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外伤清创869例护理体会刍议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2-21
/ 2

急诊外伤清创 869例护理体会刍议

张伟 骆家军 董晶

(大庆油田总医院 黑龙江大庆 163001)

摘要:目的 讨论急诊外伤清创方法和护理要点。方法 回顾本院869例急诊外伤患者临床资料,随机分成对照组(435例)和研究组(434例),为所有患者清创,采用不同护理方式,对比护理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护理前情绪护理前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存在显著差异(P<0.05);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差异显著(P<0.05)。结论 针对急诊外伤患者,在正确清创基础上,应当进一步加强护理干预,减少患者负性情绪的同时,缓解患者疼痛感,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关键词:急诊外伤;清创方法;负性情绪;疼痛评分;护理满意度


外伤患者是急诊科常收治的患者类型之一,以手外伤为例,会出现皮肤出血、骨折、撕脱等临床表现。清创是针对手外伤的行间治疗方式,可以对损伤组织进行修复,避免患者外伤感染。在清创之余,应重视科学的护理干预,从而提高患者预后康复质量。为讨论适合急诊外伤患者的清创和护理方法,本研究将以869例急诊外伤患者为研究样本,展开有关研究,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本院869例急诊外伤患者临床资料,随机分成对照组(435例)和研究组(434例)。对照组男女比例263:172,年龄均值(36.95±7.38)岁;研究组男女比例257:177,年龄均值(37.02±7.43)岁。两组患者基线资料的对比,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对比。

1.2 方法

1.2.1 清创方法

为所有患者清创,首先对患者外伤位置进行检查,视情况应用X线等影像学手段检查,若患者有严重的失血状况,应当进行血常规和其他生化指标的检查,明确患者血型,为后续输血做准备。其次,护理人员应在手术之前,将患者受伤情况、手术流程和预期效果告知患者及其家属,避免后续发生护患纠纷。另外,清创时应当和清创术要求相符,在麻醉的前提下,若患者创口污染情况严重,则需要先用肥皂液清洗,后续用生理盐水重新清洗。清洗的重点是将凝血块、伤口异物、失活组织等部分切除,科学选择缝合方法,并利用稀释过的碘伏液对创口进行消毒。

1.2.2 护理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询问患者疼痛感受,提醒患者避免感染。研究组行优质护理,具体包含以下方面:首先,心理护理。患者往往因为创伤处剧烈疼痛,或者出血情况严重,高估病情的严重性,产生极强的紧张与恐惧心理,导致生理状态受到影响。此时护理人员需要和患者多加沟通,安慰和鼓励患者,缓解患者心理压力,树立患者治疗康复的信心,争取患者的配合,从而强化治疗效果。另外,术后护理方面,清创并包扎伤口之后,应为患者静注抗生素,避免出现感染现象。若患者疼痛情况较严重,可以在指导患者深呼吸,保证身体放松的前提下,或者视情况给予镇痛药物,同时将外固定解除,为患者进行功能训练,争取尽快恢复患者手部功能。

1.3 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患者负性情绪情况(SAS、SDS量表,分值越高,情绪越差),以及护理满意度。

1.4 统计学分析

本组研究采用SPSS 24.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用χ2检验计数资料,用t检验计量资料,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时,P<0.05。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负性情绪对比

两组患者护理前情绪护理前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存在显著差异(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负性情绪对比(6212fafcdc026_html_6e623fb9647fac2e.gif ±s,分)

分组

例数

SAS评分

SDS评分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对照组

435

65.31±5.92

44.63±4.61

62.58±4.93

50.36±3.14

研究组

434

65.54±6.12

39.52±3.82

63.15±3.96

45.63±4.19

t

-

0.563

17.789

1.879

18.833

P

-

0.574

0.000

0.061

0.000

2.2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差异显著(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n(%)]

分组

例数

十分满意

比较满意

不满意

总满意度

对照组

435

173(39.77)

168(38.62)

94(21.61)

341(78.39)

研究组

434

252(58.06)

146(33.64)

36(8.29)

398(91.71)

χ2

-

-

-

-

30.272

P

-

-

-

-

0.000

3 讨论

清创是针对急诊外伤的常用紧急处理方式,通常在用清水完成对创面的清洗之后,会用到医用棉球擦拭创面,从而在抑制患者出血现象之后,避免患者发生感染现象。但是清创效果,有时并不完全和清创方法本身相关,也和护患之间的配合情况有较大关联。由于很多患者外伤发生相对突然,自身并没有做好充足的心理准备,因此,很容易因为心理原因,导致生理层面血压升高,面色变得苍白。这就需要重视对患者的心理护理,使患者保持平和的心态。此外,鉴于患者持续的疼痛感会对康复效果产生影响,因此应告知患者正确的呼吸方法,帮助患者转移注意力,或者适当给予止痛药,进而帮助快速愈合患者创伤。

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护理前情绪护理前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存在显著差异(P<0.05);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差异显著(P<0.05)。证明针对急诊外伤患者,在正确清创基础上,应当进一步加强护理干预,减少患者负性情绪的同时,缓解患者疼痛感,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参考文献:

[1]熊小龑,张兆国,刘超,程希庆.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在手外伤感染创面修复治疗中的应用[J].中国基层医药,2019,26(9):1042-1045.

[2]张华[1].基于CRAMS评分法的护理干预对急诊手外伤急救效果与恢复状况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20,17(9):150-152.

[3]涂元翠,江起庭,万玲,陈会,马春红.急诊手外伤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及护理对策[J].实用手外科杂志,2019,33(1):115-117.

[4]张燕,李静,高源.优质护理服务在优化急诊手外伤患者入院流程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7,14(3):144-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