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中篮趣,尽显幼儿本色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2-15
/ 2

竹中篮趣,尽显幼儿本色

赵澜澜

张家港市泗港幼儿园

摘要:

我园探索实践“自然生长观下幼儿篮球启蒙教育课程的开发研究”, 充分挖掘篮球活动的教育价值,开发了一套适合我园各年龄段幼儿的游戏化篮球活动的园本课程。微课程,主要指基于学校资源、教师能力与学生兴趣,以主题模块组织起来的相对独立与完整的小规模课程,具有“短、小、精、活”的特点,适用于学校教育的各个阶段及各种课程类型。

关键词:

篮球活动;竹子;辅助作用


我园的篮球园本研究课题的开展,有效地发展和提高了幼儿的基本篮球技能和身体素质,使幼儿的情感需要得以满足,进而促进心理和身体的健康发展。微课程是校本课程的重要形式,可以纳入到学校的课程体系中。针对幼儿园的微型课程,我们理解是:立足于幼儿园实际,体现幼儿园特色,以促进幼儿园孩子的发展为目标,全面贯穿幼儿学习、游戏以及一日生活的主题鲜明、形式多样的、组织灵活的小型主题活动。我班竹子微课程就是选择了竹子这种自然物,从中挖掘竹子的各种功用,使之与孩子的学习游戏活动产生奇妙的效果。

怎样将竹子元素和篮球活动结合在一起?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做了以下的探索研究。

  1. 特色环境,营造氛围

环境是幼儿的第三位老师,它作为一种隐性课程,对幼儿的影响是不可低估的。在探索竹子和篮球活动联系的过程中,我们也巧用环境,从主体环境和游戏环境入手,为孩子的探索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1.主题环境创设,激发孩子兴趣。

主题环境是根据我们主题的实施进程而不断变化的。在每一个主题开始时,老师、孩子、家长都会一起收集资料,我们会根据孩子的兴趣和需要把收集的部分资料布置成漂亮热闹而温馨的主题墙,供幼儿欣赏和自由讨论,并从中获取知识,激发探索的欲望。

在我班微课程开展期间,为了研究我班的班本竹子微课程,我们给孩子创设了一个积极开放的环境,让孩子充分感受到竹子的这个氛围。整个主题环境使用了绿色为主打色,主题版块利用熊猫和竹子,创设了竹子林中的熊猫的主题,教室内的吊饰也用上了熊猫竹子的图片,充分显示了竹子的氛围。

在主题环境的创设过程中,最重要的离不开孩子的作品。利用各种材料,油画棒、颜料、彩纸等等,让孩子发挥自己的创作欲望,孩子们用自己稚嫩的画笔画下了自己对于竹子和篮球的印象,歪歪扭扭的线条、鲜艳的颜色,显示出了孩子的真实艺术水平,表达出了孩子对于篮球和竹子的感受和理解。

2.游戏环境的创设,凸显孩子的活力。

游戏环境也是环境创设的一部分,要给孩子一个空间广阔、材料丰富的区域活动环境,保证孩子游戏的进行。在这个环境中,我们需要考虑各区域安排的性质和要求,体能区可以给孩子们提供篮球和竹子,让孩子自己要探索篮球和竹子的联系,怎样让两种物品有效联系起来,让孩子在篮球活动中锻炼某个能力。在科学区中除了提供这两种材料,还可以提供多种用于探究的材料,比如放大镜、剪刀、锤子等等,用于幼儿的探索活动。在艺术区中,也可以提供一些节奏感较强的音乐,探索竹子和篮球之间的音乐联系。

只有给孩子们提供强有力的材料支持,孩子的潜能才能得到充分的挖掘,找寻到竹子和篮球之间更多的联系。

二、特色课程,亲身实践

篮球活动的开展离不开各种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竹子作为一种资源,不仅有结实耐用的外观,也能有多种玩法的灵活,更可贵的是材料取自于自然,天然、环保又容易获得,与健康教育的理念不谋而合。竹子和篮球如何联系在一起,怎样将竹子作为辅助工具,探索竹子的各种玩法,运用到幼儿的学习活动中去,我们经过不停尝试不停探索,找到了篮球和竹子的正确使用方法。

1.学习活动精细化,挖掘竹子和篮球的联系。

我园老师运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将竹子作为篮球游戏的辅助工具,运用到篮球活动中去。体育活动《熊猫运粮》,将活动目标定为:能知道竹子中空的特点,知道是大熊猫爱吃的食物。能运用竹篮身体保持平衡进行挑担运粮。在活动中能与同伴合作运动的乐趣。从目标出发,创设大熊猫找食吃情境,激发孩子的学习行为,寻找扁担(竹竿)的帮忙。让孩子自由探索挑扁担的技能,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发挥自己的学习主动性,思考竹子和篮球之间的联系,怎样将篮球用竹子运过去,发展孩子的平衡能力。之后再进行“熊猫运粮”的游戏,将学习到的技能通过游戏的方式进行强化练习。

2.区域游戏常态化,加深竹子和篮球的联系。

游戏是孩子的天性,区域活动是孩子最喜欢的活动,在区域游戏中,孩子自己选择想要玩的游戏。在区域游戏中,我们给孩子提供的是低结构的材料,竹子正符合了这一特点,它是随处可得的自然物,符合区域游戏对于游戏材料的要求。我们将竹子提供到游戏区中,给孩子准备足够多的竹子材料,保证竹子的安全性,放手给孩子学习研究。在游戏前确定主题,给孩子自主的学习研究机会,探索竹子在篮球活动中的作用。

在科学区里,孩子们拿着篮球和竹子,不停地用竹子敲击着篮球,秋秋边敲边说:“我用竹竿敲着篮球,发出来的声音真好听啊!”玲玲说:“我来试试。”玲玲一敲:“真的挺好听的。”“那用手敲篮球是什么声音呢?”波波问到。三个小家伙有了疑问马上就开始实验了,一会用竹子敲敲,一会又用手敲敲,发现声音果然是不一样的。孩子们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只要提供给他们足够的游戏材料,他们就能发现材料的许多玩法。将竹子和篮球给孩子们,他们还能发现原来竹子敲篮球的声音和手敲篮球的声音是不一样的。这是孩子们经过自己的实验探索得知的结果,也体现了孩子的学习主动性。

三、家园互动,探寻竹子和篮球的更多可能。

家长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家长的职业、阅历、特长对幼儿园来说就是一笔丰富的教育资源。在课程发展的过程中,也离不开家长的支持和帮助。

1.家长和幼儿的互动,促幼儿积极性

在家长的帮助下,孩子们去寻找生活中的竹子,完成了竹子和篮球的调查问卷,和孩子们一起探索生活中竹子和篮球的联系。孩子们在和家长共同找寻竹子和篮球活动,这一寻找的过程,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寻找体验,而是一次发现生活中更多美好事物的过程。他们不仅体验到一根原本生长在泥土中的竹子,神奇地变成了各种竹制品,这是劳动人民的智慧创造;他们还充分感受到了小小的竹制品在生活中却起到了大大的作用,从而更加热爱生活,懂得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还发现了原来竹子和篮球之间是有着深深的联系的,在篮球活动中竹子作为辅助工具有着很多的操作性实践性,来辅助篮球活动更好的进行。这样的亲身感受是一次精神的洗礼,更是一次成长的经历。

2.家长和老师的互动,促活动的完整

在竹子和篮球活动研究中,家长的参与给了我们老师很大的帮助。家长协助我们收集各种有关的信息,帮我们从网上下载各种资料,参与我们的家园开放日活动等。

还有的家长也积极参与到家长助教活动中来,在助教过程中和孩子们一起探讨竹子和篮球可以怎么玩,多角度挖掘竹子的辅助作用,有效地激发孩子探索的欲望,支持孩子的学习探究活动。在培养孩子优秀的学习品质过程中,也不断提高孩子的篮球水平和能力。可以说,我们的方案活动能顺利开展下来,离不开家长热心的支持。活动下来,发现那些积极支持我们的家庭,他们的孩子的参与性更强,他们探索的热情也更高。

《纲要》指出:幼儿园的活动要以游戏为主要活动形式,篮球游戏的组织形式也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要让篮球游戏活动更加有趣、有效,更好提高孩子的基本篮球技能和身体素质,促进孩子的心理和身体的发展,还需要借助其他的辅助材料,竹子就是这样一种材料。在篮球活动中,我们探索到了竹子的各种价值,挖掘了竹子的各种辅助作用,并将之用于孩子的篮球活动。

参考文献:

1.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 ,李季湄、冯晓霞,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