痔上黏膜环行切除术后痔疮患者真实体验的质性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1-15
/ 3

痔上黏膜环行切除术后痔疮患者真实体验的质性研究

冯微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西院 湖北 武汉 430000

摘要:目的 了解痔上黏膜环行切除术后痔疮患者内心的真实体验,为采取针对

性护理干预减轻痔上黏膜环行切除术后痔疮患者痛苦提供依据。方法 以抽样方法抽取20例上黏膜环行切除术后痔疮患者,采用半结构式深度访谈法收集患者资料,以现象学7步分析法进行编码、归纳、提炼主题。结果 共提炼4个主题,即躯体形象受损、社会适应能力的改变、情绪的改变、对未来性生活的担忧。医护人员需结合患者内心真实感受采取针对性、个性化的护理措施,以提高舒适度,舒缓焦虑情绪,促进患者康复。

关键词:痔疮;痔上黏膜环行切除术;体验;质性研究

痔,即痔疮,是最常见的肛肠疾病,由于肛管或直肠下端的静脉丛充血或瘀血并肿大,易出现排便时出血、疼痛、肛门瘙痒、痔赘(俗称“肉赘儿”)脱垂等症状。痔可分为外痔、内痔和混合痔。2015年,由中华中医药学会肛肠分会牵头进行了一项覆盖全国31省、市、自治区的中国肛肠疾病流行病学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我国18周岁以上(含)城乡居民肛肠疾病患病率高达50.1%,其中痔疮为最常见的肛肠疾病,患病率为49.14%,而痔疮患病人数更是占所有患肛肠疾病人数的98.09%。尽管部分痔疮患者可能通过药物治疗得到缓解,然而三、四期内痔、混合痔的患者,药物治疗已不能从根本上改善患者的不适症状。因此,手术方式逐渐成为治疗痔疮患者的重要补充。痔疮手术后出现出血、疼痛、肛周缘水中、创面渗液、排便困难等并发症[1-2],因此痔疮手术的患者在痔核的脱落和创面的修复过程中,经历了身体、心理、自尊上的考验。本研究采用现象学研究法,描述痔疮手术治疗期间患者的真实体验,使护理人员能全面、客观的了解疾病及手术治疗对患者造成的身体、心理及社会等方面的影响,为提供痔疮手术患者的护理措施提供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 对象 以抽样方法,选取2019年4—7月收集在我院行痔上黏膜环形切除手术治疗的20位患者,年龄20—60岁,男13例,女7例,病程1—5年,文化程度:小学1例,初中1例,高中1例,大专10例,本科7例。入选者均已确诊为痔疮且行痔上黏膜环形切除术,均能充分表达自己的内心真实的体验,并完全自愿参与本研究。

    2. 方法

      1. 资料收集方法 采用质性研究方法中Van Manen的诠释现象学的理论研究法,以半结构式深度访谈法收集资料[3]。在文献回顾、专家咨询及3次预访谈基础上确定访谈提纲。内容包括:痔上黏膜环切术后您身体有哪些不适?对您的心理造成哪些影响?您觉得怎样的环境以及医护人员怎样的行为可以减轻您的不适?您在手术后有哪些需求?您还有什么要跟我分享的吗?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调整提纲中各个问题的顺序。访谈前1天提前与被访谈者约定访谈时间,仔细介绍访谈目的、方法、意义、流程,告知访谈者访谈的资料将匿名用编码保存,强调自愿参与原则,取得受访者同意后签署知情同意书,一式两份,双方分别保存。访谈地点为安静无人打扰的会议室。根据被访者的意愿采用访谈录音、笔录和及时回忆的方法对访谈内容进行记录,并注意观察被访者的表情、语速、语调等的变化,同时对其感受或观点进行及时确认、证实,以确保资料的准确性。每次访谈时间为20-45分钟,访谈在患者术后3-5天完成。

1.2.2 资料分析与质量控制 访谈结束后将资料逐字逐句转录成文字,防止遗漏。再进行编码、归纳、提炼主题。研究者仔细阅读所有访谈记录,析取有重要意义的陈述,对反复出现的、有意义的观点进行编码,辨别出相似的观点,升华出主题概念,并将分析结果不断地与原始资料进行对比,之后反馈给受访者,以保证资料的真实性。然后研究者按照一定的顺序和主题进行整合,并穿插自己的理解和反思,使最终形成的主题有一定的内在关联性。同一份资料由2名研究者分别分析,并将结果进行比较、归纳主题。资料分析完成后返回受访者,请其 核对是否相符。

2 结果

2.1 躯体形象受损

2.1.1 自尊下降 患者普遍感到自尊下降,如感到羞涩、不知所措等。

2.1.2 伤口压迫物带来的痛苦。术后24小时压迫伤口的填充物使患者感到疼痛,希望及早拔除,多数患者需用止痛药。

2.1.3 排泄带来的痛苦。由于术后当日不能排便,术后24小时伤口填充物拔除后,多数患者因害怕排便时伤口出血不敢用力排便。个别患者便后看到马桶内鲜血时,就感到恐惧、担忧。患者排便困难,往返如厕数次,感到疲乏。

2.2 社会适应能力的改变

2.2.1 术后早期的改变。术后5天内答辩次数较多,每次大便后要做温盐水坐浴,使所有患者感到不堪重负;同时排便而弄脏内裤的问题也使所有患者感到苦恼。且羞于和别人交谈。还有患者为避免往返厕所的尴尬选择离厕所不远的地方活动,还有的拒绝参加社交活动。

2.2.2 术后伤口愈合期的改变。 术后痔核脱落的5—12天之后,伤口开始愈合,此时肛门瘙痒,不能忍受,部分患者便不顾场合不顾地点想用手去挠,坐立不安。

2.3 情绪的改变

2.3.1手术疼痛的恐惧紧张 由于对手术相关知识的缺乏,以及手术后引起的不适症状,使患者产生焦虑及恐惧心理。多数患者听说术后会伤口疼痛,因此非常担心自己伤口出现疼痛,自己也无法承受这种疼痛。术后患者感觉别人无法理解,在换药时尤其紧张不安。

2.3.2 情绪低落 肛肠疾病由于其部位特殊,涉及个人隐私,所以多数患者不愿与家人沟通和交流,对同事、朋友也是含糊其辞,不愿提及。部分患者术后情绪低落,对事物不感兴趣,个别患者还常常向家属发脾气。

2.4 对未来性生活的担忧 女性患者因害怕伤口出现问题而担心今后的性生活。故手术后害怕同房。而男性患者则因疼痛解除后性生活感觉和以前无区别,甚至比手术前质量提高了,但仍然害怕伤口感染或者复发。

3 讨论

质性研究是以研究者本人作为工具,通过与研究对象互动,对研究现象深入地整体性研究,目的是在于描述和理解,采取系统、互动和主观的方法来描述生活经验并赋予一定的意义[4]。本文通过访谈对20例治疗期间的痔疮患者的心理状况,发现手术后患者多经历了身体、心理和自尊的考验,其心理变化可概括为4个方面。

  1. 躯体形象受损。在本研究中,大部分受访者因为痔疮手术后伤口疼痛、尿潴留、大便问题所带来的烦恼,由于痔疮疾病的部位特殊,在检查 、手术、换药时要求患者暴露肛门,使他们感到羞涩、不知所措、无助、沮丧、痛苦难忍等,从而导致躯体形象受损。因此,对于这部分患者,他们需要重新认识自己,适应术后一些身体改变然后才能树立信心。

  2. 社会适应能力的改变。社会对处于某一特定位置的个体都有其特定的行为期待[5].当个体的表现社会期望不协调或无法达到社会期望的要求时,个体就会发生社会适应不良。本研究中,多数受访者因为手术难言之隐而不愿意和同学、同事交往;因大便问题而拒绝参加社交活动。有资料表明,社会支持即可对健康产生间接保护作用,又可维持良好的情绪体验,有益于健康[6].因此,护士应指导患者主动寻找有效的社会支持,尽可能让患者从亲人、朋友、同学那里获得帮助和支持,鼓励他们释放烦恼、苦闷,摆脱社交窘迫感。家庭的亲情和社会的关爱激发患者对生活的信心,使患者身心和谐[7],从而提高痔疮手术治疗期间患者社会适应能力。

  3. 情绪的改变。手术可以引起患者心理和生理上的应激反应,特别是痔疮手术,等待手术的患者都会有双重顾虑,既担心手术疼痛,又害怕影响排便[8]。研究显示大部分受访者因手术改变了情绪,表现为恐惧、焦虑、孤独、紧张等不良情绪。因此,护理时应注意患者的情绪变化,控制和调节不利因素,护士应有和蔼可亲的态度、熟练地动作技巧来降低患者的痛苦,以积极的态度配合治疗。此外,术前护士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适度引导他们参加健康有益的活动也可增加患者对痔疮手术的认知程度,可使他们克服不良情绪。

  4. 对未来性生活的担忧。女性患者因害怕伤口出现问题而担心今后的性生活。故手术后害怕同房。而男性患者则因疼痛解除后性生活感觉和以前无区别,甚至比手术前质量提高了,但仍然害怕伤口感染或者复发。因此,护士要提供个性化的护理措施,就必须全面了解患者,尤其不要避讳他们的性生活担忧的问题,了解不同文化背景是提供有效的个性化护理服务的关键,以满足家庭和患者愿望。

本研究结合临床实践对20例痔上黏膜环切术后痔疮患者进行半结构式访谈及现象学资料分析,总结出对于痔疮患者术后内心真实的体验和最迫切的需求。对于痔疮患者在适应性训练及积极镇痛的前提下,细心洞悉患者每一时间段的需求,提供及时的帮助,如讲解疾病相关知识,温水坐浴保持伤口清洁干燥,促进伤口愈合,及时给予心理安慰,以减轻患者手术期间的痛苦,减轻不适问题,可提高患者舒适度,促进机体早日恢复。

本研究主要采用患者的主诉,而未对患者的症状采取相应量表进行评分,且缺乏客观资料,导致结果受到多因素的影响。在今后的研究中,可以加入相应评分量表将患者感受具体化,同时将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等纳入相关因素分析,比较其对痔上黏膜环切术后患者手术期间舒适的影响程度,从而使结果更具说服性。

参考文献

[1] 罗天白,梁材江。剪切结扎结合消痔灵注射术治疗内痔的临床观察.上海中医药杂志,2004,38(3);31-32

[2] 王探,陆金银。环状痔手术治疗进展.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2005,19(4):57-59

[3] 李选.护理研究与应用.台北:华杏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7:202-205;212-214

[4] 刘可,颜君,张美芬.质性研究和量性研究的区别.中华护理杂志,2004:39(7):538

[5] Ganz PA.Quality of life across the continuum of breast cancer care.Bresst J,2000,6(5):324-330

[6] 吴小桃,刘旭锋.社会支持的本质及其测定.中国社会医学,1995,5(3):7-10

[7] 郑秀萍,董西莲,陈淑琴等.护理干预对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影响.护理研究,2006,20(12A):3244-3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