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妥昔单抗治疗自身免疫性脑炎采用临床护理的临床疗效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1-29
/ 2

利妥昔单抗治疗自身免疫性脑炎采用临床护理的临床疗效

刘静思 马展 黄珍珍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广东 广州 510635

【摘要】目的 研究自身免疫性脑炎患者利妥昔单抗治疗中采用临床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20年1月至2021年4月收治的自身免疫性脑炎患者22例为对象,两组患者均利妥昔单抗治疗,随机单盲法分组,每组11例,对照组常规药物护理,观察组为全程药物护理,分析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较对照组高,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对照组低,差异显著(P<0.05)。结论 利妥昔单抗是治疗自身免疫性脑炎的有效药物,在治疗期间,开展全程护理能提升治疗的效果。

【关键词】自身免疫性脑炎;利妥昔单抗;临床护理

自身免疫性脑炎为系统性疾病,非感染因素导致的可逆转脑炎,导致疾病出现的原因为免疫力下降。对该疾病患者来说,临床表现比较复杂,主要为癫痫、认知能力下降等精神症状,随着病程时间的延长,对患者的伤害不断增加,非常不利。为此对疾病进行早期明确诊断和治疗非常重要,避免患者出现残疾或者死亡。目前药物是治疗疾病的主要方案,利妥昔单抗是抗肿瘤药物,效果显著,在治疗期间,对患者开展用药护理,能提升治疗的优势[1]。本课题主要分析利妥昔单抗治疗自身免疫性脑炎期间开展临床效果的效果,资料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

筛选我院2020年1月至2021年4月间收治的22例自身免疫性脑炎患者为对象,随机单盲法分组,每组11例,对照组:男6例,女5例,年龄16-58岁,均值(32.6±4.8)岁;观察组:男7例,女4例,年龄17-56岁,均值(32.5±4.9)岁,研究资料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选择标准:患者确诊自身免疫性脑炎;患者和家属知情实验内容;排除标准:精神疾病史;资料缺失;重要器官功能损伤。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利妥昔单抗治疗。

对照组常规药物护理,告知患者服药的剂量、方法、注意事项等内容。

观察组为全程药物护理,(1)在用药前,阅读说明书的相关要求,对瓶装制剂药物保存在冰箱中,温度2-8摄氏度。护理人员在配置药液时严格按照无菌操作流程配置,药物加入到葡萄糖溶液或生理盐水中,将其混匀,避免产生大量的气泡,混制的液体浓度14 mg/ml。(2)在静脉滴注前,需要制定出应急预案,准备好相关的急救药物,并检查吸氧、吸痰仪器的情况,确定机器是否能正常使用,准备好备皮质激素、抗组胺类药物。注射部位要选择在四肢远端粗、直的血管。在建立静脉通道后,输注生理盐水,观察输液路线是否通畅。在用药前3分钟,按照医嘱的要求常规用药苯海拉明等,预防不良反应。(3)用药时护理,严格按照医嘱的要求,使用输液泵,合理调节给药的速度,起始剂量50mg/h,给药期间,观察患者的不良反应情况,在1小时后,调整药物剂量,滴注的速度不超过400mg/h。治疗期间,关注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脉搏、血压等,间隔1小时记录一次。在治疗期间,如果出现低血压、休克、呼吸困难等不良情况,需要及时通知医师。(4)给药后24小时内,关注患者生命体征的情况,对患者的皮肤和黏膜做出清洁,使用淡盐水漱口,一天三次,尽可能地减少病房人员的流动,预防感染,病室每天对地面进行消毒,紫外线对空气消毒。限制探视的情况,减少人员流动,来往人员需要佩戴口罩,做好感染预防。

1.3 观察指标

应用Rankin评分表对患者评价,显效:Rankin分数小于1,减分率超过75%;有效:Rankin积分率为50%-75%,有复发的倾向;无效:Rankin分数没有显著变化,计算护理有效率[2]

观察两组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情况,包括:短暂性低血压、支气管哮喘、器官功能伤害,计算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用SPSS20.0软件分析数据,百分比表示计数资料,X2检验,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结果

2.1分析护理效果

观察组护理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见表1:

表1护理效果

组别

例数

显效

有效

无效

有效率

对照组

11

3

2

6

5(45.45)

观察组

11

5

5

1

10(90.91)

t





5.238

P





0.022

2.2分析不良反应

观察组出现不良反应情况少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见表2:

表2不良反应情况

组别

例数

短暂性低血压

支气管哮喘

器官功能伤害

发生率

对照组

11

3

3

2

8(72.73)

观察组

11

1

1

1

3(27.27)

X2





4.546

P





0.033

3 讨论

自身免疫性脑炎是机体免疫系统对神经元抗原产生反应导致的神经系统疾病,多出现在儿童、成年等人群,在患上疾病后,症状表现为记忆力下降、认知障碍、思维混乱等情况,增加对患者的负面伤害[3]。对自身免疫性脑炎来说,导致疾病出现的原因比较复杂,诊断和治疗上有一定的难度,致残致死率比较高,对患者的生命造成威胁。

利妥昔单抗药物能和跨膜抗原CD20产生特异性的结合,对B细胞溶解免疫反应产生激活介导的作用。但是在治疗后,患者出现呼吸困难、休克等不良反应比较多,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的威胁非常大,影响到治疗的安全度,对患者不利[4]。为此在治疗期间,对患者开展相应的护理指导非常重要,按照药物的说明书用药,保证用药的准确度。在用药前后采取相应的护理方案,减少不良反应的出现,提升治疗的效果。对患者开展护理服务,按照说明进行治疗,采取相应的护理,能减少不良反应的出现。治疗期间,严密监察患者的生命体征情况,做好相应的记录,结合相关情况的变化,对患者及时进行处理,提升治疗的安全度[5]。在用药期间,提供全程护理指导,提升药物治疗的效果,而且对患者所在环境做出消毒等,能降低不良因素对机体的伤害,减轻病菌对机体的创伤,减少感染等不良情况的出现。在护理期间,关注到患者的病情情况,结合病情对药物剂量做出相应的调整,在调整剂量后,对患者开展监察,做好相应的预防和管理,提升治疗的效果。在护理服务中,对患者开展相应的宣教和指导,让患者和家属能掌握更多的知识点内容,认识到积极配合治疗的意义,提升依从性[6]。在护理指导中,对患者的身心情况进行相应的分析,讲述用药的方案和注意事项等内容,制定出不良反应的应对措施等情况,避免出现不良事件无法及时应对。

本次试验研究发现,观察组和对照组在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有效率比较,差异较大(P<0.05)。

综上所述,利妥昔单抗是治疗自身免疫性脑炎的有效药物,治疗期间开展有效的护理指导,提升安全度和治疗优势,要推广。

参考文献:

[1] 秦秀群, 曲峰蕾, 李咏梅,等. 孤独症谱系障碍患儿父母创伤后成长与心理弹性和家庭功能的相关性研究[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20, 36(18):1400-1404.

[2] 郑子梅, 何娜, 许镇,等. 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焦虑和抑郁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 中华全科医学, 2020,18(7):5.

[3] 郑子梅, 郑丽花, 江淑贤,等. 叙事护理在一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急性应激障碍中的应用[J].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20, 26(18):2412-2416.

[4] 郑子梅, 李莉莉, 何娜,等. 叙事护理在一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合并癫痫患者亲子冲突中的应用体会[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20, 36(11):848-854.

[5] 安德连, 樊萍, 李莉莉,等. 综合医院老年住院患者吞咽障碍早期筛查及多学科管理效果评价[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20, 36(30):2326-2330.

[6] 梁艳娉, 潘雪梅, 张丽君,等. 改良水胶体敷料贴法减轻面部压力性损伤的应用效果[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20, 36(27):2129-2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