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有的效问题设计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2-03
/ 2

浅谈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有的效问题设计 田 劲

贵州省 大方县文惠实验小学

摘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习作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习作教学既是对学生进行字、词、句、篇的综合训练,又是对学生进行多种心理活动的综合训练,更要升华为一种创造力的培养以及人格完善的教学。如何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是当前习作教学中急需解决的问题。而在习作教学中,有效的提问让课堂学习精彩无限。笔者经过一年多的教学实践研究,总结出“针对教学目标精心设问,找准问点;设置情景趣味设问,巧激兴趣;注重课堂提问艺术,促进生成;问题彰显思维引领,深度学习”问题设计引导学生深度学习,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提高学生习作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 习作教学 有效问题设计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作文教学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然而,作文难,教作文最累——这种想法恐怕是所有语文教师的共识。[6]大多数小学生怕写作文,教师也怕教作文。

一、小学语文习作教学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让作文教学与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紧紧连在一起,促进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能力、写作能力等纵向发展[1]。作文教学既是对学生进行字、词、句、篇的综合训练,又是对学生进行多种心理活动的综合训练,更要升华为一种创造力的培养以及人格完善的教学。统编版教科书重视表达,每一册书都编排专门的习作单元,是培养学生习作能力为核心编排的。

二、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的现状

(一)学生阅读量少,缺乏习作素材的积累

当前,限制小学生写作最主要的障碍即学生的经历、阅历有限。如果一个人胸无点墨,腹内空空,怎么能写出脍炙人口的文章来呢?丰富阅历一靠行万里路,二是读万卷书,书中有很多妙语佳句,尤其是一些名家名作,除了语言优美,故事情节动人之外,还含有深刻的人生道理,学生多阅读这些名家名作,不但可以获得更多的写作素材,在阅读中积累到的名言佳句,更是让他们的心灵在阅读中得到启迪和思考,把这些思想和感悟运用到写作中去,就可以写作中如虎添翼,给文章增添了几抹亮丽的色彩。

(二)教学方法单一,学生缺乏习作兴趣

崔蕾老师在《教作文有窍门》一书的前言中写道:作文难教,教作文最累——这种想法恐怕是所有语文教师的共识了[2]。作文教学是一个复杂的研究领域,那么,作文课上教什么,怎么教?是值得一线教师深思的问题。笔者根据不少的课堂观察可以看出,大部分教师对作文教学重视不够,且教学方法单一,学生缺乏兴趣。

(三)习作评价方式主观片面,缺少互动评价

习作还要重视作文修改的评价。要关注学生修改作文的态度、过程和方法。要引导学生通过自改和互改,取长补短,促进相互了解和合作,共同提高写作水平。根据实际的需要,评价结果的呈现方式可以是书面的,可以是口头的,可以是等级等多种方式。而在实际的小学习作教学中,往往是老师一人单方面对学生的习作进行评价,这样的评价方式扼杀学生学生对习作的自主评价,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因此,老师习作本子往下一发又进行下单元习作的练写,这就造成很多学生不知道上次习作的优点与不足,甚至连老师所写的评语也不看,这样的习作训练没有多大的意义,对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没有多大帮助。

三、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有的效问题设计

(一)针对教学目标精心设问,找准问点

课堂教学的有效提问是一个历久弥新的话题,时时激励着广大教学实践工作者和理论研究工作者锲而不舍地扎根课堂。课堂教学的提问不仅是一种互动的形式,同时也是一门沟通的艺术,实践智慧就蕴藏其中[3]。课堂问题设计要为教学目标服务,因此,课堂提问的问题预设重在选择问点,优化问点,问在关键处。

如: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的习作《这样想想真有趣》。本次习作提供了几幅有趣的动物图片,诣在引导学生从动物失去原来的主要特征,会发生什么变化想象,引导学生打开思路,放飞想象的翅膀,激发学生表达欲望,把故事写得奇异有趣。其教学目标是:①选一种动物,失去了原来的特征,编一个童话故事。②启发学生大胆想象,培养学生的想象的能力。难点是:指导学生写出故事的趣味性、奇特之处。根据本次习作的目标,重难点。在引导学生了解动物特点的环节预设问题:在一个神秘的王国里,住着4只漂亮的小动物,你们想认识它们吗?请认真观察,它们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让学生充分观察、汇报、归纳中了解小动物的特点。引导学生在图片和问题的引领下小组合作,并在讨论、交流、汇报和教师的点拨中让学生掌握习作的方法,引导学生展开合理的想象把故事写得奇异有趣。这样的提问很好地落实教学的重难点,从而避免课堂提问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培养学生思维,收到好的教学效果。

(二)设置情景趣味设问,巧激兴趣

创设情境,使学生身临其境,充分利用眼耳鼻舌手全方位进行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造力、想像力和语言表达力,才能使学生写出的东西富有真情实感,内容不空洞。在教学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习作《这儿真美》时,引导学生观察祖国山河一组图片后创设情境设问:在我们的身边,我们的家乡也有许多景色优美的地方,选择一处给大家说一说?在教学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习作《心愿》时,针对教学目标能够让学生说真话、写真话,表达自己最希望实现的愿望。老师创设情境设问:花儿的心愿是展开笑脸,小鱼的心愿是拥有清澈的池水,老师的心愿是健康快乐每一天。哪你的心愿是什么,给大家分享分享?在学生说出自己的心愿后,老师继续追问:你们的心愿是美好的,能说说为什么由这样的心愿呢?实现心愿的办法是什么呢?老师通过情景设置以上提问,引导学生掌握本次习作构思方法:我的心愿是什么,产生心愿的原因,为了心愿如何做,希望实现心愿。巧设问题为学生理清习作思路,让学生有话可说,有事可写。

(三)注重课堂提问艺术,促进生成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曾经指出:“教学过程是一种提出问题与解决问题的持续不断的活动。”课堂教学中的教师提问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3]。有效的课堂提问能使课堂教学气氛表现出跟多的独特性和灵敏性。分层提问是引导学生全员参与课堂,提高习作兴趣的有效的策略之一。

(四)问题彰显思维引领,深度学习

当前教育教会学生“做人”,学会“学习”,学会“生存”是当前教育的三大主要任务。教学中教师要挖掘教材的深层意义,设计有思想教育意义的问题,自然而然地给予人生理想,人生价值、世界观、人生观的教育。如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习作《我想对您说吧》教学中可以设计感恩教育的问题:生活中有许多的人带给我们很多的感动,我们会有很多的心声向他们倾诉,假如此时此刻他(她)就在你的面前,你想对他说些什么呢?

总之,小学高段的习作教学必须将习作与生活紧密联系,生活处处皆习作。在习作教学中必须将学生置身于生活之中,引导学生自己寻找素材,在习作教学中通过设计有效问题引导学生掌握习作方法,打开习作思路,让学生在多读、多思、多观察、多练习中培养习作能力,让学生在习作时言之有物、言之有序、言之有情。


参考文献:

[1]余文森 林高明 郑华枫.可以这样教作文 [M ]. 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

[2]崔蕾.教作文有窍门 [M ]. 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4.

[3]胡庆芳.有效课堂提问的22条策略 [M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