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气腔结构对两种放射治疗技术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2-10
/ 2

浅析气腔结构对两种放射治疗技术的影响

张志强,周原【通讯作者】

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361000

摘要:目的:针对气腔结构对两种放射治疗技术的影响进行分析。方法:研究期:2018年1月-2021年1月,纳入40名放射治疗患者,所有患者均匀画靶区及危及器官,完成容积旋转调强治疗与调强放射治疗,以气腔结构CT值,进行电子密度值后更换气腔结构,重新计算,对比计划靶区的平均剂量、最大剂量。结果:以气腔结构CT值,进行电子密度值后更换气腔结构,重新计算,对比计划靶区的平均剂量、最大剂量,容积旋转调强治疗与调强放射治疗指标值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盆腔放射治疗技术的影响因素上,气腔结构对两种放射治疗技术比较中,其影响主要集中在调强放射治疗中,其能够增强危机器官直肠的高剂量区,而对靶区以及其他危及器官的影响较小。针对盆腔或其他存在气腔结构组织的放射治疗技术,需要考虑气腔结构对治疗技术的影响,合理选择治疗方案。

关键词:气腔结构;放射治疗技术;影响

容积旋转调强治疗技术作为调强放射治疗与图像引导放射治疗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先进技术,其能够在短时间内,完成单弧、多弧旋转照射,借助机架旋转的状态,进行多叶准直器的改变位置,调整射线束的剂量率、改善机架旋转速度,调整剂量的强度分布,进而产生高度的适形靶区剂量,最终实现治疗效果的目的[1]。在临床中,盆腔肿瘤的放射治疗中,剂量、效率优势已经得到多学者的认可。在机体正常组织中,气腔的存在将产生非均质体界面效应,其不仅会产生剂量分布畸变,还可能导致气腔邻近组织表面浅层的剂量下降,产生欠剂量区,最终影响放射治疗的有效性[2]。本次研究就此展开探讨,以气腔结构对两种放射治疗技术的影响进行分析,纳入放射治疗患者40例,进行分组对照分析,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期:2018年1月-2021年1月,纳入40名放射治疗患者,所有患者均匀画靶区及危及器官,完成容积旋转调强治疗与调强放射治疗,以气腔结构CT值,进行电子密度值后更换气腔结构,重新计算,对比计划靶区的平均剂量、最大剂量。在本次研究涉及的40名患者中,前列腺癌患者22例,年龄范围44-66岁,平均年龄(58.14±5.66)岁,宫颈癌患者18例,年龄范围45-64岁,平均年龄(58.20±5.58)岁。

1.2方法

治疗计划:所有患者均匀画靶区及危及器官,完成容积旋转调强治疗与调强放射治疗。治疗采用Eclipse 15.6计划系统完成容积旋转调强治疗与调强放射治疗,其中调强放射治疗选择7野共面,入射角度为7野均分,治疗等中心点定位PTV的几何中心点。

1.3观察指标

以气腔结构CT值,进行电子密度值后更换气腔结构,重新计算,对比计划靶区的平均剂量、最大剂量[3]

1.4统计学分析

统计学分析由SPSS20.00统计学软件完成,统计规则如下,计数资料:统计方法“%”,检验方式“x2”,计量资料“61b30236500a6_html_f424173bff83a9e5.png ”,检验方式“t”,统计学差异性标准“p<0.05”。

2结果

2.1计划靶区的平均剂量、最大剂量

以气腔结构CT值,进行电子密度值后更换气腔结构,重新计算,对比计划靶区的平均剂量、最大剂量,容积旋转调强治疗与调强放射治疗指标值无统计学差异,(p>0.05)。见下表1:

表1计划靶区的平均剂量、最大剂量比较

组别

计划靶区的平均剂量

最大剂量

观察组(n=40

58.12±4.34

75.53±3.35

对照组(n=40

58.05±4.10

75.09±3.34

T

0.0741

0.5891

p

0.9411

0.5575

3讨论

容积旋转调强治疗是当前临床中最先进的放射治疗技术之一,其工作原理在于,借助加速器机架的非均匀旋转,不断调整剂量率,在不断运动过程中,实现动态调强处理,一般情况下,临床将其理解为动态调强、机架旋转,容积旋转调强治疗在盆腔肿瘤等相关放射治疗过程中,已经存在了大量的报道。有研究指出,宫颈癌术后中在容积旋转调强治疗后,其能够获得固定野调强相同甚至更佳的剂量分布,降低机器跳数。而IMRI治疗技术可借助不同方向的入射照射野,进行完全性优化,进而形成非均匀的照射野强度,简单化复杂的肿瘤靶区,进而获得理想的治疗效果。对于容积旋转调强治疗与调强放射治疗两种放射,其针对盆腔肿瘤的放射治疗,均具有显著的意义。在降低局部复发、延后局部复发的发生时间效果显著

[4]

在过去的研究中,针对容积旋转调强治疗与调强放射治疗两种技术,其优劣性的分析,主要集中在治疗反感本身,而对于气腔结构的影响,则报道较小。在本次研究中,首先针对直肠、膀胱等结构的位置影响,产生靶区受量变化影响,展开着重分析。研究结构显示,以气腔结构CT值,进行电子密度值后更换气腔结构,重新计算,对比计划靶区的平均剂量、最大剂量,容积旋转调强治疗与调强放射治疗指标值无统计学差异,(p>0.05)。该结果表明,容积旋转调强治疗与调强放射治疗两种方案在直肠内存在气腔结构的差异上,主要表现在靶区、直肠受量的变化,针对膀胱、股骨头的影响较小。针对靶区的影响,主要集中在靶区高剂量的变化上,同时在容积旋转调强治疗中表现差异明显,稳定性较弱,从而可导致靶区的高剂量区剂量增加[5]

综上所述,在盆腔放射治疗技术的影响因素上,气腔结构对两种放射治疗技术比较中,其影响主要集中在调强放射治疗中,其能够增强危机器官直肠的高剂量区,而对靶区以及其他危及器官的影响较小。针对盆腔或其他存在气腔结构组织的放射治疗技术,需要考虑气腔结构对治疗技术的影响,合理选择治疗方案。

参考文献

[1]魏华丽,叶玉蝶. 集束化营养干预对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营养状况和生存质量的影响[J]. 中国实用医药,2021,16(21):4-7.

[2]岑碧芝,李丽萍. 精准化护理策略预防非霍奇金淋巴瘤化疗患者PICC血流感染的效果[J]. 国际护理学杂志,2020,39(13):2424-2426.

[3]简会琴,寿黎红,方遒. 个体化心理护理在非霍奇金淋巴瘤化疗患者中的应用[J].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20,26(24):3379-3381.

[4]浦晓瑜,徐琳洁,赵薇. 协同心理护理应用于非霍奇金淋巴瘤化疗患者对心理弹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 国际护理学杂志,2020,39(6):1037-1040.

[5]岳晶晶. 个案管理的延伸护理服务在非霍奇金淋巴瘤化疗患者中的应用观察[J]. 云南医药,2020,41(3):309-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