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大型地下室防水施工要点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3-31
/ 2

谈大型地下室防水施工要点

朱二春

身份证号: 44072619650511 ****

:随着高层建筑的日益普及,地下室也相应大量增加。地下室工程施工技术相对复杂,容易出现各种质量问题,其中地下室渗漏问题就是常见的质量通病之一。笔者根据多年的施工经验,具体谈一下地下室防水施工中的技术措施。 
中国关键词:地下室工程;防水混凝土;防水施工 
  概述:目前我国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建筑技术的不断提高,高层建筑已成为城市的主流建筑。高层建筑由于停车及人防等功能一般都带有地下室工程,随着高层建筑的日益普及,地下室也相应大量增加。地下室工程由于作业面大,施工技术相对复杂,如施工技术不当或工艺不合理,就容易出现各种各样的质量问题,其中地下室渗漏问题就是常见的质量通病之一。笔者根据多年的地下室施工经验,总结了地下室防水施工中的一系列技术措施,下面具体展开谈一下。 
  地下室防水系统一般由结构层和防水材料铺贴层构成。笔者主要谈谈防水混凝土的施工、改性沥青防水卷材的施工及细部防水构造的施工这三个方面的施工技术。 
  一、结构层(防水混凝土)的施工 
  1、混凝土配合比和原材料控制 
  即使目前已基本采用商品混凝土,也同样需要进行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首先实验室应根据混凝土的设计强度和抗渗等级要求,结合材料的品种,进行混凝土配合比优化,混凝土的水灰比不得大于0.5,水泥用量不宜小于260㎏/m3,胶凝材料总量不宜小于320㎏/m3。在进行一系列的实验之后,要加强混凝土施工配合比的控制,防止出现施工配合比与试验配合比不一致而导致质量问题的出现。对混凝土配合比的控制是保证混凝土质量的基础,如果这个环节出问题,那么会严重影响整个工程的质量。 
  原材料的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对混凝土的质量起着决定作用。对于原材料的选用,一般会遵循以下几个标准:水泥要符合防水混凝土材料要求,宜采用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并且性能稳定;砂石材料的强度要高,杂质含量要低,不得使用碱活性骨料,石子的针片状含量以及砂石的含泥量、泥块含量都要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的规定。在对混凝土进行拌合时,要控制水的纯净度,可添加适量的矿物掺合料(粉煤灰、矿渣粉、硅粉等),目的是降低水泥水化热,减少混凝土裂缝,提高抗渗性能。外加剂的品质与掺量应符合相关规定。 
  2、混凝土浇筑技术 
  混凝土的浇筑一般有三种方法,一是全面分层,二是分段分层,三是斜向分层。由于采用的泵送混凝土,坍落度较大,流动性较好,因此在施工时应严格振捣,避免出现振捣不密实和漏振的现象。地下室混凝土浇筑按部位分为底板、墙板和顶板混凝土浇筑。 
  (1)底板混凝土浇筑:针对底板混凝土量大,厚度尺寸大,浇灌时易形成施工缝,因此底板的浇筑顺序按后浇带分区分块进行,每块浇筑方向从一端向另一端浇筑或从两端同时进行;浇筑间隔时间应严格控制在水泥初凝时间内;为减少面层混凝土的收缩量,应采用二次振捣二次抹压工艺,即在初次振捣后和混凝土初凝后终凝前进行抹平压实;初凝后铺上塑料薄膜盖上草袋,进行不少于2周的保湿养护。 

对于底板厚度≥1.0m的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应做好混凝土的温控措施,采用在板中埋设导管,通过管中放置温度计来测温,用循环水的方法来降低板中的水化热,使其浇筑体里表温差不超过35℃,表面与空气的温差不大于25℃,减少因混凝土水化热的原因导致底板开裂。
  (2)墙板混凝土浇筑:地下室墙体分层浇筑500 mm~600 mm为一步,各层间隔时间不超过水泥的初凝时间;所有的钢筋均按设计要求设置高标号砂浆垫块,保证钢筋的保护层;为了防止外墙混凝土干缩和温差引起裂缝,在混凝土初凝后,墙顶盖上草袋加强养护,浇水养护2周以上。 

(3)顶板混凝土浇筑:地下室顶板即地下室屋面,其浇筑的顺序与浇筑工艺同底板浇筑,
  二、防水材料铺贴施工 
  1、铺贴前的准备工作。 
  第一步是在铺贴卷材前,对底板,将混凝土垫层表面和永久保护墙表面的渣土浮浆、杂物清理干净,特别是凹凸不平处要抹平,使其表面平整;对侧墙,将混凝土墙体基层表面清理干净或抹灰,使其表面平整;对顶板,将混凝土顶板面清理干净或找平,使其表面平整。第二步,基底(混凝土垫层、剪力墙、顶板)施工条件,清理干净及干燥,测试基层混凝土的干燥率,应控制在小于10 %时再施工,确保基层不得潮湿;含水率较大时采用液化气喷枪吹火烘干。不得潮湿:一般现场检查方法可用卷材试铺在基层上,2小时后检查接触面,无结露即可。第三步涂刷基层胶粘剂,涂刷胶粘剂时要均匀一致,不能反复涂刷,不能空白,其厚度2 mm左右。 
  2、防水卷材铺贴施工。

(1)防水卷材施工随混凝土基层施工流水段进行,且遵循先附加层后立面,再平面的施工工序,平、立面处应交叉接缝接,缝应在底平面距立面不小于600 mm处,所有平、立面交界的阴阳角处均应铺贴附加层,附加层应按加固处的形状仔细粘贴紧密,底板垫层、顶板面层混凝土平面部位的卷材宜采用空铺法或点粘法,侧墙立面应采用满粘法铺贴,遇沉降缝、变形缝处,要在沉降缝、变形缝内预留出卷材的沉降量或变形量,并采用点粘法铺贴,遇后浇带,施工缝应先对其加设附加层,阴阳角处要保持合理的弧度45°或135°,铺贴卷材防水层时,两幅卷材短边或长边的搭接宽度均不应小于100㎜。铺设多层卷材时,上下两层和相邻两幅卷材的接缝应错开1/3幅,上下两层卷材不得相互垂直铺贴,并用盖缝条或密封材料将接缝处密封,以防渗漏隐患卷材保护层施工时,谨防防水层受损害。 


  (2)防水卷材铺贴结束后,应尽快抹 25 mm 左右1∶3 水泥砂浆保护层,铺贴在永久保护墙内侧的防水卷材是外防内贴法,因此也应在其内侧抹 15 mm左右的 1∶3 水泥砂浆保护层。 
  三、细部防水构造的施工 
  1、穿墙螺栓止水处理。 
  混凝土墙板结构施工时,需要用对拉螺栓固定模板;地下室墙板施工时,为了解决墙体穿墙螺栓遗留的渗水隐患,避免破坏混凝土结构自防水的效果,地下室外墙模板宜用一次性的防水螺栓。止水环采用3 mm厚的钢板,直径50 mm,要求与栓满焊牢固,外墙螺栓在拆除模板后,在外螺栓的根部剔凿40 mm深的缺口,用气焊烧断螺栓,用防水砂浆将缺口堵抹压实,消除漏点达到防水目的。 
  2、穿墙管道处理。 
  高层建筑地下穿墙管道较多,且多位于地下水位以下,因此,施工中均应进行防水处理。首先,在浇筑混凝土结构前应在穿墙管道处预埋套管,并在套管上加焊止水环;穿墙管道与内墙角、凹凸部位的距离应大于250 mm;当止水环数量按设计规定安装穿管时,先将管道穿过预埋管件,并将位置找准,作临时固定,然后一端穿墙管的封口钢板应与墙上的预埋角钢满焊严密;最后从钢板上预留的浇筑孔注入改性沥青软性密封材料或细石混凝土处理,且套管周围浇筑的混凝土要振捣密实。 
  3、变形缝处理 
  应严格控制变形缝处的混凝土浇筑、止水带的安装防止固定,填缝的处理,封缝的处理等施工工序,以确保工程不再渗水。其具体措施为:应清除变形缝内杂物,排干明水;将缝内两侧基面打凿宽约80 mm~100 mm;选用特种水泥加凝结材料搅拌细石混凝土,作基层封堵,在其上铺设注浆层,后再于其上作与基层同样封堵;注浆顺序为先底扳后侧墙,每根管注浆要求达到相邻管内向上涌浆为止;上层封堵材料强度已经达到,则从此预埋管口高压注凝结堵漏浆;最后按设计要求在变形缝上部槽内做柔性材料处理,完工后用气焊烧平注浆管。 
  4、施工缝处理 
  施工缝也称冷接缝,是防水薄弱环节之一。防水混凝土底板一般须连续浇筑,不得留置施工缝,地下室外墙施工缝一般只允许留置水平施工缝,留置位置应高于底板面300 mm的外墙上。施工缝浇筑时,应将接缝凿毛,清除浮浆,扫刷干净,冲洗湿润;然后在其表面铺设30 mm厚的1∶1水泥浆或涂刷混凝土界面处理剂,最后应及时浇注混凝土,并振捣密实。若地下室施工中如果必须留置垂直施工缝时,垂直施工缝应留置在变形缝或后浇带处。

5、后浇带处理 

后浇带宽度为700~1000㎜,两侧混凝土可做成平直缝或阶梯缝,后浇带处钢筋可不断开,当钢筋必须断开时钢筋的搭接长度必须符合规范要求,并设附加钢筋。后浇带的防水构造有普通防水构造和超前止水防水构造(主要用于底板)两种。

(1)底板超前止水防水构造:后浇带施工前,先将后浇带部位的基层下沉,使其局部加厚,在基层上铺贴卷材防水层作为附加层,再在防水层上铺一层隔离层并在隔离层上铺设5㎝厚的细石混凝土保护层,再在后浇带中部保护层上铺设外贴式止水带,按设计要求绑扎好后浇带的钢筋并用密目钢丝网将后浇带隔离开后,浇筑底板及后浇带下沉部位的混凝土,在后浇带下沉部位中部止水带上部留置20~30㎜宽的缝即完成后浇带的设置。后浇带的浇捣前,将缝内清理干净,再用油膏等填缝材料灌缝。

(2)侧墙及顶板防水构造:绑扎好钢筋后,在墙或板中后浇带边缘预埋钢板或橡胶止水带,再用密目钢丝网将后浇带隔离开来,防止两侧混凝土流入后浇带中,浇筑两边混凝土;也可待后浇带两侧混凝土浇筑后在板中部预埋止水条的构造做法。

后浇带的清理与浇捣,后浇带的清理同施工缝的清理,后浇带应待高层建筑结构封顶后才能浇捣,混凝土宜用膨胀混凝土,,其混凝土强度等级比两侧混凝土强度等级宜提高一级,膨胀剂掺量不宜大于12%,浇筑时应一次浇筑,不得留设施工缝。

6、桩头

桩基渗水部位主要在桩基钢筋与混凝土之间,桩基承台与桩头之间的施工缝处,桩头所用防水材料应具有良好的粘结性、湿固化性。

桩头防水施工应按设计要求将桩顶混凝土剔凿至桩顶标高处,表面混凝土应密实,桩头平整,然后清洗干净,破桩后如发现渗漏水,应及时采取堵漏措施。涂刷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时,应连续、均匀,不得小涂或漏涂,并应及时进行养护,对遇水膨胀止水条进行保护。

四、结束语: 
  地下室防水施工的好坏不但影响到建筑的使用功能,还关系到结构的安全性能,因为渗水通道一旦形成,时间一久容易造成钢筋锈蚀,影响建筑物的使用寿命,因此地下室防水施工切不可轻视。笔者在以上篇幅中简述了地下室防水施工技术的要点,望对广大建筑同仁的实际工作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2]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 GB50108-2008 

 [3]迟陪云.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起因及防治措施.混凝土,20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