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充墙砌体裂缝防治措施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1-22
/ 2

填充墙砌体裂缝防治措施研究

于振波

威海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山东威海


摘要:填充墙是当前墙体建设的重要表现形式,在进行砌体作业时,因为多种因素影响经常会导致裂缝等不良风险发生,严重威胁整个墙体结构的稳定性,同时也给其使命寿命造成很大威胁。本文就砌体裂缝的具体形成诱因以及有效的防治策略展开合理的分析。

关键词:填充墙;砌体裂缝;防治措施


前言:填充墙是一种新型的材料,在当前的墙体施工建设中所具有的应用范围相对比较广泛。在具体构建填充墙的过程中,砌体作为主要材料其自身质量关乎着整个墙体的施工品质。然而就目前来讲在砌体施工进行期间经常会出现裂缝风险,这将给施工质量造成很大的威胁。因此,施工单位需正确看待砌体的裂缝隐患,在分析具体诱因的前提下探索科学的防范与管理举措。

  1. 填充墙砌体裂缝形成原因分析

  1. 原材料质量不达标

在填充墙施工建设的过程中对原材料的质量具有严格的要求[1]。然而,就目前来讲在砌体材料运用方面,关于质量的防空并不达标,可以说与填充墙的具体构建要求之间存在着明显差距。首先,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中,所保证的砌体材料类型一般以陶粒或者蒸压加气砼体类型为主,虽然在非承重墙作业时所展现出的材料功能比较显著,但是也具有一定的不良因素。即因为其在收缩性相对比较突出,在具体构建填充墙时,当水分持续减少的过程中则会导致砌体的材料结构因为收缩而出现形变,甚至会呈现出一定的裂缝隐患。同时,砌体材料在抗拉力等各项指标不够规范,也是导致裂缝形成的关键诱因。再加上受到环境条件影响,如果湿度等指标超出正常范围标准,则会导致材料整体表现出二次收缩的不良现象,进而直接诱发结构出现裂缝。 归咎原因,主要在于在对砌体材料进行选购和存储的过程中,施工单位未能形成高度的重视,仍然延续传统落后的施工工艺,是导致原材料质量不达标的根本诱因,长期下去会给填充墙的墙体结构稳定性建设以及寿命的延长均造成不良的影响。

  1. 不同材料与构件的差异变形

填充墙内部包含着丰富的材料和构件元素,如框架结构中有砼构件,在具体应用期间可能会因为材料因素而表现出明显的差异。在具体的应用时,可能会受到温度指标的影响而发生一定的形变,进而逐渐形成裂缝。通过观察可以总结出这一裂缝的具体形成位置,具体表现为衔接处,裂缝的状态既包含横向也包含纵向。

  1. 施工工艺和手段不规范

在填充墙施工进行全过程中对具体的施工工艺和技术手段具有较高要求[2]。然而,通过对工程实践的了解,可以发现目前在砌体的施工处理上整体来讲表现并不规范,导致在工程进行期间容易出现裂缝,甚至给整个墙体结构的稳定性建设造成不良影响。通常,在针对该墙体进行施工时,需要做好洞口留设,一般会选择中间部位,但也是比较容易出现裂缝的部位。如果在操作时施工人员工作失误,或者技术处理不规范,则会导致中间部位的裂缝宽度和范围扩大,甚至导致墙体裂开,最常见的是形成竖向的裂纹。此外,在负责具体的施工期间,会因为对砂浆的配比以及搅拌处理不规范,导致砌体在作业时会表现出显著的沉缩现象。此外,在安装其他设备期间,也会因为凿槽、敷设处理不规范,而致使砌体存在形变风险。所以,综合上述诱因分析,施工单位需积极探索规范而合理的防治举措,这样才能够保证所呈现的裂缝管控效果更理想,也能够充分将填充墙上所具有的功能发挥出来。

  1. 填充墙砌体裂缝防治策略分析

  1. 加强原材料管控

在就填充墙进行施工作业时,施工单位需要做好原材料的全面把控,这样能够保障砌体质量更符合标准,同时也能够提高墙体整体结构的稳固性,有效地控制裂缝风险发生。首先,在选材时需要针对当前的砌体材料市场环境进行全面调研,了解当前的材料类型以及不同的规格和型号。之后,对商家的信誉度进行全面调研,选择能够保障材料品质且在性价比方面比较规范的材料,并与商家保持长期的信誉合作关系,以便能够更好地进行售后。同时,在采购材料之前需要督促采购人员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进行科学检测,全面考量材料的质量和性能,确定其收缩等各项指标均符合填充墙的建设要求。此外,施工单位还需要针对砌体材料构建规范性的存储和管理环境。对具体的存储条件进行优化设置,这样能够切实保障材料质量, 同时也能够全面控制裂缝等不良风险的发生。

  1. 规范砌筑砂浆配比

在全面实施施工建设期间,施工单位需在砌筑与砂浆作业期间进行合理规范[3]。首先,要在砂浆材料选择上加以规范,根据填充墙的具体建设要求以及在质量方面所提出的标准,明确砂浆的类型。之后,站在专业化的角度对具体的砂浆配比进行规范设置。在配置的过程中要通过多次实验控制好比例,这样能够全面提高配比的规范性。更要在搅拌的时间以及具体的速率上进行优化设计,这样做的好处在于能够确保最终所形成的砂浆材料在保水性能方面符合规范。同时,还需要根据蒸压加气砼砌块,在进行砂浆砌筑时需要选择对应的材料。此外,在具体作业时,需做好提前的准备。一般在一到两天之前,对其表面进行润湿处理。在此阶段,需要对湿度的指标进行合理控制。并且,还要对吸水的深度值上进行有效控制,一般设置在8-10毫米左右,并组织技术人员根据具体的施工要求做好相关的清理工作。

  1. 预防为先,风险管控

施工单位需要出于裂缝全面控制的目的考量,深入分析在整个砌体施工作业中可能存在的风险。然后,根据以往的作业经验探索出科学的预防和管控举措,这样能够保证所构建的施工处理环境更安全与高效,同时也能够全面提高整体的管控质量。首先,需要对填充墙的结构、规模以整体的布局加以明确,并做好现场环境的综合调研。之后,分析砂浆的构造和配比,探索裂缝的类型,并做好形成诱因的有效分析,然后辅助先进的措施加以防范和管控。不仅如此,还需要积极开发先进的技术手段,分别从圈梁、拉结筋、梁板等方面进行规范,这样能够切实保证内部结构的安全性,也能够有效规避不良的裂缝隐患。

  1. 定位高度,规范工艺

在针对填充墙进行施工处理时,施工单位需要根据砌体的构建要求在高度指标上进行规范设置。这样能够保证砌体作业在一个规范的环境下进行,同时也能够保证其垂直与平整等各项参数符合建设要求。首先,在搭砌处理的过程中,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即错缝处理,并且对具体的长度指标进行规范,通常需要将其与砌块长度对比,不超过后者的三分之一。同时,施工单位还需要从防范裂缝风险的角度出发,对具体的施工处理工艺加以规范,构建完善性的施工流程,从而保证所设置的作业体系更规范而合理,也能够显著提高整体的施工作业工艺。通常在作业期间为保证技术更规范,需要在全面了解填充墙整体结构以及施工环境的前提下,科学设置作业方案,进而保证作业目标更明确。不仅如此,还需重点加强技术人员的素质培训,渗透先进的作业思想,并强调安全意识的有效渗透,这样能够让技术人员规范展开砌体作业,出于风险防范角度合理控制可能出现的裂缝风险,然后在优化具体施工工艺的前提下构建安全而稳定的作业环境,全面提高填充墙整体的施工质量。并合理地构建验收机制,督促验收人员借助先进技术进行质量检测。

结论:依前所述,在具体应用填充墙进行构建与施工的过程中,施工单位需深入分析其中可能存在的裂缝风险,在精准定位其形成诱因的前提下探索有效的防控举措,这样能够切实保证砌体材料的品质,同时也能够确保所构建的填充墙在结构上更加稳定、安全。


参考文献:

[1]朱万钧.填充墙裂缝成因分析及防治措施[J].山西建筑,2014,40(21):62-63.

[2]李强.浅谈房屋填充墙墙体裂缝的防治措施[J].山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28(S1):138-139.

[3]于泓.填充墙砌块墙体裂缝分析与防治措施探讨[J].山东工业技术,2013(1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