以及伟大的英雄人物,也不再强求在作品之中融入自身的艺术观点,而是根据内心真实的情感经历,对现实生活场景之中的人与事加以观察和关注,由自身的视角寻求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以此来实现对普通人的生活与情感的真切表达。

举例来说,闫萍的“母与子”系列优化作品大概有20多幅,主要描绘母与子的二人世界。例如,母子之间的嬉戏、下棋、进食、唱歌等温情的画面,都被闫平的画笔描绘了出来。而从绘画时间和延续性来看,闫萍的这些作品其实是描绘了“母与子”的共同成长过程,是母亲与孩子之间的一个个“亲情瞬间”,把母亲的温情、牵挂、关爱和梦想充分地体现在画面中,极其富有人文关怀。正如她自己在《画论》中所说的: “绘画表达的是我的一种生活状态,它带着我的孤独和梦想,带着许多琐碎的爱恋与牵挂……虽然在我的生命中,母性的东西很丰盈,但丝豪不影响我作为女人的敏感,去认真地感受世界发生的一切,构思着我愿意发生的事情,并把她们变成画。”

四、结语

以上,本文从都市油画创作的背景着手,分析了都市油画的视觉创作以及都市油画的情感创作。都市生活题材在当代油画创作的题材方面有所丰富,开拓了新的创作视角,使当代油画内涵更丰富,画家的创作也有了更多的灵感。在都市生活题材的油画鉴赏过程中,都市油画也为人们带来了触动和共鸣,使当代油画具有了更深刻的灵魂。






参考文献

[1]徐凌帆. 都市题材在中国当代油画创作中的情感表达[D].沈阳师范大学,2018.

[2]宋光辉. 都市题材在中国当代油画创作中的情感体现[D].山东大学,2015.

[3]王静. 都市题材油画造型语言对《生存影像》系列创作的启示[D].聊城大学,2018.

[4]张帆. 当代人物油画在都市语境下的发展研究[D].大连外国语大学,2019.

[5]宋雪,张冉.当代都市油画创作的视觉表现[J].广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19,34(01):66-68+72.

[6]张晔. 城市镜像——关于中国都市油画中“城市风景”绘画的思考[D].西安美术学院,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