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高中信息技术教学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4-01
/ 2

试论高中信息技术教学

刘明

黑龙江省林口县第四中学

新一轮的信息技术课程带来了许多新的教学理念:应对新课程、新理念、新教材,组织实施信息技术教学是一个迫切需要考虑的问题,在信息技术教育工作者面前研究解决。信息技术教学是联系教育理念与教学实践的桥梁,是教学理念的载体,也是教学实践的基础。

下面就新课程理念下如何进行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谈谈我自己的一些思路和设想。

一、前奏曲——先声夺人

兴趣是学习的内在动力。在教学的实施中,我的做法是先发制人,先发制人。

当学生们第一次进入计算机房时,我会播放介绍计算机应用的精美视频,展示电子版杂志、幻灯片、动画标题、商业广告、电子游戏等。由计算机制作,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欲望。然后,我有意识地告诉他们什么是主机、显示器和其他硬件,如何打开和关闭,以及操作系统是什么,这为学生保持持续的高热情提供了良好的前奏。这种类型的“前奏曲”不仅在学习本课程之初使用,而且在普通章节中也经常出现,因此学生们非常欣赏。

二、进行曲——高潮迭起

为了培养学生强烈的学习热情,应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不断在课堂上创造高潮。

1.优化剧情。在教学中,我精心设计了教学内容,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触发主题,使学生能够随时体验到电影、音乐、动画等生动生动的多媒体信息。学生置身于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到丰富有趣的互动界面,进一步激发和强化学习欲望。

2.竞选主角。“主角”是每个团队的领导者,负责展示团队内部的运作和领导力。由于他们扮演小教师的角色,他们获得了成功的经验,并且很容易在学生中赢得尊重和威望。学生努力成为团队领导者。然而,如果他们被允许每月跑一次,现在的队长将不会感到骄傲,而是会一直处于危机之中。其余的学生不会因为失去机会而失去信心。学生可以在课堂上感受到激烈竞争的社会体验。

3.组间竞争。就文本内容而言,强调个人操作的信息技术特征更为明显,但从长远来看,它侧重于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因此,在完成了内容的每一部分后,我呼吁在小组之间进行竞争。例如,在学习PowerPoint之后,我要求每个小组选择主题并划分作品。每组收集资料,综合后实现集体创意,共同完成多媒体课程制作。最后,它应该在教师的机器上共享、显示和评估。在合作过程中,大家集思广益,参与意识和集体意识大大提高。

4.角色转变。在教学中,教师和学生的角色应该经常改变。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每一位教师都面临着危机,即使他继续学习,也可能被淘汰。信息传播渠道的多样化也使得学生在一个方面缺乏信息成为可能。因此,敢于成为学生的学生是他们的考验和锻炼。辅导一些学习能力强、渴望走上讲台的学生,体验老师的欢乐和痛苦,看看他们的教学方法需要在讲台下如何改进。体验这一角色可以促进教育效果的提高。

三、畅想曲——热烈奔放

信息技术中人与计算机交互的特殊性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增加了机会和更广阔的空间。教师应允许学生解决具体问题,以拓展他们的思维,提升他们的个性。

我经常根据教材而不受其限制地给学生布置实际任务。例如,当我教授windows的基本操作内容时,我要求学生设置桌面、图标、窗口、文本、鼠标指针等。在课堂上,桌面背景丰富多彩,图标大小、窗口和文本发生了变化,鼠标指针形状不同,一些任务栏被隐藏,桌面上充满了文件夹和快捷方式。学生们完全陶醉于自己。再比如,在学习了绘图软件之后,那是国庆节。由于学生爱寄贺卡的特点,我让学生设计电脑,为老师、家长或亲朋好友制作“节日贺卡”。通过理论联系实际的实践,进一步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四、狂想曲——激情四射

古人说:“学习是昂贵和可疑的。”只有善于发现和提问的人才有创造意识。在教学中,我没有限制学生学习一些操作步骤,而是把计算机软件设计中必不可少的、规律性的东西拿出来,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和方法,敢于探索和创新。当我引导学生学习word软件时,当他们知道基本的文本布局时,我不会事先确认,但它显示了有组织的复杂布局,并让他们按照格式完成。对于一些不属于文本内容且未解释的复杂设置,如样式、标题和脚的使用,让学生发现问题,探索问题并自行解决。即使有疑问,我也会提出一个小建议。带着怀疑,学生们继续探索和发现,并在成功后亲身享受快乐。由于宽松的教学环境,学生培养了敢于克服和冒险的精神,这在学习计划的设计中更为明显。为了解决这项任务,当我向你解释时,很少有学生复制接口代码、设计和编程。这种敢于另辟蹊径的思想,对培养其他学科的创新精神也将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五、尾声——群星璀灿

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作为教师,我们应该积极应对和适应这一目标。在评估某些主题时采用的“一刀切”方法不能在信息类中复制。我在实践中对学生的评价标准是考虑原有的学生基础,注重纵向评价。原则是看学生是否在原来的基础上实现了他们的目标。在评估中,我还最小化了对分数的搜索,专注于能力发展,并对评估结果采用了分层系统。这一评价使来自不同基础的学生表现出学习的热情和不断进步的信心,因此,在信息技术的教学课堂上,他们并非孤军奋战,而是群星闪烁,鲜花盛开。

参考文献

[1]刘长芹浅谈信息技术教学.信息技术基础与实践,山西出版集团,2013,4。

[2]王晋宇浅谈多媒体教学.高中信息技术,湖南出版集团,2013,3。

[3]吴孝燕.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模式探讨[J].教育探索,2003.8

4]李艺.信息技术课程与教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6

[5]盛立举.关于提高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效果的几点建议[J].基础教育研究,2013,(18).