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树人,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3-16
/ 2

立德树人,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

于洋

黑龙江省佳木斯市抚远市第四中学,黑龙江 佳木斯 156500

我们党在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的带领下,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看的尤为重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实现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一句“培养什么人?谁来培养人?”点出了教育的根本问题。也使我理清了思路,明确了党的教育方针!

“决定孩子一生的到底是什么?”这是一个值得我们每个人思考的问题。试想,如果一个孩子缺少对生命的认知,一遇到挫折就产生轻生的念头;没有梦想,不知道将来自己想做什么?不懂得分享,衣食富足,却不快乐;不懂得自我保护,研究生、博士生依然被骗被卖;不晓得感恩,事业有成,还殺母,不赡养老人。那么即使这个孩子成绩优异,又能怎么样呢?所以,曾经给我们讲座的老师告诉我们“决定孩子一生的不是成绩而是健全的人格”。我觉得说的特别好!使我的教育思路顿时清晰。

习近平总书记把教育目标的“四育”提升到“五育”,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这个目标更适应我们现在的教育发展,更针对现在我国教育的不足,进行引导。

要培养适应时代需要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不应忽视劳育。当今的青少年,大多数家庭经济条件较好,加上应试教育的影响,父母承担一切家务,让孩子整天沉浸在书本知识学习中,很少参加劳动,即使家里的一些简单的家务,都舍不得让孩子承担,这直接导致孩子不会家务,不会干活,甚至孩子会出现自私的现象,在班级每天值日工作和大扫除中,就会看到有的孩子拖拖拉拉,还抱怨,“为什么让我干?他怎么不干?”、“我都已经扫地了,怎么还让我……”、“这么脏,我可不干,谁愿干谁干?”,可以看出孩子缺乏劳动中不怕苦,不怕累,不怕脏的精神,在劳动中缺乏勇于承担的责任感,多干一点都抱怨,其实这就是平时缺乏锻炼,不知道劳动的意义,家长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应当适当放手,让孩子得到相应的锻炼,更应从小对孩子进行劳动教育,在劳动中可以锻炼孩子的意志力,坚持不懈,勇于承担的品质,还能培养学生合作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我上初中时,学校组织勤工俭学,去地里割黄豆,在劳动中虽然冷点儿累点,但更让我记忆犹新的是,在劳动中的竞争、合作、友善,坚持。以至于我现在工作了,这些宝贵的精神财富,依然使我受益。每个人都是社会主义的建设者,也是劳动者,劳动要伴随我们一生,所以从小不能忽视劳动教育,

要培养适应时代需要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就要改革教育制度,改变考核方式。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人”为出发点和价值取向,总的来说就是培养孩子的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和实践创新六大素养。当今社会纵观我们的教育,存在着不少问题,都体现出综合素质教育的短板,我们的孩子近视的越来越多,体质弱的孩子也越来越多,为孩子的健康问题埋下隐患;虽然,现在国家提倡减负,在双减政策的实施下,校外大部分的补习班停课,但在中考、高考的压力下,孩子是否能够真正的“减负”,值得我们深思。可以说,“在增强核心素质上下功夫”,既是立足于立德树人的长远要求,也是着眼于当下的现实需要。更要从上到下拿出力度来,切实做到实处。

要培养适应时代需要的社会主义建设者,要从家长的思想转变入手。有的家长读书少,尤其是一些发展落后的地区,教育观念还很陈旧,也没有先进的教育理念,更谈不上科学的家庭教育观念了。比如说,有的家长觉得我现在多挣点,给孩子多攒点他们认为有钱很风光,有钱就会生活的好,生活的幸福,孩子的学习成绩就看他自己,愿意学就学,不愿意学就不学,顺其自然吧,然后,就是忙于的工作挣钱,对孩子也疏与陪伴,对孩子的学习也疏于引导,不重视孩子品行、学习习惯的培养,不注重教育的投入;还有的家长一味的推卸责任,“我没文化也辅导不了,愿学啥样学啥样吧,毕业了自己打工养活自己的了......”,觉得大学生毕业了也是给人家打工,我这没文化打工也过得挺好,不关心孩子上学,孩子说不念也可以不念,缺乏对教育的全面认识;还有的家长,一味地追求成绩,把孩子扔进知识的海洋,什么家务活也不用干,什么活动都不参加,一次考不好,孩子就面临“排山倒海”式的批评教育,考个好成绩是唯一目标,考个好大学是终极目标。殊不知这样的教育对孩子的心理健康带来严重的隐患,对孩子幼小的心灵带来终身的阴影。还有的家长认为,我把孩子送到学校,就是让你老师来教育,孩子有什么问题,怎么教育是你们老师的事,不要什么事都找家长,我们家长啥都干了,要你们老师干什么?等等,种种不配合老师的。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如果缺乏关爱,就会让孩子缺乏安全感,让孩子缺乏自信心,对于孩子品格的形成非常不利。尤其是不负责任的父母对孩子漠不关心,让孩子容易产生偏激的想法,也容易让孩子误入歧途。孩子是父母的影子,潜移默化的就会受父母习惯的影响。只有让家长认识到肩负的教育责任,家长才会认真的对待这个问题,才会去想办法跟上时代的步伐,不让自己掉队,不让孩子掉队。

要培养适应时代需要的社会主义建设者,要从课程入手。教育者不能眼中只有书本,只有考试重点。更应重视学生的身心健康,只有坚定的意志,百折不挠的精神,开阔的心胸,乐观的态度才能走的更远,路才能更宽。所以,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学校开始的课程除了基础课程之外,研究校本课程,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增设心理活动课,疏导学生的心理,让学生释放不良情绪,让学生学会调节自己的心情,管理自己的情绪;重视体育课程,锻炼学生的体魄,让学生有个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坚韧不拔的、勇于拼搏的精神和意志力,并且让学生有一个终身都爱好的运动项目,既可以锻炼身体,还可以调节情绪;通过美术课程,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陶冶学生的情操,促进学生的个性培养,完善人格;通过音乐课的开展,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音乐是表达人情绪的一种非常好的渠道,痛苦时可以通过音乐疗伤,兴奋时可以放声高唱,这是让学生终身受益的爱好;重视实践创新课的开展,它以问题解决为载体,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同时让学生学以致用。让学生了解社会发展的需要和时代前沿的科学技术。提前感知未来,更好走向未来!

要培养适应时代需要的社会主义建设者,要改变教师的角色。教师的角色传统的知识传授者,变为学习引导者,活动组织者。老师应该多跟学生沟通、交流。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不断地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对课程的设计不断的进行修改和完善,并且向老教师、优秀的教师学习,与年轻的教师共同成长。要经常进行自我反思,经常进行教科研活动,学习一些信息技术,为教学更好的服务,始终把终身学习放在首位。

培养适应新时代社会主义和建设者,就要加上品德修养,人的品德是人在社会上生存的基础,从小父母就要对孩子进行美德教育,让孩子从小就懂得尊老爱幼,孝敬父母,勤俭节约,有公德心,让孩子成为一个心中有大爱,懂得感恩,懂得“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的道理,一个人即使学习再好,如果没有一个良好的品德修养,那么这个人也不会有多么好的发展,也不会有太高的成就,只有心中有大爱,有大德,才能走得更远,路才会更宽。

浇花浇根,育人育心。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全力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坚持以德导行,开拓孩子的眼界,增强孩子的体质,以美育人,在劳动中培养孩子的意志品质,开发孩子的创造能力。让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一代代传承下去,最终变为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