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安全管理水平提升的保障措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3-16
/ 2

企业安全管理水平提升的保障措施

季震宇

扬州大学商学院 江苏 扬州 225000

摘要:现代企业中,企业的安全管理是至关重要的,它决定着企业的发展前途。因此,企业必须要采取相应的措施,不断提高企业安全管理水平。我国也出台了相应的法律法规,不断提高社会上各个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减少不必要的财产损失。但是,部分企业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导致该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不高,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影响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基于此,本文首先分析了企业安全管理的含义以及现状,随后从三个方面讲述了现代企业应该采取怎样的策略去提高安全管理水平,以此来供相关人士交流参考。

关键词:企业安全管理;水平提升;保障措施

引言:

在实际生产中,企业应该提高对生产步骤的安全管理,保障整个企业生产高效、安全的运行。近年来,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越来越多的机器设备进入到企业生产中。但是,这些机器设备也给实际生产带来了一定的隐患。工作人员很容易受到伤害,从而造成一定的财产损失。因此,企业必须要重视安全管理工作,采取多种策略,不断提高安全管理工作质量,保障企业的正常运行。

一、企业安全管理的含义以及现状

  1. 概述

企业安全管理就是指在实际的企业生产中,为了保护工作人员以及相关仪器设备的安全,避免出现意外情况,造成财产损失而开展的工作。企业安全管理是一个系统的工作,工作人员必须要有计划、有组织的进行,照顾到实际生产中的方方面面[1]。企业安全管理的实施还需要结合企业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安全管理制度,不断推进安全管理工作。

  1. 必要性

虽然企业安全管理工作在企业管理中是重要部分,但是实际企业安全管理工作仍然没有落实到位,存在一些问题。首先,工作人员安全理念不够。安全管理工作就是在企业生产中,工作人员始终秉持着安全的原则进行。但是由于工作人员不具备相应的理念导致他们的工作过程中存在一些纰漏,容易出现安全事故,这对于企业安全管理工作有很大影响。因此,提高个人的安全防范意识是非常重要的。个人安全防范意识提高就会减少风险发生的概率,提高企业安全管理水平。其次,监督管理体系不完善。对于安全管理工作的监督管理体系,部分企业是非常匮乏的,甚至没有。这也导致实际企业生产中,安全管理监管不到位,很容易出现问题,影响企业的后续发展。除此之外,部分工作人员由于自身安全工作到位,但没有得到部门重视,从而失去工作积极性,导致敷衍对待后续工作。而对于不认真对待的工作人员没有受到批评指责,后续也不能改正。这些都不利于企业安全管理工作的进行。第三,职业安全培训敷衍了事。为了应对政府及相关部门的检查,企业必须要进行一定的安全培训[2]。但是他们并不能够发挥培训的真正作用,参与培训的人员均是敷衍了事,没有认真学习培训知识,导致出现安全事故时无法应对,造成更多严重后果。最后领导人员不重视。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它的经济效益是非常重要的。很多企业的领导人员过于重视它的经济效益,而忽略了企业生产的安全,导致材料选择、生产过程等存在问题,影响企业安全管理质量。

二、提高企业安全管理水平的策略分析

(一)提高企业安全管理宣传力度

要顺利推行企业安全管理工作,首先要做的就是加强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增强员工的安全意识是一件长远的工作,企业要认真对待并一直坚持。只有建立了相关的安全意识,工作人员才能在日常生产中落实安全工作,不断提高工作安全质量。为了让安全人员对安全工作有正确的认识,企业必须要加大相关宣传力度。通过各种宣传手段,让工作人员逐渐认识到安全教育的重要性,从而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能够认真对待日常工作,避免出现纰漏而造成财产损失。企业宣传可以采取定期讲座、宣传手册、管理人员的督促等多种方式进行,让工作人员从多方面认识到安全管理是每一个工作人员的任务,必须要认真对待,一刻都不能有所懈怠[3]。安全讲座时,可以采取一些实际生产的事例让工作人员进行分析。通过他们所熟悉的例子引入,提高工作人员的积极性,认真参与讨论,分析日常生活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并不断改进,提高生产的安全水平,促进企业繁荣发展。

(二)明确每一位员工的责任

在现代企业中,很多安全事故发生以后,各个工作人员都互相推卸责任,导致后续处理很难进行,影响企业形象的建立。因此,为了提高现代企业安全管理质量,管理人员必须要分工明确,将每一个岗位的责任落实到每一个工作人员身上,让企业管理透明化。企业内的责任明确,有利于人才的培养,促进企业建设。一旦出现问题可以追责到每一个人,公平公正的处理各种问题,增强企业的民主程度。将责任落实到每一个工作人员身上也能够让工作人员认识到自身岗位的重要性,从而不断加强对岗位的检查,减少错误,提高安全管理质量。除此之外,在日常生产中对安全管理工作做得优秀的员工,企业要进行嘉奖并鼓励其他员工向优秀员工学习,不断提高每个员工的安全意识,让他们看到实际生产中有哪些不安全的因素并进行改正,提高企业整体的安全质量

[4]。而对于日常生产中没有严格按安全管理制度行事的员工,管理人员也要进行批评,让他们积极改正,并对他们进行思想教育,促进他们思想观念的转变,使企业内的每一个员工都能够把安全放在首位。

(三)加强各部门间的沟通交流

企业的生产工作涉及到很多部门,只有各个部门相互协作、共同协调好,才能够使它的生产工作顺利进行,保障企业的平稳运行。而为了保证企业生产中的安全管理,各个部门之间也必须要及时沟通、交流,保证信息的共享,才能够提高它的安全管理水平。一线工作人员是离生产安全最近的,他们对于企业安全有很多经验。因此,必须要加强与一线工作人员的沟通,从他们的经验中了解企业生产存在的安全隐患并及时改正,实现管理制度的完善,有利于管理监督的进行。而在日常工作中也必须要让一线工作人员不断更新工作状态,了解生产动向,以便应对突发状况,降低企业的财产损失。通过学习一线工作人员的经验,还能够提高其他工作人员应对突发状况的能力。企业内各个部门通过交流、不断协调工作,保证生产工作的有序进行,这能够大大提高企业安全生产质量。除了企业内部需要沟通交流以外,企业之间也必须要时常保持联系。企业与企业之间除了存在竞争关系之外,他们还具有共同的生产问题。如果能够对这些问题共同讨论分析,发挥各个企业内人才的作用,就能够解决相关行业生产过程中的困难,提高整体行业的生产效率,促进社会的进步。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企业安全管理不仅是国家政府重视的任务,也是每一个工作人员必须落实到位的工作。只有不断提高企业安全管理质量,才能够保障工作人员的人生安全,保证企业稳定发展。而为了提高企业安全管理质量,相关企业必须要加大对安全教育的宣传,在企业内部营造安全建设的氛围。通过学习交流等多种途径,结合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结合,保障企业的安全生产,提高企业的管理质量。对于推进安全管理工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企业要高度重视。组织相关人员不断讨论、学习国内外先进经验,积极解决这些问题,提高企业安全管理质量。

参考文献:

[1]渠皓.企业安全管理水平提升的保障措施[J].财经与管理,2020,4(1):4.

[2]赵玉成.提高企业资金安全管理水平的举措[J].活力,2021(8):2.

[3]马凯,王茂祥,刘长清,等.浅谈企业安全管理水平提升的保障措施[J].科学与信息化,2020(20):2.

[4]戴宏,刘仲平.提高企业安全管理水平的途径[J].2021(2010-1):118-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