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管理中现场工程管理的创新管理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3-23
/ 2

工程管理中现场工程管理的创新管理分析

马杰

兵团建设工程质量和安全总站 新疆 乌鲁木齐市 832000

摘要:我国的经济水平在不断的提升,随之生活品质也在逐渐的改进与提升,对于建筑工程的要求标准也随之更多。建筑工程施工中,为满足大众的多样化需求,施工者就要更改传统的施工模式,管理者也要做到与时俱进,积极的引入新时代中的新型管理模式。基于此,本文将对工程管理中现场工程管理的创新管理策略进行分析。

关键词:工程管理;现场管理;创新

1 工程管理中现场工程管理的意义和重要性

建筑是城市发展的尺度,对城市形象产生着重要的影响。在人们的生活中,建筑的作用具有不可替代性。管理作为建筑工程中的重要环节,关乎工程进度、工程质量以及施工成本等方面的要素。建筑工程管理涉及到比较广泛的层面,涵盖的内容较多,创新式的管理模式不仅能够有效地降低建筑工程的成本,还能对建筑工程管理的各项工作运筹帷幄,更能使我们能够与国际接轨,在开拓新市场方面也起着举重若轻的作用。

2 工程管理中现场工程管理模式问题剖析

2.1 缺乏相应的建筑工程管理的意识

当前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速度在不断的加快,但是很多建筑行业负责人一味的追求经济效益、追求建设的速度,已经忽略了工程管理的意义,不重视其在综合施工质量中产生的作用,所以比较缺乏工程管理的意识。部分负责人认为工程管理只是简单的负责工程上的一些工作,这一想法片面且是根本性错误的,也比较滞后,属于传统的管理思维,已经不适应当今社会对管理工作的需求。

2.2 环保意识淡薄

在社会经济飞速发展下,人们的环保意识逐渐提升,但从当前现状来看,环保水平仍然有很大的上升空间。虽然大部分人开始对环保问题加强重视,但对于是否具备可回收性知之甚少。同时,对于施工人员,其经济意识高于环保意识,有时为了获取更多的经济效益,在施工工艺与材料选择上会忽视环保性,导致工程施工在一定程度上对环保造成破坏。

2.3 建筑工程管理方法亟待优化和创新

建筑工程管理有一定的方法和规律可循,从目前情况来看,我国建筑工程的管理方法相对比较落后,在工程管理的方法上面缺乏创新举措,已经不能适应现代化的建筑标准需求。目前,建筑工程管理仍然还是主要采用行政命令为主的管理方式,实施统一化的管理路径,未能对工程设计、预算、施工等情况进行科学有效地验收管理,由于管理问题所导致的施工建设的问题屡见不鲜。在工程建设中,会应用到很多材料,现场施工所应用到的原材料种类繁多,若不经过合理规范地管理,对施工的顺畅进行将会形成一定的阻碍。这就需要应用到管理方法的优化和创新,既能有效地促进施工管理,同时还能减少或避免施工材料的浪费。在施工过程中,往往会因为管理人员不能将材料分类或者不能对原材料进行严格的把关,使得施工的秩序非常混乱。要想做好原材料的管理必须要建立原材料的台账,做到帐物一致,这样就能为施工现场原料的管理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撑。

3、现场工程管理工作的创新方案

3.1思想观念的创新

 企业的管理工作人员实现项目的创新性,能够为施工管理工作的有效提供关键。因此,积极引进一些先进人才,为其增加更多资金,保证能够增强整体的创新意识。还需要促进人员思维方式的创新性,对企业进行积极管理,在执行期间,将市场需求作为其要点,认识到管理工作创新性的重要性,以促进其发展的长期性。

3.2 组织结构的创新

 当建筑工程现场施工合同签订完成后,项目管理人员会基于合同有序完成。期间,工程并不是一个企业,没有确定一定责任限制,在现场施工工作中,也无法对自身的局部利益进行思考,无法在真正发展意义上与企业进行联系,从而导致安全隐患的产生。项目管理工作人员的决策权利和指导对企业有一定限制,但是,在实际执行期间,还存在较大制约。因此,在建筑工程企业实际建设与施工工作中,需要对多个工程进行限制,并在期间对其进行有效协调,维护各个方面的发展利益。基于其存在的各个问题,还需要实现创新性,促进现场施工内容的创新性和全过程执行,并为其构建合理的执行组织。

3.3管理体制的创新

 在对工程现场管理工作中,需要对相关体制进行创新。在实际工作执行期间,首先,要确定出合理的责任制度,为其制定出合理的资产经营制度,明确企业的总体关系,促进权责的清晰性。还需要根据建立的法律法规,促进新型产权关系的形成。基于经营者在企业中的关系,还需要承担相关得责任,促进职能的充分发挥,保证各个企业和各个部门之间的职责更为明确。然后,为企业建立完善的法人财产制度,基于该方式的执行,对财产进行界限划分,促进责任人职能的明确性,保证其地位的有效执行。最后,建立科学、合理的法人治理结构,对企业相关人员进行约束与激励。所以,企业的建立是有项目分公司执行,在任何方面,都需要将公司的意见充分表现出来,不仅要促进其经济效益的获取,还需要降低市场风险的产生。为了促进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发展,合同执行工作还需要仔细分析,保证工作的有效执行,并对工程中的工期、成本以及质量等进行控制。

3.4科学的绿色施工方案

 在建筑施工正式开始前,应制订相应的计划与方案。在施工方案制订中,应对各项因素全盘考虑,如用料类型、材料数量、施工周期、各个阶段等,在施工材料方面更应事先进行细化。在绿色施工方案制订中,应在满足质量与安全标准的基础上,将消耗量降到最低,做到四节一环保,即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和环境保护,这样不仅能节约施工投资,还能有效减少资源浪费。以提高材料利用率为前提,优先选用可重复利用的节能环保材料,以此减少工程垃圾产生。同时,还应从全局出发,合理规划施工场地,尽量减少对场地的占用,节约用地面积。与工程实际情况相结合,综合考虑各项因素,特别是工程建设为周围生态环境带来的污染,应采取科学措施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提高能源利用率。

3.5技术管理创新

 随着现代化产业的发展,以及信息时代的到来,我国的建筑企业也将新的技术管理模式结合到了行业之中。通过完善技术,也可以冲破传统体制的束缚,加快工作的效率。当然,这对管理者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们要掌握更丰富的管理知识和理念,学会操作现代化设备,突出信息管理系统的优势。

3.6 创新建筑企业文化

 文化是企业长期形成的具有凝聚力的思想,也是企业生命力能够被激活的关键。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建筑工程施工单位更要重视企业的价值文化,树立新的文化机制,培养文化眼光,扩大企业的影响力,并创新使用相关的资源,用激励的方法启迪管理人员,为行业的发展注入动力。

结语

 在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建筑行业属于领军行业,在建筑施工中,施工管理与建筑的质量及安全息息相关,所以,建筑施工单位应该针对性的探究管理中不足的问题,对于企业的管理模式积极的改进、创新,形成先进的管理体系以及管理机制,合理化的应用创新模式。

参考文献:

[1] 陈雪松.建筑工程管理中创新模式的应用及发展分析[J].江西建材,2017(10):295+299.

[2] 谢铭.建筑工程管理中创新模式的应用及发展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7(19):5-6.

[3] 黄灿雄.建筑工程管理中创新模式的应用及发展[J].江西建材,2017(21):249-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