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1-12
/ 2

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研究

张晓敏

云南大学附属医院 (云南省第二人民医院 ) 神经内科 650021

【摘要】目的:研究急性脑梗死(ACI)静脉溶栓治疗中应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的临床疗效。方法:抽取60例患者,均确诊为ACI,调取时间为2020.04~2021.05范围,对照分组方式为随机法,研究对象分2组。采取奥扎格雷钠治疗对比组,采取rt-PA静脉溶栓对分析组加以治疗。总结对比组间神经功能评分(NIHSS)、生活能力评分(BI指数)变化、疗效结果、不良反应及生存质量等数据。结果:与对比组数据结果相比,分析组治疗2w时NIHSS、BI指数等评分的结果数据更优(P<0.05)。与对比组数据结果相比,分析组总有效率的结果数据更优(P<0.05)。与对比组数据结果相比,分析组不良反应率的结果数据更优(P<0.05)。结论:ACI静脉溶栓治疗中应用rt-PA的疗效显著,既可对患者神经功能和生活能力予以显著改善,且疗效可靠、安全,不良反应少,可做进一步借鉴推广。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临床疗效


在临床疾病中,急性脑梗死(ACI)较为多发和常见,其主要特点为“三高”,即致残率高、致死率高、发病率高等,所以对人类的生命健康存在严重威胁[1]。当前在对ACI进行治疗的过程中,临床采取的有效手段为静脉溶栓治疗,其可促使血栓溶解,且可对缺血半暗带予以挽救,再通闭塞的脑动脉,以促使梗死部位的血供有效恢复,从而避免出现不可逆的缺血脑组织损伤[2-3]。而在静脉溶栓中,当前使用的药物中,最为有效的则为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因此本文抽取60例患者,均确诊为ACI,调取时间为2020.04~2021.05范围,对照分组方式为随机法,研究对象分2组,即探讨了ACI静脉溶栓治疗中应用rt-PA的临床疗效,现做下述阐述:

  1. 资料与方法

1.1资料

抽取60例患者,均确诊为ACI,调取时间为2020.04~2021.05范围,对照分组方式为随机法,研究对象分2组。对患者常规资料做出统计,结果显示分析组、对比组男女分别为18:12和17:13。而年龄区间值均为52-79岁之间,统计处理均值结果,分析组、对比组分别为(67.2±2.6)岁、(68.4±2.3)岁。正式研究开展需对2组前述资料做出对比统计,若差异对比P>0.05,对照分组研究成立。本研究满足伦理委员要求和标准,患者及家属均知情且自愿参与。

1.2方法

2组对象均给予常规疗法治疗,包括抗凝、抗感染、控制血糖、血压等、抗血小板等,给予基础支持干预,即神经保护剂、处理合并症等。在此方案上采取奥扎格雷钠注射液治疗对比组,即采取250mL 0.9%氯化钠注射液+80mg奥扎格雷钠注射液(规格4mL:80mg,国药准字H20111015,产自长春精优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混合后,对患者实施静脉滴注,1次/d。采取100mg拜阿司匹林(规格100mg×30片/盒,国药准字H20111123,产自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同时给予患者口服治疗,1次/d,疗程为2w。在常规疗法方案上采取rt-PA(产自德国德国勃林格殷格翰公司)静脉溶栓对分析组加以治疗,即使用剂量按0.9mg/kg进行计算,注意剂量最大需≤90mg。采取总剂量中的10%对患者实施缓慢静脉推注,采取静脉泵将另90%的剂量行微量泵入,时间为1h。溶栓1d后对头颅实施复查,若未发生出血现象,则需给予100mg拜阿司匹林口服治疗,1次/d,疗程为2w。

1.3评价指标

总结对比组间神经功能评分(NIHSS,以神经功能缺损量表为工具,分值0~42分,分值越低则损伤越轻。)、生活能力评分(BI指数,工具为Barthel评分表,满分100分,分值越高越好。)变化、疗效结果(评估要求:患者病残程度0级,NIHSS评分降低≥90%,生活可自理,各症状消失为基本痊愈;患者病残程度1-3级,NIHSS评分降低46%-89%,各症状体征显著改善为显著进步;患者NIHSS评分减少17%-45%,各症状体征改善为进步;患者NIHSS评分减少<17%,各症状体征无显著变化为无变化;患者病情加重为恶化。)、不良反应(观察记录心功能不全、消化道出血、血管再闭塞、症状性颅内出血等发生情况。)等数据。

1.4分析数据

结合评价指标和相关数据做出统计,分别经例(n)、百分率(%)和(618dbede892a6_html_396ca2460f9352a7.gif )来表示计数、计量等结果资料,将结果数据输入到SPSS18.0中,完开展T值和X²检验,当P值<0.05时有统计学意义。

  1. 结果

2.1比较组间NIHSS、BI指数等评分指标

与对比组数据结果相比,分析组治疗2w时NIHSS、BI指数等评分结果数据更优(P<0.05);但治疗前2组前述数据结果对比差异较小(P>0.05)。如表1示。

表1比较组间NIHSS、BI指数等评分指标(618dbede892a6_html_fee0a9f166475e05.gif ,分)

组别

n

NIHSS

BI指数

治疗前

治疗2w

治疗前

治疗2w

分析组

30

15.4±2.4

3.4±1.3

50.3±5.5

88.3±8.1

对比组

30

15.7±2.5

5.9±1.5

49.4±5.4

72.5±8.3

T值


0.6528

6.3715

1.0241

15.6127

P值


0.325

0.000

0.127

0.000

2.2比较组间疗效指标

对比组和分析组总有效率分别为73.33%(22/30)、90.0%(27/30),其中分析组恶化、无变化、进步、显著进步、基本痊愈分别为1例、2例、3例、15例、9例,对比组分别为3例、5例、5例、10例、7例,与对比组数据结果相比,分析组总有效率结果数据更优(X²=6.3254,P=0.000)。

2.3比较组间不良反应指标

对比组和分析组不良反应率分别为20.0%(6/30)、6.67%(2/30),其中对比组发生心功能不全、消化道出血各1例,血管再闭塞、症状性颅内出血各2例,分析组发生血管再闭塞、症状性颅内出血各1例,与对比组数据结果相比,分析组不良反应率结果数据更优(X²=4.3251,P=0.000)。

  1. 讨论

在ACI发病时,患者会出现病理性脑部改变,正常脑组织与缺血病灶中心坏死部位可产生一条缺血半暗带,从而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健康。该病症发生后若治疗不恰当或不及时,则会导致缺血区血流量进一步降低,从而对脑功能造成严重损伤。所以在救治ACI的过程中把握好时间窗尤为关键。目前在治疗ACI的过程中,最为有效的药物为rt-PA,该药物可对血栓表面纤维蛋白产生选择性结合,可将纤溶酶原激活,使之转变为纤溶酶,从而促使血栓快速溶解,进而对缺血半暗带予以迅速挽救。该药物属于纤维蛋白溶解剂,具有良好的选择性,其是经多中心临床试验证实且为宜被欧美国家推荐适用于ACI的溶栓药物。患者采取此种药物治疗后,其以特异性为最大优势,可促使局部血流恢复,且半衰期仅为4-6min,给药后可积极预防或减少各种不良反应。通过将常规疗法联合rt-PA治疗患者后,其不仅能对患者伸进功能予以显著改善,还可积极减少各种不良反应,利于改善患者生活能力和生存质量,进一步改善患者病情,促进其预后康复。本文结果中,与对比组数据结果相比,分析组治疗2w时NIHSS、BI指数等评分、总有效率、不良反应率结果数据更优(P<0.05)。可见,ACI静脉溶栓治疗中应用rt-PA发挥着极大的优势和显著作用。

综上,ACI静脉溶栓治疗中应用rt-PA的疗效显著,既可对患者神经功能和生活能力予以显著改善,且疗效可靠、安全,不良反应少,可做进一步借鉴推广。

【参考文献】

[1] 范鸿飞,孙雅丽. 卒中单元管理联合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研究[J].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21,29(1):109-113.

[2] 邹祥同. 不同剂量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的对比研究[J]. 当代医学,2019,25(36):72-74.

[3] 庄小垒. 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与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观察[J]. 中国民间疗法,2019,27(21):68-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