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光子晶体太赫兹滤波器设计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1-18
/ 2

高效光子晶体太赫兹滤波器设计分析

陈盈

福州大学物理与信息工程学院 福建 福州 350108

摘要:太赫兹属于前沿技术,应用要求比较高,将其和光子晶体技术渗透、融合,将会碰撞出较大的火花。本文将借助科学方法,合理剖析该晶体能带结构,并进行可视化模拟(在仿真工具辅助下),优化调整结构参数,从而升级滤波器品质,以供后者参考。

关键词:太赫兹;设计分析;滤波器;光子晶体


引言:为了满足应用需求,新型滤波器被提出,这是一种光子晶体技术融合太赫兹技术的完美体现,对传统滤波器性能进行了优化。新型滤波器包括两部分核心内容,除了波导部分外,还有频率选择部分。其中波导部分作用发挥要凭借缺陷利用实现;而频率选择部分功能体现则要凭借微腔实现。在具体应用中,平面波法可以科学、积极分析带隙结构,同时辅助时域有限差分法,重点围绕滤波器中的传输特性进行剖析。最终得出的结果表明:通过改变缺陷结构,并且适当增大半径(介质柱的),能够确保滤波器高耦合效率达成,作用十分显著。

1核心技术介绍

1.1太赫兹技术

太赫兹(THz)这一术语在学术界影响较大,由Fleming提出,0.1-10THZ波段内电磁波,可以统称为太赫兹。由于这段电磁波较为特别,属于微波和红外波的中间地带,所以远红外波也是其名称。太赫兹波的高透性,使其掀起了研究热潮,成为了追捧对象。太赫兹的特性研究中,需要各样光学器件支撑,器件是操控太赫兹波的基本保障。

1.2光子晶体技术

“光子晶体”这个概念形成时间较早,主要是由不同介质在规律下周期排列形成,本质是人造晶体。通常情况下,落在禁带中的电磁波将会丧失被传播的资格,借此满足对光子控制的需求。除此之外,在光子品体中,通过成功引入缺陷,便能够从源头获得一个窄通带,进而发挥强大的滤波功能。现实工作中,由于光子品体较为特殊,对某范围内的电磁波可以产生阻止作用,凭借高反射率禁止其通过,基于此,将会形成性能相对稳定、优越的滤波器,从源头辅助系统增强其综合性能[1]。单单从晶格尺寸角度分析,因为该物质物理尺寸小,整体的重量较轻,在制备过程中便于集成。

2太赫兹滤波器设计理论

通过实验证实,光子晶体性质特别,是由不同介电常量构成,这些带有常量的介质材料,会呈现出周期排列的秩序。研究发现,光子晶体中有缺陷引入后,原则上会微扰空间对称性,从而促使微腔形成。实际操作中,微腔将带有共振频率,从而在某个环境中,让光子晶体波导发挥作用,与微腔耦合[2]。波导中频率较高,这一点不容忽视。再加上,微腔共振频率作用下,会不断累积光波能量,使其最终被吸纳到具有特殊功能的微腔里面,从而让光子晶体拥有明显的滤波特性。在现实应用中,太赫兹波辐射波长比较理想,且色散小、损耗低,基于这样的优势,可以制作多种性质优良的THz 器件,例如:光子晶体滤波器等。

最近几年,这方面研究不断深入,取得了较大突破。本文的光子晶 体滤波器,传输效率比较高,在应用期间,需要发挥平面波展开法的价值,同时运用时域有限差分法,在此基础上,深度剖析THz 波的传输特性。同时借助波导线缺陷呈现出的耦合特点,不断调整腔体介质柱半径,并确保介质柱的分布科学,借助多种耦合措施,发挥波长的 耦合作用,使其充分体现滤波的功能。在实践环节,为了获得理想效果,可以借助介质柱情况改变(特别是波导边缘的介质柱),提高波的传输效率。实践证明,该方法比较稳妥、可行,推广价值比较高,对滤波器性能升级帮助较大。另外,借助仿真,对结果进行验证。结果表明:高效滤波器结构新颖,性能优越,可以作为选频滤波器的首选。

3时域有限差分法应用

FDTD方法,最近几年迅速发展,得到了业界学者的认同。光子晶体的能带结构非常特别,想要进行精准计算,必须满足一定条件,使其控制在矢量波理论的体系中,然后结合麦克斯韦方程理论,最终得到波动方程。在FDTD方法应用期间,为了保证迭代收敛效果理想,得到稳定解。一般情况下,需要关注时间步长、空间步长,确保满足稳定条件。计算时间需要细致划分为T个时间步,在时间的演变中,场被不断地更新。现实中,当时间步足够长时,此时会让场趋于稳定。但是无论如何,周期性的结构模拟,并不能完全适应有限尺寸的结构。在这样的趋势中,当晶体周期性较弱时,需要采用特殊的边界条件。通过实践证实,FDTD方法优势突出,优点主要表现在一次运行阶段,每个时间步的场值,每进行一次变换,均可以获得频率响应(频率范围内的)。基于这样的前提,光子晶体结构的模拟以及合理的带隙结构分析,具有较大的优势。

4仿真结果与分析

选取了正确方法后,还需要对结果进行仿真分析。试验环节,选取单晶硅作为高折射率介质,图1为带有线缺陷、点缺陷的光子晶体结构。

6195f36307e0f_html_2184ed3edf66bf61.png

1 光子晶体结构(线缺陷和点缺陷)

从图1的结构中,可以看到缺陷相对突出。波导传播是由去掉一行介质柱的路径来实现的,在整个过程中,谐振腔比较微妙,是借助改变 半径(缺陷介质柱的)来有效实现的。基于上面的分析,可以对高效滤波器完成精准的逐步设计,具体操作如下:(1)了解点缺陷的情况,设置缺陷处的介质柱,使其拥有理想的半径,半径最好为 0. 25R,0.4R,然后经对比发现,半径为 0.25R时,效果最为理想,可以保证耦合效率达标,即 R′= 0.25R。需要强调的是,此时虽然耦合效果比较好,但并不能表明滤波性能是最好的,还需要进一步分析。(2)在步骤1基础上,科学、合理设置点缺陷,确保缺陷周围不同介质柱的状态理想,特别是介质柱半径要控制好,使其依次为 0.5R,1.5R, 2R。在此基础上,便可以得到点缺陷处对应的场强频率分布情况,具体分布如图2所示。

6195f36307e0f_html_1bcf9cdf8201b9d8.png

2 场强频率分布情况

结论:综上所述,在设计原理应用中,完善光子晶体滤波器结构,并在时域有限差分法保障下进行仿真,掌握点缺陷排列结果,具有重要意义。通过介质柱的大小改变(特指介质柱半径大小),可以提高耦合效率。最终结果显示,该滤波器结构简单,性能优良,非常易于集成化,可以奠定太赫兹波段通信器件品质升级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李天诚,陈鹤鸣.基于频率选择表面的太赫兹双通带滤波器研究[J].红外,2021,42(07):17-25+42.

[2]李育政. 基于二氧化钒超材料的太赫兹滤波器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21.

基金项目:福建省教育厅中青年教师基金“金属周期性结构超强透射中波导和SPP作用的理论及实验研究”,项目资助号JAT200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