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频电子脉冲治疗仪在产后小便失禁治疗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1-16
/ 2

低频电子脉冲治疗仪在产后小便失禁治疗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张艳

天津市第四中心医院妇产科 300140

摘要:目的 探讨低频电子脉冲治疗仪对产妇产后小便失禁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3月~9月我院收治的90例产后小便失禁并发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低频电子脉冲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给予低频电子脉冲治疗后,盆底肌力、漏尿频率、漏尿量等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低频电子脉冲治疗仪能够锻炼盆底肌肉,改善肌肉运动和自制能力,从而缓解小便失禁的症状,值得临床应用推广。产妇可以根据自身情况进行选择治疗方法,在医师的指导下进行盆底肌功能康复训练,逐步解决产后尿失禁的问题,进一步恢复正常的生活,不断提高生活质量和工作质量。

关键词:低频电子脉冲治疗仪;电刺激;产后;小便失禁

前言

产妇产后常出现一系列并发症,其中小便失禁是最常见产后并发症。产妇出现小便不能控制,包括站立、负重、咳嗽等状态下,小便少量溢出,或者在睡梦中不自觉排出小便,个别产妇小便失禁无法控制只能等小便排完。产后尿失禁的原因包括生产过程中损伤膀胱,导致膀胱底部失去支撑,膀胱下垂或者膨出,膀胱松弛,压力减小,不能控制尿液流出[1]。或者是生产过程中损伤盆底肌肌肉群,导致提肛肌肌肉力量减弱,降低尿道阻力,当膀胱压力超过尿道阻力时,就会引发小便失禁。产妇出现小便失禁,一方面影响正常行走活动,另一方面对于夫妻生活也会造成影响,给女性患者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为有效治疗产妇小便失禁,本文主要探讨低频电子脉冲治疗仪方法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3月~9月我院收治的90例产后小便失禁并发症患者,所有患者均确诊中轻度压力性尿失禁,产后盆底肌损伤。随机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各组45人。其中观察组患者年龄42~68岁,平均年龄(56.3±1.22)岁,对照组患者年龄46~66岁,平均年龄(53±2.12)岁。所有患者基本资料进行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盆底肌功能康复锻炼,每日进行尿道、肛门肌肉收缩锻炼,每次锻炼时间持续30min,2次/d,持续8周。

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低频电子脉冲电刺激治疗,设备采用的是深圳市康美生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KM518低频电子脉冲治疗仪(注册证号:粤械注准20172261070),操作步骤:遵循说明书的使用操作说明进行,将电池装进电池盒,再将导线插入相应的通道并连接好阴道探头,然后将阴道探头直接插入患者的阴道,治疗参数由医生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及耐受程度进行设置,按电源键启动设备开始治疗,每次治疗时间持续30min,2次/d,持续8周。

1.3评价指标

1)盆底肌力良好率=盆底肌评定等级对应的患者人数/总人数*100%。

2)盆底肌肌力检测分∶首先先进行手法检测治疗床铺上一次性隔离巾,病人脱一边裤腿以暴露外阴,取半坐卧位,并分开双膝。检查者左手掌轻压病人腹部,右手中指及食指缓慢进入病人阴道,开始进行检测。检测方法及肌力分级∶用口令叫病人收缩阴道,以收缩持续时间和连续完成次数来分级。叮嘱病人在进行阴道收缩时,尽量不要进行腹肌收缩,把腹肌收缩与肛提肌收缩分离出来。 共5级,1~5级。1级∶能感觉到肌肉轻微收缩(蠕动),但不能持续。 2级∶能明显感觉肌肉收缩,但仅能持续两秒。并能完成两次。 3级∶肌肉收缩能使手指向上向前运动,持续时间可达到三秒。能完成三次。 4 级∶肌肉收缩有力,能抵抗手指的压力,持续时间可达四秒。能完成四次。 5 级∶肌肉收缩有力,能持续对抗手指压力达五秒或以上。完成五次以上。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实验数据分析,进行t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治疗后患者盆底肌力比较

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盆底肌评定结果中超过3级的患者共有39例,良好率为86.7%,对照组患者盆底肌评定结果中超过3级的患者共有19例,良好率为42.2%,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表1 治疗后两组患者盆底肌力比较[n(%)]

组别

例数

0级

1级

2级

3级

4级

5级

观察组

45

0(0)

2(4.4)

4(8.9)

18(40.0)

16(35.6)

5(11.1)

对照组

45

6(13.3)

8(17.8)

12(26.7)

10(22.2)

8(17.8)

1(2.2)

2.2治疗后患者相关指标评分比较

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漏尿量和漏尿频率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治疗后两组患者相关指标比较

组别

例数

漏尿量

漏尿频率

观察组

45

2.41±1.23

1.74±0.64

对照组

45

6.23±2.02

4.22±1.53

t值

/

7.382

7.819

P值

/

<0.05

<0.05

3讨论

产妇在生产完成后可能会面临各种各样的身体和心理问题,其中一个较为明显且普遍存在的就是尿失禁,这是很多产妇都会经历的。究其原因,出现尿失禁的原因可能是产妇在生产后紧接进行重体力劳动或者神经系统受损等其他深层原因。在众多的治疗方法中,最为常用的也是较为保守的医学上的方法是通过缓解产妇的疼痛感来降低产妇的不适应感,最终通过长时间的保守治疗达到减轻产妇痛苦的效果,其中较为常用的方法有药物治疗、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和盆底肌康复训练等[2]。产后尿失禁不仅会降低产妇的日常生活水平,严重时还会导致很多心理问题的产生,此时需要家属格外关注产妇身体康复,帮助产妇尽快恢复身体各项功能,让产妇对生活和工作等充满希望。低频电子脉冲治疗盆底肌康复是较为目前值得推荐的治疗方法,其运用低频电子脉冲,通过特定的频率和脉宽作用于女性盆底肌肉和神经纤维,促进盆底肌血液循环,锻炼盆底肌肉,改善肌肉运动和自制能力,从而缓解小便失禁的症状。低频电子脉冲治疗仪需要在医生或专业人士的指导下进行,同时需要患者积极属配合,辅以主动的功能训练,以电刺激唤醒受损的盆底肌,同时根据不同产妇的身体状况制定适合自身的训练计划与强度,最终达到降低疼痛,恢复盆底肌正常功能的目的。

实验的结果显示,通过低频电子脉冲电刺激的方式帮助产妇反复训练盆底肌收缩功能,以达到产后康复训练的过程和结果是较令人满意的,很多产妇也表明适应这种较为温和的方式,身体状况获得了较为明显的改善。同时,生产之后产妇可以直接回到自己的家中进行治疗,也方便家属照顾产妇,产妇在医生的指导下可以自身在家里或者其他方便的地方进行相应的康复训练,能够保证产妇自身的安全,避免手术治疗的并发症,提升康复效果,减轻产妇心理负担。同时,通过低频电子脉冲治疗仪,医生与产妇及其家属之间建立起良好的信任关系,有利于医患关系的良好发展[3]

综上所述,产妇产后身体的康复训练在选择方式上,低频电子脉冲治疗仪能够锻炼盆底肌肉,改善肌肉运动和自制能力,从而缓解小便失禁的症状,值得临床应用推广。产妇可以根据自身情况进行选择治疗方法,在医师的指导下进行盆底肌功能康复训练,逐步解决产后尿失禁的问题,进一步恢复正常的生活,不断提高生活质量和工作质量。

参考文献

[1]刘杰. 生活方式干预联合生物反馈、电刺激对产后压力性尿失禁产妇盆底肌力恢复和生活质量的影响[D].延安大学,2021.

[2]万明娟.神经肌肉刺激治疗仪在产后压力性尿失禁产妇康复中的应用效果[J].医疗装备,2021,34(08):91-92.

[3]邵玉霞.盆底功能训练对产后压力性尿失禁初产产妇排尿状况尿动力学指标的影响[J].哈尔滨医药,2021,41(02):98-99+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