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农业物联网技术的智慧农业研究进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2-13
/ 2

基于农业物联网技术的智慧农业研究进展

李旖婷 季强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450046



【摘要】随着我国科技实力的提升,许多现代化技术被广泛的应用在农业中,新兴技术的出现为农业发展创造了更有利的条件,可以说对传统农业发展有重要意义。物联网技术的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可以大大提升了农业生产的质量和效率,进一步推动我国现代化农业的发展。本篇文章以农业物联网为研究对象,针对实际问题进行了分析,并结合实际情况阐述了对我国智慧农业发展有利的方法,对全面推进我国智慧农业发展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智慧农业;物联网技术;发展现状;解决策略

我国的总GDP中农业生产总值占据着很大的比例,我们不能忽视农业生产为我国带来的经济效益。在2019年的时候我国颁布了中央一号文件,其中提到数字化农村战略,结合实际情况扩大农业物联网的应用范围。在信息化时代的背景下,物联网技术的出现为农业发展与智慧型发展模式创造了更好地融合条件,使得农业发展核心技术得到了较大的完善。目前,智慧型农业发展在我国现代化农业发展中有不可或缺的地位。

1.农业物联网的内涵

在19981年的时候,相关研究人员对物联网进行了定义,之后又被叫做EPC系统。到了2005年的时候,国际上许多发达国家都越来越重视农业物联网技术,一系列文件的提出给我国的农业物联网技术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压力。物联网是互联网衍生出的一种产物,农业物联网可以被新技术进行通知,有效的提升农业生产的效率、质量,能够为我国农业生产带来更高的收益。

2.智慧农业的内涵

农业生产最核心的内容就是智慧农业,发展智慧农业可以提升农业生产经济效益,作为农业发展过程中的具体表现形式,是发展中国家实现经济大增长的重要手段。智慧农业的出现是信息化时代的产物,通过物联网技术对传统农业生产进行改进和完善,实现精确化生产、数字化表示,能够有效地监督生产过程中的各个环节,针对实际问题作出科学的决策,是我国农业发展的核心技术。

3.国内智慧农业现状

现在的物联网技术不仅在城市中被广泛应用,在农业生产中也被逐渐重视。如今,我国智慧农业的发展得到了不错的进展,标准化技术以及实际应用逐渐完善。我国很多农业发展高新区域都已经实现了物联网技术。物联网技术可以对农业生产的各个过程进行监控,然后把准确的数据反映给农业部门,有利于农业部科学的制定下一步的决策。不过在很多较为贫困的地区,大众对农业物联网技术的认知程度还不够,所以当地政府部门需要加强农业物联网的宣传力度,让更多农民了解到农业物联网,扩大农业物联网生产模式,提高农村农民的农业生产收入。我国农业物联网的发展相对于其他发达国家来说较晚,还有很多实际问题需要解决,例如自动控制技术,目前还没有标准化的操作流程,集成技术存在较多问题,运行机制和模式有待完善。

4.当前我国农业物联网存在的问题

4.1基础设施不成熟

现在,我国农业物联技术基础设施还需进一步完善。可以说信息化基础设施是整个物联网技术的核心,没有前者作为铺垫物联网技术很难实现,并会直接影响到农民的农业生产效率,农民的经济收入也无法得到提升。物联网技术下的智慧农业体系还不够标准,产品结构稳定性较差,功能还未完善等都是影响较大的实际问题。技术的应用和农业基本原则出现了严重的脱节,也是农业物联网发展效果不理想的主要原因。现在农村大多数劳动力都选择去大城市发展,农村的农业生产结构有很大的变动,虽然还有一些农民选择家庭生产模式,但是在信息化时代的影响下,他们这种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无法适应当前社会的需求。

4.2资金投入力度不足

如今,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得到了很大的提升,智慧农业发展也被社会广泛关注,政府部门为了响应物联网农业发展的号召,在农业物联网中投入的资金也逐渐增多。智慧农业能够针对各类生产对象需求,通过先进的设备和网络的建立控制生产过程,确保农业生产稳定发展。不过智慧农业生产需要大量的资金作为支撑,相比于传统农业发展有更高的成本,而且需要很长的运营周期才能收获利益。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智慧农业刚刚起步,即便投入大量的资金也无法超过其他发达国家,同时也不能过于依靠经济市场,这就需要政府进行相互协调。而且,由于智慧农业产品还没有被完全认证,很多农产品质量得不到保障,也会影响到市场对智慧农业产品的信任。

4.3专业技术人员不足

劳动力是经济发展的基础,当前智慧农业相关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稀缺。现在很多大学生追求比较高,也渴望更高的舞台展示自己,所以都不愿意回到家乡。导致农村地区的劳动力都是孩子和老人,农村地区人口老龄化的问题也是智慧农业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现在的农业物联网技术还需要进一步改进,政府要加强农业物联网的宣传力度,积极引进先进的技术设备。现在大部分农业生产者对物联网技术的认知程度还不够,而且不能熟练地操作物联网技术,专业技术人员的稀缺将会直接影响到农业物联网的稳定发展。

5.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慧农业发展策略

5.1加快人才培养、提高创新力

为了让物联网技术和智慧农业相结合,政府部门必须要重视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通过媒体等其他渠道进行宣传,让更多有兴趣的人才了解到物联网行业,并在高校或者社会中建立更多专业的组织和单位,技术型人才会给农业物联网和智慧农业带来更多的创新,人才培养也是物联网技术下智慧农业发展的重要举措。

5.2合理布局,平衡发展农业物联网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智慧农业的发展还有很多实际问题需要解决,为了将物联网技术合理的应用到智慧农业中,首先应该分析智慧农业发展需要的条件,通过合理的布局让物联网技术可以在一个稳定的环境下应用到智慧农业,减少外界环境的不确定因素,提供安全的运行环境,促进智慧农业的健康发展。

5.3夯实“智慧农业”物联网技术应用基础

当地政府要结合实际情况,将当地的农业、养殖业实现标准化生产,推动农产品在市场中的流通,并建立体系化的生产模式。土地流转制度也是影响物联网技术发展的因素,解决土地流转制度的问题,让农民自愿提供土地并给与一定的赔偿。政府部门也可以引入经济组织和农民专户建立合作关系,为当地引入知名的企业和品牌,根据当地的人文特色和环境优势等,构建一个新的产业链,改变传统的农村发展模式,在促进农业生产的基础上,能够为农村地区创造更高的收益。农业物联网技术面向的群体较为广泛,带有一定的公益性,对资金的需求量较大。所以政府部门需要作为主导者,要积极加大资金的投入力度,从而解决人才、财力和物力三个问题,缩小农村和城市地区之间的经济差距,也是农村地区后代发展的基本保障措施。

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对智慧农业的内涵、发展现状进行了阐述,并结合实际情况提供了一些能够帮助我国智慧农业稳定发展的方案。我国政府重视在智慧农业中引入物联网技术对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有重要意义,同时也遵循了我过传统农业生产的必要原则。农业物联网技术发展的过程是一个不断适应新时代的过程,通过不断的完善使得农业物联网可以全面应用在我国农业生产中国,有利于我国农业生产领域健康发展,对提高我国国际影响力有关键作用。同时物联网技术的出现不仅仅影响到了农业生产,对我国其他领域的进步也有很好的效果。本文的研究对我国农业生产实现科学化、标准化和国际化发展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李宝.农业物联网技术应用及创新发展对策研究新农业[J].2021,(19)

[2]崔嘉伟.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农业环境数据分析与处理研究[J].信息记录材料.2021,22(09)

[3]颜廷州.加快农业物联网建设赋能县域农业高质量发展[J]中国农技推广.2021,3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