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勤训练期间训练伤现状调查及原因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2-24
/ 3

卫勤训练期间训练伤现状调查及原因分析

巩博 马涛 董晶晶 张伟 *

空军军医大学空军卫勤训练基地军事体育教研室

摘要:目的:调查某部卫勤基地化训练期间训练伤现状以及原因。方法:采用随机调查的方式对325名参与集训的人员展开调查,了解其出现训练伤的实际情况,并且分析造成训练伤的根本原因。结果:通过对最终的训练伤总体情况进行分析,发现在各个部位中,下肢受伤的几率最大,发生率达到了15.38%,占总数325的50%,并且在剩余的受伤位置中,腰部、上肢也是发生训练伤比较多的位置,剩余头颈部位、胸腹部位以及其他部位发生的几率相对比较小。同时,通过进一步调查,发现在所有的训练项目中,3000米跑训练中造成人员受伤的几率最大,其次为器械训练、蛇形跑训练。其他的如俯卧撑、仰卧起坐等,出现训练伤的几率相对比较低。结论:根据调查结果,在实际的训练中,存在多种因素容易导致人员受伤,需要从训练项目内容的选择和规划入手,通过科学合理的安排体能训练在基地化训练期间的比例和强度,保证训练效果的同时,减少人员受伤的情况出现。

关键词:体能强化集训;训练伤;现状调查及原因


卫勤基地化训练期间会进行体能训练项目,也是造成人员受伤的一个重要因素,一旦出现训练伤,不仅会影响相关的训练效果,同时也会造成相关人员产生较大的心理压力,对于保证卫勤训练的效果和质量非常不利。因此,当前有必要通过调查和分析,在准确了解训练伤现状的基础上,分析训练伤出现的根本原因,并且提出相关的完善措施。本次主要是对325名参与基地训练集训人员的训练伤具体情况进行研究,具体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参与本次调查研究的人员共325名,均为参与基地化训练人员。在实施调查之前,分析了所有人员的相关资料,在体格检查、心理健康方面均良好,符合调查标准。

1.2方法

调查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将325名体能强化集训人员的受伤原因、受伤当时参与的训练项目、受损后的资料情况等进行统计分析。在分析完成后,整理好对应的数据信息,并且汇总成表格实施最终的分析[1]

1.3观察指标

根据相关的训练伤诊断标准以及医疗诊断,确定所有伤均符合训练伤的标准。

2结果

2.1训练伤总体情况

如表1,通过对参与训练的325名学员进行调查,发现共有96名学员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损伤,具体人数、发生率和占比情况如下。

表1训练伤总体情况分析

受伤位置

下肢

上肢

头颈

胸腹


其他

人数

48

18

11

4

4


11

发生率

15.38

5.53

3.38

1.23

1.23


3.38

占比

50

18.75

11.45

4.16

4.16


11.45

2.2训练伤发生项目

如表2,通过进一步调查,对96名训练伤学员的训练项目进行分析,发现占比最高的项目为3000米跑项目,其次为器械、蛇形跑、仰卧起坐以及俯卧撑,具体如下。

表2训练伤发生项目情况分析

项目名称

3000米跑

器械

蛇形跑

仰卧起坐

俯卧撑

其他

人数

42

30

8

6

4

6

发生率

12.92

9.23

2.46

1.84

1.23

1.84

占比

43.75

31.25

8.33

6.25

4.16

6.25

3讨论

体能是卫勤保障能力的重要支撑之一,如何确保在体能基地话训期间实现提升训练效果的基础上,又能够有效减少训练伤发生,是军事训练研究中一直以来的重点内容[2]。这主要是由于体能强化集训自身就具备强度较大、持续时间长以及训练科目集中的特点,尤其是针对一些刚刚参与训练的人员,无法在短时间内适应高强度训练,加上在技巧上掌握不够熟练,非常容易发生训练伤。由于不同群体、不同人员在训练伤发生位置和项目内容等方面,会存在比较明显的差异性[3]。因此,针对训练伤的发生也存在一定差异性。根据本次的研究可以发现,本次研究中发生训练伤最多的位置是下肢部位,造成训练伤出现的主要项目因素为3000米跑和器械训练。因此,为了能够更好的降低训练伤发生几率,需要根据造成训练伤发生的具体原因,制定出针对性的解决措施,具体内容如下。

3.1体能训练期间训练伤原因分析

根据基地化训练期间体能强化训练的特点,发生训练伤的基本原因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内容:一,训练过程中选择的训练安排不够合理,一些训练中仅仅以训练大纲作为目标制定训练计划,造成训练计划于参与训练人员的实际情况不相符,进而影响了训练的实际效果,并且容易发生训练伤,对参与训练人员的身心健康非常不利。二,传统训练理念非常严重,对于科学训练的理解不够透彻,无法将其应用在实际的训练指导中,造成训练人员长时间参与机械式训练,增加了训练伤的发生几率[4]。三,参与训练人员的心理素质有待加强,其自身并没有做好思想准备,害怕、恐惧的心理非常严重,无法按照训练技巧参与训练,非常容易发生训练伤。

3.2科学开展基地化训练避免训练伤的具体对策

为了能够有效规避训练伤发生,按照以上发生训练伤的原因,制定出了以下几点完善措施,具体内容为:一,科学制定训练大纲。为了避免训练伤,需要制定周密的训练计划,严格按照训练计划执行,真正做到因地制宜、因材施教的训练,保证训练效果和训练安全性。同时,需要按照实际情况,准确的选择训练方式、场地以及内容,将各个因素有机结合在要一起,形成合力,提升训练合理性,避免训练伤发生[5]。二,准确落实科学训练。在实际的体能中,需要按照个体情况针对性的开展训练,不能够超负荷训练,需要实施科学的统筹和规划,科学组织训练,合理安排负荷,遵循先易后难、先简后繁的原则组织训练,确保能够通过动静结合的科学训练,避免发生训练伤。三,强化人员心理干预。通过大量的实践可以证明,适度开展心理干预,对于减少训练伤发生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同时,通过心理干预能够帮助参与体能强化集训人员减少恐惧、焦虑等心理,这样不仅能够保证训练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还能够降低由于心理素质不见引发的训练伤。四,有效加强医务介入。在训练过程中一方面需要强调“轻伤不下火线”的积极思想,同时医务人员迎合需要加强巡视工作,针对现场发生的轻型训练伤,需要及时的进行处理,及早诊断、及早治疗,对于避免形成慢性损伤,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6]。五,合理制定生活制度。针对基地化训练期间体能强化训练来说,由于其自身有着强度大的特点,因此,在日常也需要加强相关人员的身体素质,通过引导其参与体育锻炼等方式,为后续相关人员更加有效的参与体能强化集训提供一定支持。同时,也需要保证参与训练人员饮食结构的合理性,不断提升身体素质,减少训练伤发生。

综上,基地化作为非常必要的军队卫勤能力组训形式期间进行体能强化训练必不可少,而在进行体能训练时,要保证训练过程能够更加有序的开展,就需要在明确造成训练伤发生的原因基础上,针对性的制定相关完善措施,以此保证能够通过更加完善的体能强化集训,减少训练伤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吴成冲. 北京某部队新兵集训训练伤特点及预防思考[J]. 东方药膳,2019(14):286-287.

[2] 李菁. 新兵集训期间训练伤发生情况的研究[J]. 中国保健营养,2019,29(19):49.

[3] 陈明骏,郑毅,卢跃云,等. 陆军某国际军事竞赛集训队训练伤调查分析[J]. 东南国防医药,2019,21(4):443-445.

[4] 马国文,阿不都外力·沙塔尔. 功能动作训练对集训期间军事训练伤的预防效果探究[J]. 饮食保健,2019,6(22):55-56.

[5] 王小明,李斌,杨学胜,等. 云南某部队新兵集训训练伤原因分析及对策[J]. 西南军医,2018,20(6):687-690.

[6] 邹彬,顾伟. 海军某部新兵入伍集训期间常见疾病分析[J]. 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2020,38(1):27-28,32.作者姓名:巩博 ,性别:男 民族:汉 籍贯(省、市):陕西商洛 职称: 中级 学位:硕士 主要研究方向:军事体能训练 现就职单位:空军军医大学空军卫勤训练基地军事体育教研室

通讯作者:姓名:张伟,性别: 男 民族:汉,籍贯(省、市):陕西,大荔,职称:教授, 学位:大学本科,主要研究方向:军事体育教学训练。

军事训练(单个人员训练)项目,课题编号sz04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