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新技术专业群建设与实践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1-19
/ 2

IT新技术专业群建设与实践研究

刘素雅

北京科技职业学院

摘要:本文是以“产教融合“的教育模式为基础,从优化专业结构、提升专业教学标准、整合教育资源,共享实训基地等方面创建IT新技术专业群,以专业群的形式与企业合作,探索产教融合的契合度,培养适应北京区域信息化技术技能型人オ。

关键词:产教融合;IT新技术专业群;信息化;技术技能型人才

引言:

2020年10月29日,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加大人力资本投入,增强职业技术教育的适应性,深化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深入推进职业教育的教师、教材、教法“三教”改革,探索中国特色学徒制,大力培养技术技能人才。IT新技术专业群建设对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提高实践教学人才培养质量、提高学生职业能力和发展能力,具有更高的教育价值和社会意义。

  1. IT新技术专业群建设的必要性

(一)北京IT新技术发展形势

北京在发展云计算与大数据产业方面处于全国领先地位,已形成规模化发展的产业形态。北京拥有大量具有竞争优势的大数据企业,在工信部公布的“2019中国大数据企业50强”榜单中,北京企业就占据了22家,全国排名第一。良好的大数据产业背景,为北京IT新技术的的发展提供了重大支持。

(二)IT新技术专业群面向的岗位

新一代IT技术是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技术和物理基础,并且新一代IT技术各专业具有学科交叉,高度融合,多行业应用及快速更新的特点, 对高职毕业生提出一专多能的要求,使得高职IT类专业人才培养面临多方面的挑战,人才培养质量难以满足行业产业需求。IT新技术专业群建设可以将相近专业共同建设与发展,有利于多种技能的人才培养,有利于专业之间优势互补,培养复合型人才。

IT新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和职业能力接近,各专业所面向的岗位群极其相近。学生在校期间学习的计算机网络技术、数据分析技术、人工智能技术、云平台搭建技术、分布式集群等理论知识,毕业后主要面向企业、互联网、金融、交通、教育、信息、消费及各应用领域,并且与通信、物联网、互联网、计算机软件等行业,就业范围很广。

  1. 产教融合”下IT新技术专业群构建

(一)校企合作,共同育人

1. 专业定位

以立徳树人为根本,以服务北京信息技术产业需要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借助IT新技术专业群,整合教育资源,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探索产教融合的契合度,密切产学研合作,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信息化技术技能型人オ。

2. 建设目标

通过IT新技术专业群建设,带动我院计算机技术应用、软件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等专业的协调发展,这些专业的主体课程设置涵盖在IT新技术的应用领域中,保持专业群中各专业内在的紧密联系,使专业课程和技能训练项目相互交叉渗透,便于实现资源共享,降低教学成本。实现教育教学水平和社会服务能力的整体提升:适应区域信息化技术和经済的发展。

(二)IT新技术专业群构建

1校企合作,优化专业结构

我院IT类的各专业技术基础相同、产业领域相同,通过教学资源的共享、专业优势互补,打造以IT新技术为核心,以软件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专业为支撑的专业群,按照基础理论课程够用,专业课程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的原则,面向培养学生必学的、应知、应会的内容;交叉能力课程,面向岗位的特定能力和素质的课程。第4学期的综合模块实训,培养学生专业综合技能和能力,面向岗位群的能力和职业迁移能力的培养;在第5-6学期的顶岗实习,培养学生综合技能与能力、岗位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学生能轻松地将前后知识融会贯通,理解和掌握专业技能。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专业特长, 实现了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和职业性,拓展了毕业生学生综合素质。

2用“1+X”标准组织专业教学内容

在IT新技术专业群课程的教学实施上,采用基于项目的教学模式,以1+X为教学基础推广“多证书”制度,让学生持有毕业证书的同时,持有相关行业职业资格证书。以北京国信蓝桥教育科技公司提供的线上学习平台、教材、题库等学习资源为基础,将证书考核内容融入到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推进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衔接。强化学生实践能力、推行“双证书”制度。将(1+X)的新技术的职业标准转换为教学标准,将企业的技术资源转换为课程内容,以项目或资源库的形式完成教学。对教材、教法进行改革, 优化课程设置,校企合作开发课证融通课型,以适应1+x证书制度人才培养的需要,培养更多符合产业需求的复合型应用人才。

3校企对接,整合教育资源

为了提升IT新技术专业群的教育教学水平,培养适合北京区域经济发展的复合型技术技能型人才。在校企合作中,我们首先对接的是云计算先进技术,授课内容有:

(1)构建企业虚拟化平台,主讲H3C虚拟化产品安装运维,AS安装以及运维介绍,通过H3C、CAS构建企业细腻平台。

(2)构建企业私有云平台,通过云操作系统的部署,实现计算和存储资源的整合,用户和管理员的分配,资源自动化部署。通过H3C、Clood OS构建企业私有云。

(3)平台自动化,实现运维自动化,监控自动化(配置时间管理,实现时间同步,通过自动调用脚本来实现每天不同时段的系统状态,以周为单位,收取不同时间段的平均值)。主要有:自动化运维工具Ansible、监控工具Zabbix、监控与流量管理工具抓包工具、系统日志管理、Shell等的熟练使用。高职学校与产业、职业岗位群对接的‘职业联系’是高职教育专业群的现实依据。

4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针对IT新技术专业产教融合的人才需求,通过对专职教师IT新技术的“双师型”培训,提升教师的专业技术能力,聘请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作为兼职教师。依托蓝桥信息服务平台IT新技术技术资源库,整合专业群教师资源,建设一支“专、兼、聘”结合,由企业资深工程师与学校教学团队合二为一教学队伍。打造出一支既能“教学生动脑”,又能“教学生动手” 业务能力强。具有技术服务和技术开发能力的高水平专业团体。从而也有效增加双师型教师比例,増强教师教学和实践能力。

  1. IT新技术专业群实训基地建设

在我院原有5个IT技术实训机房的基础上,以专业群的形式与企业合作,整合技术力量,在校内筹建教学工厂式的IT新技术专业群教学实训基地。满足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共同需要的平台搭建等课程实训,同时可以完成IT新技术相关专业所有实习实训要求,实现教学环境和实训环境的一体化建设。提高实习实训技术应用水平,填补了我院不能完成IT新技术实习实训的空白。这一举措有效的推进了校企合作的进程,提高了合作的效率和技术含量。建成科学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创新实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加强顶岗实习管理。初步建成多方参与、工学结合、注重实效的IT新技术专业群的实践教学平台,从中提升学生的就业率。

三、结束语

以IT新技术专业群的形式进行 “产教融合”,开展教学改革、课程建设、尤其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提高了IT新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探讨了“产教融合”下高职IT新技术专业群建设改革思路。同时更好的夯实了IT新技术专业领域人才培养的拓展。创新校企一体化育人模式改革。推进工学交替、多学期或分段式等多样化教学组织模式的探索。

参考文献:

[1] 长春市职业院校专业群建设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

[2] 电子商务专业及辐射带动的专业群建设(2020-0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