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气阈在评价高原体力劳动强度分级中的应用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2-19
/ 1
摘要目的探讨通气无氧阈(VT1)、第二通气无氧阈(VT2)在高原作业人员体力劳动强度分级中的应用,为制定适用于高原环境的体力劳动强度分级标准提供参考。方法于2018年8月,采用整群抽样法抽取某公司不同海拔高度变电站的88名男工为研究对象,分为平原组(500 m组)和各高原组(2 000、3 000、4 000 m组),通过功率自行车模拟不同强度劳动负荷,运动心肺功能测试系统记录平原组和各高原组工人在安静状态时和到达VT1、VT2以及峰值摄氧量(VO2Peak)时摄氧量(VO2)、心率(HR)、单位体表面积能量代谢率(E/BSA),并比较平原组和各高原组工人在VT1、VT2和VO2Peak时相对于安静状态的比值和劳动潜力。结果安静状态时,与平原组比较,2 000 m和3 000 m组工人HR和E/BSA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VT2时,与平原组比较,4 000 m组工人HR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O2Peak时各高原组工人VO2和E/BSA均低于平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VT2和VO2Peak时,各高原组工人VO2、HR和E/BSA相对于安静状态的比值均低于平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安静状态和VT1时,与平原组比较,各高原组工人VO2和E/BSA剩余百分比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VT1、VT2和VO2Peak为分界点,VO2、HR和E/BSA为指标,可以将高原体力劳动强度分为4个等级,即中等、重、极重和极限体力。结论利用通气阈对体力劳动强度进行分级是可行的,建议将VT1、VT2应用于高原作业工人体力劳动强度分级,以补充和优化我国现行体力劳动强度分级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